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天台古城的格局与韵味

所用资料源自《天台读本丛书》等

《台册全景图》(清·朱伦翰)

记忆里:

天台古城的格局与韵味

天台山释道二教的影响,释道儒三教并存是天台县文化颇有特色的地方。城中寺院道观多达几十处,与文庙、书院并行不悖。清代以来,城内外书院更是大增。重视教育,带来天台县人才辈出,据《天台县志》载,至清末,天台共出进士152人,并有榜甲三名者多人。此风相沿之今依然。

古城修筑

天台县治自建县伊始,一直位于天台山南麓,始丰溪北岸。县城地处天台盆地中部的河谷平原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古代营造城池,首先考虑利用山川形势。朱国华说:“天台治所,据一县之胜,北枕华顶,南凭玉笥,左挹丹丘,右襟赤峤而县治适当其中,可罗而有之,洵足以奠城社,鸠居民矣。”(褚传诰等民国《天台县志稿》)。

古天台城市,北有飞鹤山为屏,东取大岩山设哨,内以妙山作镇,虽最高海拔不过150米,最大延袤不过十数里,但对古城具有凭依、眺望、防御等作用。始丰溪靠城南而东流,赭溪绕西城而南注,还有乌石溪自北往南,将古城分为两半。它们为古城提供航运、护城、饮用之便。

县治原无城垣,吴永安中(285-263年)开始修筑,周围400步(554.4米),高1.5丈(2.772米)。这种城垣只是衙署的围墙。宣和三年(1121年)重修,开二门,东曰应台,西曰通越。

嘉靖卅四年(1555年)冬,“因倭寇深入,无险恶可凭,公私庐舍,悉付烈炽,邑令冯兰建议筑城”,越两年,耗银9420两才得以峻工。这次修筑,基本上形成了今天可见的老城区范围,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古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三角形,俗称“琵琶城”。

一般县城仅开四门,即使台州府城也只有七门,而天台开有八门,大小各四,在县级城市中极为罕见。

明代的天台城周围1039.7丈,高1.8丈,垛堞1584个,大小城门8处。

大东门:应台门(又称丰泽门)

小东门:德陞门(又称水陡门)

大南门:环碧门(又称玉笥门)

小南门:广济门

大西门:永清门(又称通越门)

小西门:利济门

北门:金庭门

小北门:跃龙门(又称文明门)

应台门

大门都筑月城(瓮城),这是大门以外附筑的半月形小城,用以增加防御力量。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和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曾对城墙作过两次重修,且八座城楼上都修建了楼亭、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楼亭内设神像奉祀。

堡界与神庙戏台

代县城十八堡的命名全是与神(观、庵)连为一体,其中:

镇东堡以观音堂为中心,第一山堡以妙山佑圣观与南明观为中心,跃龙堡以迹石庙为中心,雁溪堡以镇安庙、止水庙为中心,其余各堡直接以殿、庙、庵命名。这恐怕也是天台县城历史的一大特点。

将军

堡,是以神庙为标志和中心,而每个神庙所奉祀的神灵(俗称老爷、大帝、菩萨等,如城隍殿供奉城隍老爷等)都有诞辰。每逢神灵“寿日”,各堡总要尽力筹款或动用庙产(不少庙堡都有店铺),大肆铺排“祝寿”活动,其中请戏班做戏“庆寿”就是一个重大的庆典事项,也是堡内一项主要的文艺活动。因此,各堡的戏台就成为本庙堡必不可少的组成。

据夏云城先生研究,1949年以前几乎所有堡界神庙都建有戏台,县城共有24座戏台。

天台戏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前面两根台柱大多采用石材,因为台柱上要挂灯照明,而石柱能避免引起火灾

24座戏台中,要数城隍殿、东岳宫、镇南庙、三井殿、小东门、大南门、小北门、杏庄庵等处场地宽、戏台大。

东岳宫

抗战中后期,天台作为小后方曾畸形繁荣,在城隍庙、东岳宫、镇南庙内都办过戏馆,设座买票,盛极一时。而今,这些戏台几乎都已倾圮。

街、巷、弄

天台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呈十字形,沿东西向街道布置官署、文庙及商业,是中国古代小城市的典型格局。

主要街道离南城墙很近,显然是因始丰溪水运便捷之故。

天台县城现保留下来的古代民居,多呈口字形的四合院,白墙黛瓦,建筑以石板为墙者不在少数,因城内中心部有妙山,建筑顺势而筑,充分利用山形,构成巧妙的空间,妙山花楼民居群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即为天台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妙山花楼民居群

鱼池石刻之一

古城旧有道路系统分街、巷、弄三级,并以“二纵一横”为主干道。

“二纵”:

一为文明巷(今劳动路),北起小北门,南接中山路;

一为四方塘路加蓝田塘路,北起后洋朱巷,南至中山东路。

“一横”:

三国立县时的古街向东西延伸而成,东为泰宁街(今中山东路),西为永清街(今中山西路)总长2020米。

主干道与城门并不严格对应,街宽约3-5米,除作为交通道外,还发挥着重要的商业功能。

巷是居民区内的交通干道,宽2-3米,均与“二纵一横”的主干道垂直相交,并基本呈东西或南北走向。

横向的巷有大司空巷、十字巷、义学巷等;纵向的巷有城隍巷(今民主路)、华光巷等。民居多朝街巷开门。

弄是民居之间的便道,往往细长曲折,与巷垂直相交,宽仅一米左右,如隔墙弄、九弯弄等。

聚族而居

城内居民区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

永清街、泰宁街及其两侧的支巷中多为经商致富的富室住宅,呈现前店后宅的房屋结构特色。

文明巷和四方塘街两侧多为官宦人家。

平民百姓则居住在狭窄的巷弄之中。

妙山陈氏祠堂正月十四祭祖

各宗族居民大多围绕本族祠堂聚族而居,世代相守不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乡人熟知的地域姓氏观念,如:

东门陈、胡,小东门潘,南门杨,县前袁,城隍巷齐,溪头、三角许,桥上王,柿心施,杏庄孙,夏麻车、大明宫后夏,下西门金,后司街曹等等,在交往中,人们依据姓氏很容易确定对方的居处。

据统计,截止1949年县城本地居民计有42姓61宗50个祠堂。综观这42姓的渊源,以南宋迁入为最多,占18姓,唐代2姓、北宋9姓、元7姓、明5姓、清1姓。

来迁缘由以慕姓卜居为首,占13姓;为官留居或避难遁居各6姓;宋南渡避乱及迁入共5姓;元末避乱来台4姓;入赘、经商定居各3姓,正常迁入有2姓。

从地区看,省外7省共16姓;省内12县计23姓,籍贯不明的3姓。

千百年来,县城居民在各自的祠堂周边聚居,世代繁衍相守。

这一格局,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产权变化、祠堂被征用及反复拆迁移民才被打乱。

忠节祠(清代)

赤城武书院

凌氏书院

许镇长宅

部分图片源自文博及网络

Hash:cc67deda5f5c2e883881159db5cce0f22a3ea4bf

声明:此文由 天台山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