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个村深藏5座民国“豪宅”!康有为、张大千都来过

我曾无数次从高速雁荡山出口驶出途经环山,也曾数次经过环山村外的104国道驰上雁楠公路,却从未踏入环山村一步。在我的概念里,环山也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如果不是因为采访的原因,我甚至从来不知道康有为来过乐清张大千也曾来过乐清,他们来过环山这个相传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村,并留下了墨宝。

江南三月,细雨霏霏,在环山村村委会主任陈乐平的指引下,我开启探寻淹没在尘世喧嚣中的五座乐清市历史建筑之旅。

民国豪宅东海新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贤良人士,被称为“乡贤”,环山村的徐声豪应该就是这样一位曾蜚声乐清的乡贤。

▲徐声豪故居。

进村百余米,路边有一个被绿色藤蔓缠绕的碉堡模样的石头建筑,这个大概有三层楼这么高的碉楼是徐声豪故居的一角。徐声豪故居有着清朝后期传统民居院落的普遍特点,重檐周围游廊式的木楼房,厢房、正屋、侧屋都是全木结构。

走进大院,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亲切感和厚重感。由石头垒砌而成的高墙,小窗厚门的房间,各个房间用梯子相连,房梁中央有个宝葫芦,两边屋檐很低微地匍匐在下面。房屋各处饰有木雕图案花纹,雕刻得都非常精美。四合院的布局显得宏大方整。

徐家是1929年建的,这年是历史上的大荒年,村里很多人吃不上饭就要挖草根树皮了,徐家在这个时间开工建房子,含有以工代赈的意思。当年的徐宅前后建有2个碉楼,6个天井,36间厢房,4座小楼屋,2个花园,占地8亩。民国时期,这在乐清绝对可称得上是豪宅了。当时民间形容其宏伟,说旗杆升起东海可见,站在碉楼可看环山全境。解放后,徐宅曾被用作粮仓,现在还有很多环山村民习惯称此宅为粮仓。

据村民介绍,徐声豪的父亲徐峄南当年在村里口碑很好,他乐善好施,办小学、修河塘,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他的墓志铭刻着“弱冠治家政有条理”“创办组强小学复斥资筑清阳塘招田二千余亩”等便是很好的印证,墓志铭上还有白崇禧、朱镜宙、倪文亚、林彬等当时的国民党高官题写的挽语刻字。

徐声豪的侄孙徐伟说,他的大伯公徐声豪打理家业,二伯公徐基民国早期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南锡大学经济学院,留法八年获经济学博士,回国后任国防部第三厅少将专员,与中华民国白崇禧是同事。徐伟的爷爷排行老三,在环山也是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毕业于江苏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如今的南通大学医学院西医专业,1939至1941年间曾担任乐清医院院长。

徐伟说,他的大伯公和二伯公还是乐清中学的发起人。《乐清中学校史》这样记载了“初创时期”的经过,1939年5月5日,乐清县政府县长李乃常主持召开乐清县立初中筹备会议,推选王亦文、赵泳八、李觉庵等9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25日议加聘朱镜宙、林佛性、徐声豪、徐基等20人为发起人。

徐声豪故居台门上堆塑的“环山新宅,东海老家”联句尚在,而徐声豪故居再也不住徐家后代了,环山村居家养老中心的牌子如今挂在故居门口,据村民说,徐家人基本上都迁居上海了。

留有康有为书法的里洋房

环山村位于雁荡山核心区南麓,东有河塘直通大海,南到北有高山三面环抱,所以称为环山。

▲徐缉旨故居台门。

来到另一座徐宅时倒真是惊诧了一把。完全不同于徐声豪故居的全木制结构的中式风格,这座建筑不论是房子的构造还是房子上的石雕,亦或是青砖墙面,都彰显着这是一座比较西化的建筑。据介绍,老宅的主人徐缉旨民国时曾任温州警察署长,还曾是雁荡山名胜建设委员会委员。如今,雁荡山西外谷(即雁湖风景区)留有的“罗带瀑”摩崖,上款“丁丑三月”,下款“徐缉旨题”。

▲徐缉旨故居。

徐缉旨故居被环山村民称为“里洋房”。这座建于民国初年的西式楼房是当时温州建筑公司建造的。包括后院,原建筑占地面积约有十亩,可想而知当时是多么气派。现存的台门高约5米,宽2.5米,样式简单,由石块砌成,均采用水磨工艺,据说台门上“环住生山”四个字是康有为题写的。当年,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到这座“洋楼”的主人徐缉旨家中游玩,恰逢徐缉旨家兴建门台,兴致大发题词于上。

▲徐缉旨故居。

眼前的这个宅院破败得厉害,朝西北的那间稍微好一点。住在里面的老奶奶在记者第三次来访时,依然对台门上康有为手书的份量表示怀疑,但言语中对记者的关切却带着村民特有的质朴。

杂草丛生的后院,各式各样留着历史痕迹的废弃物,藤蔓植物爬满的院墙和窗沿,还有古老的石墙缝里密密麻麻的青苔……好似绿野仙踪般的童话世界。从宅院后面出去,离开一段只剩下四分之一截的破墙,回首看着撑着木桩以防坍塌的大门,忽然感觉心里有些发堵。

雁荡造林先驱的故居

这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两层建筑,正屋和左右厢房各两间尚存却感觉已摇摇欲坠,倒是面积约120平方米用鹅卵石铺就的道坦,周边以条石围砌,目前仍保存较好,可以想像出原屋里面曾经的繁华。这是雁荡建设者的先驱——潘耀庭的老宅,这里离他植树造林的国家著名5A级景区雁荡山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

▲潘耀庭故居。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小龙湫的树都是他种的。”村民告诉记者。潘耀庭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名球,字耀庭,毕业于浙江省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三年,任天台统捐分局局长,上司命令他开征桔税,由于桔农群起反对,于是辞职返乡,隐息家园。潘耀庭酷爱山水,他游遍雁荡山,别号“我不虚生”。他曾发现罗带瀑,还曾建成凝碧潭坝,并著有《雁荡百景选辑》一书。

1916年,潘耀庭与人合资在灵岩寺周边雇工开荒,植树造林,栽种松柏、桧杉5万株,竹万株,他经常和雇工们一起栽种。1933年,雁荡名胜建设委员会成立,潘耀庭接受委托,主持雁荡山工程建设,聘请技师确定规划,修道路,筑桥梁,开辟景点,建亭榭,通汽车,架电话,办旅馆,事必躬亲。自此,雁荡山林荫夹道,竹木参天。如今,潘耀庭先生纪念碑静静地立在雁荡山灵岩寺谷口林荫大道旁,向我们讲述着这个并不算久远的故事。

据说潘耀庭故居原来建筑包括后院占地约有3500平方米,是一座五明两暗两厢房三合院式木结构瓦屋。如今繁华落尽,这座破败的深宅大院带着历史的沧桑和久远的故事,仍于红尘深处固守着一份孤独与宁静。

武举人徐雨霖的故居

大门前两侧各立一对石旗杆夹,左边第一片竖书刻“辛卯科第四名举人徐雨霖立”,右边第二片竖书刻“清光绪丙午年仲冬月吉旦”。一看就是有故事、有历史的宅院。

▲徐雨霖故居门口的石旗杆夹。

徐雨霖号琴樵,是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武举人,榜列第四名,授予“亚元”称号,即补千总。民国初年任永嘉县止戈局局长。

徐雨霖故居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五明两暗两厢房三合院式木结构的一层瓦屋,正屋硬山顶单檐楼房,中堂是用来祭祀先祖的地方,两间厢房是重檐楼房。道坦约100平方米,周边用条石围砌,保存较为完好。如今除了西厢房有两间拆建,基本保持着原建筑风貌。

据介绍,环山徐氏开基于明朝初年战乱之时,先祖自碧波浩渺的玉环大泽山迁徙到东海之滨的环山村,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并和当年乐清银溪、永嘉枫林徐氏为三兄弟,称为“东海徐”。徐氏房族向来以“诗书传家,礼义待人,廉洁从政,勤俭持家”著称。徐氏后辈能人辈出,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武举人徐雨霖是我太公。”村民徐海清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徐雨霖父亲的四兄弟全都练武,而后辈子孙则多数从文。徐海清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是少校军衔,可谓文武全才,没有辱没家族的荣光。

这座古宅虽经百余年岁月的磨砺,却依然轩昂挺立于尘世之中,它深藏着年代的故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将人生的跌宕起伏、荣辱兴衰深深镌刻在砖瓦门窗间。

张大千留宿过的外洋房

徐伯清的故居位于村东,主体是一幢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建筑。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建造的,当地称之为“外洋房”。

▲徐伯清故居。

1945年,高中毕业的徐伯清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书画并举,艺理兼修。他写的小楷寓刚劲于婀娜之中,点划中带有隶意,捺摺则近乎颜体,笔断意连,挺拔处又有瘦金书味,且能作真如草,气势足,韵味浓。他的小楷因“高古整丽”而在当代书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晚年的徐伯清把大量心血花在了草书之上,以其“长笔”闻名于世。

走进徐伯清故居,了解从这座宅院里走出的幽幽文脉。许是时间隔得不远,徐伯清的故事,几乎每位村民都能娓娓道来。

徐伯清故居外部普遍应用的是古典柱式,内部的装饰则丰富多彩。大门主体保存得还是比较完好,只是上面镌刻的横幅和对联已遭破坏。据村民介绍,横幅原为“适庐”二字,对联内容则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来适庐作客时所题,上联:樵客出来山带雨,下联:渔舟过去水生风。当时和张大千一起来的还有几位声名同样卓著的书画名家——于非闇、黄君璧、谢稚柳、方介堪等人。张大千怎么会来环山,并留下墨宝呢?村民告诉记者,原来徐伯清的父亲徐鼎西是位有名的中医,曾留学德国,与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交好。

法式正屋五间二层楼房,前建三券门。正屋的后面连着一排矮房,那里有阁楼、厨房、厢房,还有两大片空地,其中一处是花园,另一处是晒台。正屋和后排的房子间由一条十分雅致的游廊相连接,花园里有通向二楼的楼梯。走廊和楼梯的墙面上仍然可以看见分外精美的浮雕,有飞鸟、奔马、梅花鹿、松柏等。如今存大门、后门和正屋部分建筑和三间券门等。只是人去屋空,百年历史只剩残迹。

徐伯清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书法是徐伯清的生活方式,书法更是他的信仰和生命。先生教书法不收学费,普及书法艺术是他始终如一的愿望。他从事书法教育40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的徐伯清出版有《徐伯清小楷唐诗》《徐伯清小楷宋词》《徐伯清草书字帖》等十几部书法著作,并不断重版,影响了几代人。醉心书法的徐伯清先生为家乡也留下了许多的笔墨,为雁荡山写下了许多佳句。1993年乐清撤县设市,他为家乡题写了“乐清·我的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无限的家乡深情。2011年,徐伯清故居被列入乐清市重点历史建筑名录。

来源|乐清日报

Hash:428053d78c15011ab42b5d166a58a570d1fea0c3

声明:此文由 柒零叁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