宁德蕉城育英塔的前世今生
北宋时期的金仙山(今名镜台山)育英塔,是宁德地区两座名塔之一,育英塔虽然已经消失了好几个世纪,但民间还习惯把镜台山以北的一片地域(林振翰墓一带)称作“塔山里”,民国《宁德县志稿》中则直接把镜台山之阴载为“塔山”,民国《崔氏族谱》称为“大塔下山”,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明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有如下文字:“金仙塔,在碧山北一里许山中。宋有寺,乃天王寺僧烧香掌管。后寺毁塔存,岁久乡民拆卸,今止存下层。”根据嘉靖志的记载,在修志时的嘉靖十七年(1538),育英塔在无人管理之下,遭受县民破坏,但还保存着下半部分。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纂《福宁州志》时,没有只言片语涉及育英塔,可见此时该建筑物已完全遭受破坏,仅存基址了。
据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一·舆地志》记述,育英塔因坐落于金仙山,故又名金仙塔。这是一座风水塔。“玉女为县治右弼,金仙为县治左辅……金仙虽高峻,稍逊于玉女,建塔其上,不外辅弼相配之意。”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宁德建镜台于金仙山,修筑台基时发现一块石碑,上有“育英塔”三字,所刻修建年代模糊不清,仅认得“乾德”二字。于此可见,镜台是修建在育英塔的基址之上。
乾隆四十六年(1781),适逢宁德修志,又在“育英塔”石碑之旁挖掘出一块石碑,上有“嘉泰四年甲子重修,守塔僧觉嗣”字样。根据前后这两块石碑,修志者断定育英塔“建于宋太祖初年,修于南宋宁宗改元时也。金仙浮图”,历经沧桑。既然育英塔建于北宋乾德年间(919-924),修于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那么它毁于何时?地方志虽无明确记载,但从明嘉靖版《宁德县志》中还是能找到线索。在该志《卷二·古迹》有如下文字:“金仙塔,在碧山北一里许山中。宋有寺,乃天王寺僧烧香掌管。后寺毁塔存,岁久乡民拆卸,今止存下层。
根据嘉靖志的记载,在修志时的嘉靖十七年(1538),育英塔在无人管理之下,遭受县民破坏,但还保存着下半部分。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纂《福宁州志》时,未提及育英塔,可见其已完全遭受破坏,仅存基址了。育英塔在明代初期直至中期还保存原貌,先后两度被列入“宁川十景”,分别名曰“金仙浮图”、“金仙霁色”。明初进士林保童、五真居士陈宇曾经为它作诗吟咏其美。林保童诗曰:“谁采精英丽水珍,宛然铸出洞中宾。九天风铎闻东岛,七级星灯降北辰。金塔鲸音惊鹤梦,石龛兽篆降仙轮。锵锵碧落云璈动,绝顶登真有异人。
陈宇诗曰:“玉洞仙人识面无,何年金饰石浮图。半檐风度喧铃铎,一朵云横缀峤壶。兵火烧残多剥落,山烟卷尽不模糊。晴峦景物真堪爱,直上尖头望帝都。从两位地方名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识其大概,育英塔高七级,全部为石砌,每层有石龛,雕饰瑞兽,塔内有石阶直达塔顶,每层翘角还系有檐马(风铃)。其式样应该与福清市音西镇水南村水南塔(造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长乐市三峰寺塔(建成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大致相近,因为这三个县在两宋时期同属于福州府管辖。育英塔有僧看守,规模应该不小。
▍内容来源:半隐轩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Hash:88277204fe800fb90907ddd515e00a193d94412f
声明:此文由 宁德城市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