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位最高的节孝坊在哪里?在海口这个村→

节孝坊

是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

那你是否知道

海南仅存的22座明清牌坊中

地位最高的节孝坊在哪里吗

“节孝坊”的由来

古人云∶男子秉乾之刚,女子配坤之顺。如果没有乾坤之德,天地之和,刚柔之济,男女之合,就不可能有家族的血脉相承和家庭的菽粟之欢。用时尚的话来说,那就是"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

曾氏儿郎俊杰,英才辈出,标名公庭;曾氏裙钗贤淑,相夫教子,闾里传颂。其中,有夫贵妻荣者,有母因子贵者,但更多的是以妇德、妇容、妇工、妇言而被宗族尊崇,被朝廷旌表。一部用绳头小楷抄写得工工整整的《曾氏族谱》,竟然不惜笔墨,舍得篇幅,为闺秀、淑媛,为阃范、懿德,为考妣、孺人树碑立传。一部族谱,单是“孺人寿文”、“贞妇列传”和“节孝传略”就有6篇,而祖妣祭文则多达十几篇,实属罕见。

为闺阁淑媛立传的都是当时的宿儒,他们中的王宏诲、吴会期、谢宝都是名重一时的本土进士、达人名流。吴会期在神道碑一文中称赞曾鹏的发妻吴氏“事舅姑能敬,每脱簪珥供膏火,亲纴织以助公卒业于庠,乐施与于宗族里党,物论称贤焉”,卒后溢“贤清”。谢宝在《曾门三节妇传略》中赞扬曾鹏媳妇廷漠妻林氏、廷谊妻蔡氏及蔡氏孙媳许氏“青春矢志,妯娌齐辉,白雪盟心,祖孙竞美,类非寻常”。

曾门节妇中还有挑灯伴读、警戒鸡鸣的莫孺人,有淑范宜家、令仪昌后的丘孺人,然而更多的是共挽鹿车、任劳任怨的孺人、安人。没有这些女性默默无闻地操持,不可能有那么多曾氏儿郎成为士林翘楚。纵观一部《曾氏族谱》,其中恭颂女性的文字洋洋洒洒,可见荆钗布裙、兰心蕙质在曾氏子孙心目中的地位。

谢宝所撰《节妇传略》

尊重妇女的社会地位,歌颂妇女的勤劳美德,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卜宅人对此除书之谱牒外,还勒石立牌。卜宅有三座古牌坊,其中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节孝坊”。

牌坊全由青石构架,造型大方,结构厚实,美观雅致。远远望去,牌坊就像是一件硕大的石雕工艺;细细审视,却很像一个端庄娟秀的农家妇女。牌坊正面,一大一小两条横梁之间镶有一块精美石雕,中间凹下的部分镌着“圣旨”二字。这座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旌表诰曾奇文之妻吴氏”而立的牌坊,行使的是全国最高权力,代表的是当年最高荣誉。卜宅先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精神财富,也为海口文化名城留下了一份历史文物

——节选自 蒙乐生《锦绣龙华

出品:海口日报融媒体

监制:余加亮

拍摄剪辑:臧晓丹、赵越

文案:臧晓丹

配音:赵越

审核:符绩国

Hash:b32e67ee7be0f2f56fb7202ce327a7df32afae09

声明:此文由 麦麦本地生活向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