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堤项氏:诗书继世长

草堂巷项骧故居

项氏族人以项骧为荣。他是温州为数不多得到状元头衔的乡贤。清宣统六年(1909),朝廷举办留学生考试,项骧中进士,第二年殿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项骧名列一等第一名,获“洋状元”桂冠,并授翰林院编修。

南堤项氏家族,是瑞安家喻户晓的名门望族。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之中出现过许多耀眼的明星,为中华振兴,为百姓安康,他们尽情地绽放着光和热。

聚族而居

今日的瑞安南堤街

南堤街会文里是一条有千年历史渊源的古巷。因为早年,街坊内有一“会文牌坊”而得名。会文牌坊是朝廷为表彰南宋居住在此地的宋朝壬辰五年(1232)进士,官至中奉大夫项公泽(1201—1270)一门先后十八人登第而立。起初牌坊建在午堤桥旁,清时改迁到东门,改为“奕世流芳”,坊间百姓俗称为“十八进士牌坊”。在这里,还有大夫坊(为表彰宋通议大夫项道生而立)、恩光坊(为表彰南宋著作郎项模而立)、世美坊(为表彰明工部主事项备而立)、双桂坊(为表彰明项旻、项秉中叔侄联登进士、举人而立)。

当年南堤项氏门庭是何等荣耀!

项骧故居

清末民初,项家庭院多次扩建,是瑞安城内让老百姓啧啧称赞的大宅门。项氏故居南至南堤河,西至会文里,东接虹桥,北靠所坦街。庭院内还有三座藏书楼:珠树楼、水仙亭、耕读亭。据说,珠树楼藏书有数万卷,其数量与质量可与宁波的“天一阁”相媲美,它建楼的时间较玉海楼要早60多年。抗战时,珠树楼毁于战火。前不久,有热心市民提供信息,珠树楼的旧址现在还可以找到,在南堤街14号。

当年的项氏聚族而居,他们和睦相处,相互照应,同舟共济,一荣共荣。故居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掩映,四季飘香,景色宜人。他们居住于此或耕或读,或作文著书,或出谋划策,将个人的智慧与能量充分发挥,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光宗耀祖,丰盈着项氏门庭。

项骧夫妇

在草堂巷内的项骧故居系瑞安市文保单位,坊间俗称“状元居”。这是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青砖立面的江南民居,坐北朝南,由院门、主楼、左右厢房组成,占地约500多平方米。主楼为平檐两层楼房,五开间,坡式屋顶上铺小青瓦,上下两层都有前廊,楼上廊前设置直棂栏杆。没有丝毫豪华,整座建筑给人感觉却十分精致典雅,晚年项骧与夫人就一直居住在此,直到辞世。

群贤耀辉

从宋代到清代,项氏家族相继登第共有24人,其中宋朝进士7人,举人2人;明朝进士7人,举人2人;清朝状元1人,进士1人,举人4人。

南宋绍定五年进士项公泽(1201—1270),字德润,是《瑞安县志》中流芳千年的人物。他小时被邑人称之为“神童”。登第后,知昆山县,后知台州安吉州、潮州。项公泽任内知人善任,为官清正。他情系民生,出资置学田,热心兴办教育,充实廪膳,济贫救困,勤政爱民,政绩感人,后官至中奉大夫、吏部郎中。晚年告老还乡,居住在南堤。项公泽在南堤仁义待人,慈善仗义,高风亮节。他以诗书继世,家风纯正,子孙中人才辈出,十八人陆续中进士,朝廷下旨,敕建“会文坊”,以示标榜。

项旻(1430—1485),字崇仁,是项氏家族在明代时的一颗明星。他少年时在同辈中就特别出众,文章卓越,口才超群。明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任福建建阳知县。项旻为官清廉,言行恭谨,治政有方,民风纯正,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据说离任时,当地百姓自发夹道送别。晚年号为隆山病叟,留世遗作有《隆山稿》。

清朝时项氏六祖房第28世孙项灴(1753—1801),字作丰,是嘉庆五年岁贡生,他不求功名,隐居在家乡,以慈善、公益为乐。他出资修桥铺路,荒年捐粮食给灾民,以钱物济贫,在南堤一带有口皆碑。项灴生有四子,分为元、享、利、贞四房。元房项俊、享房项霁、利房项傅霖、贞房项傅梅。项灴女儿嫁给瑞安潘岱名门孙家。瑞安玉海楼孙衣言、孙锵鸣是项灴外孙,而孙诒让则是项灴外曾孙。

清朝乾隆年间,项氏家族以项霁、项傅霖、项傅梅三兄弟为突出人物,他们个个能诗善文,著作等身,誉满江南

到了清末民初,项氏家庭中突出人物有“六杰”,除了项骧中“洋状元”外,还有享房项霁孙辈项方蒨、项方良、项方纲;利房项傅霖孙辈项湘藻、项芳蓝;贞房项傅梅孙辈项恕等。

项方蒨(1853——1919),字葱畦,是光绪十六年(1890)岁贡生,少年时读书勤奋,擅长诗文,曾师从孙衣言,学习桐城文章文法。著有《七政四余命学》《葱畦文稿》《项氏艺文录》等。他善长中医,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深得邑人尊敬。在乡闾,他处处以礼义自律,带领族人举善事、建桥梁、修宗谱、祭先祖、教育族人,族内街坊口碑颇佳。其子项葆贤(1879——1910),字茀沧,曾任瑞安速成公塾会计及庶务,后任清廷度支部(财政部)主事,著有《白鹤山房诗草》,可惜英年早逝。

第一排左老人为项家32世项葆贤夫人项叶氏,右老人为温州“如园”张叔吕夫人张孙氏。第二排右三为张德怀。摄于1955年冬。

项方纲,字蛰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奉派留学日本,考察国外警务,回国以后以侯补知县分发江苏办理学务,很有成效。著有《警察讲义》。他书法造诣较高,留有书法《潜弇碎锦集》。

项芳蓝(1859—1909),名崧,字申甫。少年入学孙衣言的诒善祠塾,聪颖强记,甚受孙衣言赏识。光绪二十年(1894)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后回故里,热情响应维新变法之潮势,与孙诒让、黄绍箕、黄绍第等首创学计馆(数学),与其兄项湘藻创办方言馆(外语),后两馆合并为普通学堂。因为瑞安无中学又与孙诒让创办了私立中学堂(瑞中前身),倡导学习数理化与外文。孙诒让逝世后,项崧被推举为浙江教育会长,他不负众望,倡导维新变革,创办新学,主张科技兴国、兴邦,其著作有《午堤集》。

项湘藻(1858—1918),字苕甫,精明能干,思想开放,有胆有识,他除了与弟弟项崧共同创办方言馆外,于光绪三十年(1904)协同孙诒让开发永嘉孙坑矿业,兴办地方实业,组织富强矿务公司,后来又参与组建大新轮船股份公司,租赁商船开通瑞安至上海和宁波的航线,开创瑞安海航之路,后又在温瑞塘河创办永瑞汽轮公司,便利瑞安至温州的内河航线。项芳蓝曾撰文《创设永瑞汽轮公司碑记》记叙此举。

项湘藻去世后,实业由其子项沇同等继承经营。

民国时期项氏实业家项湘藻、项恕、项沇同等还在南堤街创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给瑞安市民带来照明设施;创办了淀粉厂、糖厂,所生产淀粉、糖远销外省。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项氏子孙思想开放,他们崇尚文化,崇尚科技,以办教育办实业为途径,完成心中那份兴邦振国的理想。

俊杰灿烂

群星灿烂的项氏子子孙孙中,项骧是值得大书特书之人物。

项骧(1880—1944),字渭臣,号微尘。是项氏享房项霁曾孙。项方良的儿子。他是首批进入瑞安新式学堂方言馆读书的学生,在专任教习蔡华卿的精心指导下专习英语,兼学数学及外国历史、地理

少年项骧不仅智商过人,而且勤奋好学,成绩出众,深受方言馆创办人、其族叔项湘藻、项崧的赏识。1899年,项骧到上海,入学梅溪书院,师从张经甫。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与邵力子、黄炎培、李叔同等同学,学校总教习是蔡元培先生。1902年11月14日,南洋公学爆发“墨水瓶事件”,引起学生退学风潮。项骧此时也退出南洋公学。

1903年,在上海徐家汇由项骧发起,与马相伯一起创办“震旦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前身)。项骧自任总干事,马相伯任监院。震旦学院章程也由项骧起草,并刊登在《翻译世界》第二期。

震旦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私立高等学院,以培养翻译人才为宗旨。1903年3月1日,震旦学院举行开学典礼,《苏报》以“震旦学院开学记”为标题,如此报道:此震旦之设,实东瓯项君渭臣发起之。院设于上海西乡徐家汇,即天主堂古天文旧屋也。梁启超在日本办《新民丛报》,他不仅在报上发“震旦学院万岁”的祝贺词,还将震旦学院的章程刊登在报上,以示助阵。当年以“刘学裕”为名就读震旦学院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回忆:一时多人才,学长即项微臣先生也。

1904年冬,项骧赴日本视学;1905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四年后,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参加清廷留学生廷试,得进士,1910年参加殿试,获甲等第一名,被人们誉为“洋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中华民国成立,项骧三任财政部长兼理部委,并任盐务署全国盐务稽核总办。他居官廉洁,公私分明,受到各界赞誉。任内,项骧亲自拟订金本位制度,这是中国货币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他总揽全国盐务时,全年盐税收入不下数亿元,而他清廉自持,拒腐蚀永不沾。虽然当时社会动荡,但项骧忠于职守,把盐业财务处理得井然有序。

1917年,项骧赴上海参加修改海关税则国际会议时,他不畏强国势力,力争关税自主,力挫列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项骧毕生致力于币制改革、修改海关及盐务税则,创办财政、盐务专门学校,并设计中国第一个所得税等重要事项,功绩显著,其生平业绩曾载入民国初期《中国名人录》。民国政府授以一等大绶勋章,以示表彰。

项骧爱祖国、爱家乡,为官清正,洁身自好,特别关心贫民疾苦。1931年,武汉一带发生洪灾,农田冲毁,饥民遍野,项骧夙夜忧叹,他以私人名义致电在留学时美国的同窗好友胡佛(后来出任美国总统),请求捐款赈灾,后得到一批善款救助受灾难民。

抗战爆发后,项骧辞掉一切职务,回到瑞安南堤草堂巷老家专心教子读书,并以诗文自娱。

对日寇践踏中华国土、残杀中国百姓,他非常义愤。在瑞安民众召开抗日救亡大会时,他上台演讲,愤怒揭露日寇侵略中国,企图灭我中华,独霸亚洲的狼子野心和残杀中国老百姓的滔天罪行。听众群情激发,齐喊抗日口号。当场,项骧还将随身的钱财从腰包掏出来,全部交给大会,作为抗日捐款。

1939年1月21日,瑞安抗日自卫会在瑞安文庙组织瑞安书画展览会,项骧积极参加,拿作品参展。他还将自己在美国留学时购置的《哈佛丛书》连同书柜,全部赠送给瑞中图书馆

1944年9月,温州第三次沦陷,瑞安危在旦夕,他不忍再见到日本兵骚扰家园,决意绝食。1944年11月4日仙逝,享年66岁。为追悼乡贤高风亮节,1945年11月16日,瑞安各界特地在先生逝世一周年时,召开追悼大会。11月17日《阵中日报》以题为《瑞安各界追悼项微尘》为题,予以报道。

后裔不凡

枝繁叶茂的项氏后人走出南堤,他们的足迹遍布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在又一轮时代变革中,他们又作出各自的崭新选择。尽管人生千姿百态,不变的是渗透到他们骨子里的项氏遗风:忠孝持家远,诗书继世长。

项剑萍在项氏谱系中是南堤项氏第33世,是温州知识女性的楷模。

项剑萍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接受记者采访

1959年,从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在教坛辛勤耕耘近三十年。敬业爱生,忠于职守,桃李芳华。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她被提升为校长。后任民盟温州市主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还先后连任六、七、八、九届民盟中央委员。

项剑萍的人生角色不断转换,但无论身居何位,她始终是认真工作、真诚待人、尽忠尽职。

项剑萍人生最精彩的一页是她认真履行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为人民发声,为百姓讲话。她说:我不能当个只是“吃吃馒头,举举拳头”的虚名代表,我要如实反映老百姓的心声。

1988年,在担任省七届人大代表期间,在一次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座谈会上,身为一线教师的项剑萍,把当时教师工资低、党政机关侵占教师调资名额等问题直言不讳地抖出来,她的发言受到与会省领导的肯定,省长当场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去打电话调查此事。浙江电视台还播放了她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

费孝通来温时,项剑萍参加座谈会

200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项剑萍领衔提出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利的建议。

提案产生的动因源于一则社会新闻:2003年4月,浙大某毕业生因为是乙肝“小三阳”患者而被除去报考公务员的资格。受害人情绪一时失控,持刀杀人。这件事,让项剑萍感到非常痛心。她意识到人们的歧视、政策的不公平,会导致这类人灰心丧气,甚至发生过激举动,必须加以纠正。呼吁社会各方科学地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使他们同样能获得上学就业机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项剑萍深入地作社会调查;上网站看网民中这个群体的人的呼声;与乙肝病毒携带着交谈;参加上海的公务员录用体验适用标准专家论证会等等。

2005年1月,人事部、卫生部宣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开始实施,屡次被拒之门外的乙肝病原携带者获得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通行证。

喜讯的背后,可是项剑萍与她的同仁们辛勤的奔走与呼吁。

每次大会上精彩发言的背后是会前化大量时间的精心准备。进京参会之前,项剑萍会先去采访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有关领导,征求审议有关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对选民和各有关方面精心征集来的建议,她还要请法律以及有关专家审核把关,然后再带到人大会议上去,所以历年来,项剑萍提出的议案采纳率十分高。因为这位人民代表心中有一颗真正为人民之心。

项宇(左一)与父母合影

项宇是南堤项氏六祖房第34世孙(系元房后裔),侨居澳大利亚

项宇的大学在由族伯祖项骧创办的复旦大学就读。毕业后,去澳大利亚留学,后被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录用,任澳大利亚航空亚洲商业发展公司首席代表。

项宇说:“祖父为项燧,曾在满洲里(现长春)‘植边银行’ 任行长,后在云南大学当教师。后来祖父回故乡瑞安,出任电力公司总经理,并兼任瑞安中学教师。当年祖父的兄弟们都是瑞安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家父是复旦大学政治系1950年毕业生,母亲是金陵女大毕业,他们是在上海认识并一起从事教育工作。作为后来的学术权威,他们从30多岁到60多岁之前,始终处于一个‘奋发图志、被批斗,再竭尽努力,又不断被批判’的艰辛无比的生命历程中,但他们始终告诉我们如下诸要为人生必备:一是为人的孝道和礼道;二是为人的正道和忠道;三是为人的书道和仁道。要持礼仁义,反身自律;要常习字勤诗书,时阅读随文笔;要永不自满,精进人生。我想这是我们家族始终不移且千年流传下来的习得之道和生命之道!”

2002年项宇返回中国,在上海创建了“行家”系列公司,做地产咨询、酒店合作等。

2007年,由于项宇的“行家系列公司”捐赠,在上海慈善基金会属下组成了“行家慈善文化教育专项基金”。项宇曾捐资过百万以上的资金来提出对文化下乡、捐赠书籍、幼儿教育等的扶持,还对一些知名的学者教授进行力所能及的公益努力。同时,该基金又与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合作对中国近现代的“江南乡贤”进行系列研究。

“我之所以有志于推动乡贤研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家族参与其中,而且又同时看到家乡有那么多对社会建设有意义的、并熠熠闪光的优秀人才和先贤们的精神牵引,其中很有知名度的孙诒让先生就是我们南堤项氏的外曾孙。其父亲和叔叔是孙衣言和孙锵鸣,都是影响中国文化教育的先驱者。我希望今后能在另外一个领域——精英家庭的建立和儿童养育方面作出贡献,并能够在提供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作出建议。先人的经验和总结乃至于精神,促使我们今天想要让这些经验、案例、以及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也是‘行家慈善文化教育基金’想要做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都希望能够把这些培训精英的要件无条件地、公益地供养给社会所需要的人群。这是我已经在做的和能做的,因此渴望我们在这一生中实现‘复兴家传、再造优族、贡献社稷’的理想而无负先贤教导和哺育之恩。”这是南堤项氏34世孙项宇一番传承家族遗风的真情告白。

项洁(中)在故居

2016年6月26日,项骧的孙子、台湾大学教授项洁来温寻根祭祖,项宇与他同行。

近代瑞安南堤项氏推进现代化业绩座谈会留影

这次,项氏家族特地在瑞安华侨饭店四楼,召开“近代瑞安南堤项氏推进现代化业绩”的座谈会,项氏后人、部分宗亲及文史学者50多人到会。大家欢聚一堂,对南堤项氏家族史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业绩作进一步发掘和探讨。瑞安媒体对此活动作了报道,瑞安市统战部部长陈世尧和市政协副主席、瑞中校长陈良明等接见了项洁、项宇等项氏后人。

近几年,项氏后人项宇、项淞、项力克、吴树乔以及致力于南堤项氏家族研究的洪振宁、王兴雨、陈正焕、陈之川等先生一直在搜集家族资料、挖掘先辈的业绩、传承项氏家风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瑞安是项氏后人魂牵梦绕的故乡,是他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乡愁

据悉,新中国成立后,项氏34世孙项维新、35世孙项力克父子都任过瑞安中学校长,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后项力克还担任过瑞安市副市长、浙江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等。

项瑞钊、项瑞铮等是项氏亨房项方蒨的曾孙。

曾读过项瑞铮老师一篇回忆母亲张德怀的散文,其叙述:南堤项家亨大房(项方蒨)一支两代单传,人丁稀疏。母亲嫁到项家后,给项家孤寂的深宅大院里增添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母亲共生育11个孩子,养活8个,四男四女。平时母亲不大出门,除了相夫教子,就是在家静静地研读项方蒨书房中累叠重重的中医书籍,还拜瑞安两名著名老中医学医术。这给家族、街坊都带来好处。一些小病小痛,母亲只要开几帖中药,就药到病除。

张德怀是温州谢池巷“如园”后人,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虽然限于条件只读完私熟,但从小生活在书香家庭,耳濡目染,她追求知识,注重家教,把张家的“书香翰墨”带到项家。她对8个子女要求十分严格,鼓励他们崇尚科学,勤奋向上,读书报国。

瑞钊、瑞深、瑞楠、瑞铮按辈份应属于南堤项氏六祖房的34世孙了。项瑞钊,解放前夕毕业于之江大学(杭大前身)法学专业,参加工作后先在温州中学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文革后调温八中任校长(离休干部),一生致力于普通教育,桃李满天下。项瑞深,侨居美国,一直从事贸易工作。项瑞楠,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是浙江省明星企业绍兴飞花自行车总厂副总工程师(高工),曾任绍兴市政协委员;项瑞铮,早年支援边疆建设,调回温州后,一直在市华侨职业中专从事职业教育,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校长。

1963年出生的项后龙,是项瑞深的儿子,南堤项氏35世孙,台湾輔仁大学法学学士 ,上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现在项后龙与妻子在上海创业,为上海亿宏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可舒国际貿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有两个儿子 ,都在美国求学。 长子读博;次子今年底大学毕业。

文/施菲菲

Hash:3ae1710ac7731bffa67be7fcaff4b3e62884b882

声明:此文由 温州人真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