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岩传奇!它是尤溪洋中人眼中的“神山”!

际口

尤溪洋中际口蓦口圣泉岩是洋中人眼中的“神山”,因为这是当地保护神萧公的祖殿,山顶的莲花台海拔211米,正是萧公羽化升仙之地。

岩下有个戏台,今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廿九,八方信众来到这里,庆贺萧公生日及升仙849年,还请来外地的闽剧团唱戏,热闹非凡,就连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来了进香团。

萧公信仰发源于蓦口

拾阶而上,木构山门古色古香,这山门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农历六月十九日,为本境贡生、信士所捐建,上悬康熙皇帝御赐“旨敕孚佑清一大师”匾,依然保存完好。

清一大师就是萧公萧圣君,漈口(尤溪十六都)本地人。萧公祖殿始建于宋,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文革”被毁,1987年恢复重建。

现在的祖殿是歇山顶四层城堡式砖混结构,祖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神像,这就是张、萧、连三圣君,张慈观张圣君的祖殿在闽清金沙,连宗羌连公祖殿在古田西溪钱岭佑圣宫。据说这三圣君是结拜兄弟,同为道教闾山派法主公教,被人们尊奉为“闽中三圣君”。

据载:萧圣君,原名萧郎瑞,字重兴,道号法明,祖籍福建仙游。南宋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农历六月三十出生蓦溪(尤溪县洋中镇际口村)。萧法明自幼学闾山法,长期在蓦溪圣泉岩结庐修行。南宋乾道四年戊子(1168年)六月三十日亥子之交时,在蓦溪圣泉岩莲花台羽化成道。乡民感其恩德,在墓溪圣泉岩塑像祀,建造萧圣君祖殿。

福建各地萧圣君殿宇林立。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闽台主祀和配祀的萧圣君庙宇有近百座之多。这一信仰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各国民间广为传播。蓦口圣泉岩作为萧圣君信仰文化的发源地,名扬海内外。2015年10月,蓦溪祖殿萧公信俗被三明市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蓦口红泥鳅的由来

萧公一生虽短,但为四方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当地流传着许多萧公的传说。

相传萧母张氏,“梦五色霞入怀,感而有孕”。他出生时,异香满室,霞彩盈天,黄衣胞体,胎发齐眉“。他自幼聪慧,热心助人。长大后,过黄龙山时,一老翁给他吃了一个瓜,顿觉通体清灵,能以心念役风雷,以符咒驱鬼神,能治人间奇病,解世人急难。

也有一种说法,萧公年少时,经常帮助一位瘸腿乞丐,这乞丐其实是闾仙大法院周佐道人装扮。萧圣君关心老弱,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深得周佐喜爱,收他为徒。萧圣君经周佐暗中点化,便具有法力,开始济世救民,造福人间。

早年,他在村里做长工,就常施法术。天旱,他用菅叶从小溪引水而上,救活了水稻。水稻中耕耙草,萧年少,本该帮在大人后面贴粪(施肥),他却躲在粪厂里睡大觉,快收工才起来,把几担肥粪往水里头一倒,回家了。第二天田里居然每株禾苗根部都有粪。

一次,给别人种田,东家知道萧公不吃荤,故意只做一碗红糟泥鳅汤。萧公无奈,就着茶水吃了几口干饭,然后把一条条煮烂的糟泥鳅丢进田里,奇怪的是,泥鳅都活了。从此,这里的泥鳅就变成红色的。也有人说:萧公把泥鳅整条吞进肚里,吃完后就去田里拉出来,拉出来的泥鳅一下水全部活了……那泥鳅身上有一道白,说是筷子夹过的痕迹。

萧公得道出圣泉

萧公25岁入道后,法力精进。

他做道士很出名,很多人请他。一天,五六家不同地方的人来请他“过关”,他全部应允,他父亲感到奇怪,偷偷去看,几家都是儿子在现场,事后向各家了解,儿子始终不曾离开。父亲这才相信儿子有分身术。

萧公经常行走四方,济世救民。一天,在延平刘家渡口,渡船超载,又是汛期,急流中船撞暗礁,整船乘客掉进江里。萧公正好路过,在江边折了几片芭蕉叶化作几条大船驶向江中,救了全船五十四条人命。

离蓦口圣泉岩十里的田头洋一条巨蟒为害乡民,他施法将两块巨石变成童男童女。巨蟒精误将两块巨石一口吞下,腹痛难当,萧圣君及乡民一起斩杀巨蟒,并将它的骨头炼成一把斩妖宝剑。

相传,蓦口旧栖神“王道”,当时奉敕建祠供奉王道神像。建祠需要大量石料,当地石料质劣,闻十九都(汤川)石料质优易采,萧公自告奋勇前往采运。但人们纳闷:不见他请师傅,雇帮工,工期紧,他有什么妙法运石头?此后每天夜里闻得一路猪叫,天一亮,工地上堆满工料,正好一天用量,天天如此,直到建完为止。

南宋乾道四年戊子(1168)萧圣君28岁,经过刻苦修炼,他已深具道行。待祠完工后,他辞别亲人,于六月三十日亥子之交时,在莲花台上坐成道。里人感其德,奉灵塑像于祠中,居中而坐,将原王道神像移居座右。此后他数显灵迹。祠后岩缝中涌出清泉,喝此泉能疗病疾,故改祠名为“圣泉岩”。

祖殿受皇封 桂峰开分号

据清代《圣泉岩记》,祖殿始于宋,重建多次,清康熙年间,祖殿得到“皇家封号”。

相传,康熙戊午(1678年)八月间,东洋倭寇(时值“三藩之乱”,台湾郑经渡海进兵闽粤,这倭寇是否与此有关,存疑)大批海盗船入侵,浙、闽一带沿海,滥杀无辜百姓,烧抢掠奸无所不为。倭寇船坚炮猛,官兵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宁波守将心急如焚。告急本章直抵龙案,别无良策可退倭贼,专候朝廷援兵来到。为护国救民,萧公神魄化身前往宁波城揭榜,用毒蜂大败倭寇建下奇功。事迹奏报到朝廷,康熙特赐“奉敕赐孚佑清一大师”御匾,并命钦差黄必定、马由郎两位将军护匾至蓦溪。后来,两将军随侍供奉在祖殿。殿中还悬挂一钟,煅铸于清嘉庆八年(1803)。

传说,祖殿受封的第二年,蔡岭(桂峰)发生瘟疫,乡人到圣泉岩奉请萧公前来治病救人,众人抬着圣像,过岭上坡十分容易甚觉轻松。圣术一施,瘟神即退。乡民感恩不尽,抬着圣像载歌载舞。奇怪的是人们抬圣像回圣泉岩时,越抬越重,未走里许竟寸步难行,人们试着往回抬,顿觉轻松自如,众人方悟萧公原来不想离开蔡岭头,于是就在水尾处盖一座集福堂,将萧公圣像安置其中,四时奉祀。而圣泉岩的圣像则是以后重塑的。“集福堂”也毁于“文革”,目前尚在重建中。

生态佳境 宗教胜地

祖殿左边山崖上长着的松树,一株株挺直似笔。相传这是萧公修道之处。阶边崖缝一泉,正是圣泉岩,挂一牌,上书“圣泉岩,因泉而闻名,有‘疗疾疾愈,洒田田溢’之奇妙”。

后山的莲花台,萧公升仙处。巨石垒成三米多高墙基,底部厚近1米,穿过石门,萧公纪念堂就在面前,萧公居中,黄、马二将配享。堂下筑一四层莲花台瓶式宝塔。站在堂前远眺,远处京福高速隐约可见,右边一条大路挂在山间,那路通往桂峰,山前一条大河,《圣泉岩记》云:“墨溪当桂峰西偏,为汇流拥护之。”那河就是墨溪,也称蓦溪,流向闽江水口水库。几百年来,正是“圣泉岩”这座小山,保护了这片良田;正是这股神奇的清泉,给这里的黎民带来健康和平安。

来源:三明日报

Hash:1a4fd2bcfc1b425af7b8686573b96624ca8e66d3

声明:此文由 尤溪小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