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古桥多

本文为作者原创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图:温州旅游体验师林鸿麟,网名零碎伯伯。

温州地区多山多水、地势复杂,瓯越先民为适应交通与生活,根据不同的地貌,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建造了许多大小不一、风格相异的桥梁,这些古桥或古朴,或精美,或简约实用,或华丽似虹。它们大多是石拱桥,众多的桥梁与蜿蜒的河流形成了“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的水乡风光。但随着岁月流逝,不少古桥已毁圮消失,风景不在。

日前,好友邀我一起前往鹿城区藤桥镇、瓯海区泽雅镇走访古桥,因为两地历来相连,藤桥原属瓯海区,我欣然赴约。我们一行三人从市区出发,驱车直到藤桥镇寺前村,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首先寻访该村的寺前桥

▲寺前桥

寺前桥:因坐落原龙泉寺(寺已毁,现为藤桥粮管所)前,故名寺前桥。该桥南北相向跨架藤桥江,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33.3米,桥面宽3.9米,各孔桥面均并排直铺五条石梁,桥梁两侧分别直书阴刻“乾道八年(1172)壬辰岁季冬癸卯创始龙泉院乾僧师表”;“淳熙六年(1179)己亥岁孟月丙子日记,广阳石匠游成”,字径尺许,字迹清晰。桥墩由块石砌筑,两端外伸3米,筑成三角体。这种筏形桥墩,便于潮水涨落时分流,以减弱水流冲击力。

该桥为中水位漫水桥,桥面不设栏杆,大潮高涨时,江水可无阻碍地从桥孔或桥面通过。该桥板梁数十条,每条长约9米,厚约 0.5米,重约6吨,在运输工具简陋,又无吊装设备的情况下,又加潮水涨落,水流迅猛,其架设难度非同寻常。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当时建桥的工匠是利用潮水涨落,将载有石梁的木排驶入两墩之间,待潮落水位下降,把石板梁卸放于桥墩上。该桥建于南宋,经八百多年的潮水冲击,至今未加修缮,充分显示了当时建桥技术的先进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1990年被列为瓯海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桥部分桥面石板断裂、掉落,不仅不美观,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桥边野草丛生,盖过了桥面。

南雅桥

南雅桥:看了寺前桥,我们就去藤桥上埠头村张望南雅桥。南雅桥始建于清晚期,1948年重修。该桥东西横跨戍浦江,为11孔梁柱式石桥,用花岗岩建造,全长48.6米,宽1.2米。桥身平直,各孔平铺三根桥面板。桥墩以两根方形石柱直立,向内倾斜。2000年被列为瓯海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桥面虽完好,但桥边的保护范围内已有三分之一被菜园“占领”,不时有货运车辆进进出出。

▲庙后桥

庙后桥:泽雅镇庙后村是个古村落,我们驱车到了村口,就看见一条长长的石板桥横跨在清澈的小溪之上,这就是庙后桥。此桥建于民国时期。条石结构,长10米,宽1.5米。听当地农民说是北伐名将潘国纲出资建造,潘国纲(1882-1938),字鉴宗,号鉴园,庙后村人,是民国温州名人之一,与当时温州的大富商杨雨农、名士刘景晨,以及后来的词学大师夏承焘过往甚密。北洋政府段祺瑞执政期间授予他上将军衔,属于北洋系统出身,任浙一师师长。而人们所知的,却是他的养女潘希真,即作家琦君,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原作者。

永宁

永宁桥:回程路上我们再去看了永宁桥,永宁桥又名驭流桥,位于泽雅镇源口村的龙溪上,也是漫水桥。架于青山绿水间的永宁桥,与现在我们常见的石拱桥大有不同。它低低的,帖服于水面,像条蛰伏的长龙。永宁桥始建于明朝,原在古泽雅至温州城的通途上,桥长107米,19孔,宽约1.3米,花岗岩石梁式板桥,历经数次维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曾大修。初建时,桥身较高,被洪水冲毁,后在维修时吸取教训,将桥身降低,帖服于水面,现经百余年,基本维持原貌。永宁桥25座低矮型碇步式桥墩上刻有凹槽,三条石梁榫接成桥面,两旁以粗大的石条顶护,上游和下游顶护石条呈等腰三角形,桥面距河面不足半米。造型简洁、质朴,结构合理。但2000年维修时,桥体的文化沉淀方面受到了部分破坏,甚是可惜。

欣赏了这几座古桥,也看到了桥梁的保护不尽如人意,除立有桥碑,刻有文字简介外,古桥的处境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处于自生自灭的脆弱状态。随着城乡建设迅速发展,本来就稀少的古桥会以更快的速度在我们眼前消失。真心希望有关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能尽全力保护这些凝聚古人智慧的老桥,为子孙后代留下自然背景下妩媚明净的古桥影,不要让这些古桥成为遥远梦境中的陈迹。

零碎伯伯摄影集链接:

-End-

Hash:58e8aa3e515f35d36c61c8628427a7775ae9abbd

声明:此文由 温州旅游体验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