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心有一尊巨大的神像,觉宽居士为你揭秘其中的风水玄机!

景山坐像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传出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消息: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而后被称为“景山坐像”。这到底是玄幻之说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这张卫星图由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本是一张景山公园园林景观照片,专家夔中羽在冲洗遥感卫星拍摄回来的照片时偶然发现,这张照片似一尊闭目盘坐的人像。而且无论是五千分之一的影像,还是两万五千分之一彩色红外影像图上,形象都很逼真。

天安门往北看,沿着中轴线,在紫禁城以北展现出一个神奇的图像,四周是方正的镜框,中间则似一位老者的坐像。

人像面带微笑,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但它被寿皇殿外墙隔开了。

经过仔细辨认,这个图像的边框是由景山公园四周的内外围墙构成,近似于最美的黄金分割比例,它的面积是0.23平方公里,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

景山坐像与真武大帝

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

夔中羽发现故宫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许多年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那里供奉着被称为水神的玄武帝(即真武大帝)的造像。

“玄”意为黑色,“武”古人解释为乌龟壳。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开沉重的大门,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内饰物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原貌。景山坐像和他有关吗?

夔中羽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曾经写信给溥杰先生和他的亲属,询问景山建筑是否与人像有关的事。回信答复是,他们这些亲属当时在清宫中没有议论过这样的事。这说明整个清朝对景山是否有这张像是不清楚的。

钦安殿建造的历史背景——明代声势煊赫的真武帝

钦安殿玄武帝(即真武大帝)的造像,钦安殿玄武帝(即真武大帝)的造像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王位。

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现在庙内供奉真武大帝,一般为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龟、蛇二将,或金童、玉女。据说前者是护卫大神,后者专替真武记录三界中的善恶功过。真武的诞辰日为农历的三月初三日。

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出现呢?

作为皇城宫苑园林,景山从辽代堆山,金代建园,逐步成为北京城南北轴线的中心点。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几年来,专业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但收获均微,但这个谜近期有了新的发现和解释。

前不久,武当山拳法研究人员、湖北丹江口市文化馆干部谭大江经过倾心研究分析,认为北京“景山坐像”与武当山“紫霄坐像”均为道家养生图示。

紫霄宫

“紫霄坐像” 是数年前谭大江与有关人员在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研究中的一个新发现,认为武当山紫霄宫建筑群与其周围山势地形是根据人体形象妙意安排的。说“景山坐像”系道教之神,是因为“坐像”头上戴冠,有胡须,手合于腹前,符合道教之神的貌态,特别是与真武大帝相似。

明成祖朱棣

“景山坐像”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打进南京,夺了皇位,他对外宣称是得到了真武大帝的帮助,因此即位后立即建立宫观报答真武大帝。

道家为什么要将建筑设计为养生图示而却又让人不易发觉呢,谭大江的解释是。道教的经典始终贯穿一个意图,那就是“长生不老”。道家按照“天人合一”的道义修性炼真,并力图把这种奥秘告知世人。但是,在“神”的限制中,在清高脱尘的心理和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又不愿将“天机”廉价地送给“俗人”。总是故做玄机得等待“有缘人”的发现。这便是“景山坐像”在500多年后的今天才引起人们惊奇的原因。

说“景山坐像”是道家练功图示,还在于景山公园的建筑布局、方位以及建筑景点的名称都符合于道家内功修炼的术语要求,而道家修炼功的术语从来都是以隐语出现的。

如此说来,“景山坐像”纯系人为设计与建造,并非巧合。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处处蕴涵玄机啊,教人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景山人像的风水玄机

再从风水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这幅人像应该是中国古代道教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三清四帝之一的北方玄武大帝。

景山位于故宫紫禁城的正北方,在风水学中称为紫禁城的玄武方,景山也是紫禁城的风水镇山。

明朝时期朱棣皇帝在营造紫禁城时,就以这座北京平原隆起的小土丘作为后面的靠山守护,并且又特意的堆筑和加高,还在土丘上建造了许多景观。这里是紫禁城之北,玄武的位置应有垂头入首,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一座东西伸展、两端略向南抱拢的五峰笔架山,清代乾隆五峰之上各建楼亭一座。

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因此,它又有皇城“镇山”作用,故称“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改为现名景山。景山与紫禁城南面的金水河相呼应,形成了依山环水的格局,把天地之生气汇聚在紫禁城中。符合风水中藏风聚气的效应。

风水学中的四灵山诀,是法于天文学中的四方、二十八星宿的星垣格局。东方青龙方,西方为白虎方,南方为朱雀方,北方为玄武方。《易经》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上星辰的力量,与地势交感,而产生神秘的力量。道教神话中又认为四帝分居天上的四方,统领四方星宿。

而统御北方的,正是玄武大帝。

玄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真武、北极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据传,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因此,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景山的人像,就是玄武大帝之像,为的是镇压邪恶,保佑平安。在风水学中,玄武方的镇山可以起到庇佑家宅的吉利效应。

请记住宽觉居士的话

风水无处不在,调理是硬道理!

如果觉得此文对你及你的朋友有价值,请转发分享,让更多朋友知晓,学习传统文化,点亮智慧人生。

Hash:a69e1aa390527875f24cdef962f40c3132546747

声明:此文由 宽觉居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