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居然是靠牡蛎建起来的?
记得今年去看大热的《无名之辈》,里面有一段对话印象十分深刻。
“你说为什么会有桥啊?”
“因为路,走到头了。”
桥作为一种连接,连接了走到尽头的路和互不相识的人。于是道路开始延伸,文化开始传播,城市变得更加丰腴。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千百年来,人们爱桥,颂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过关于桥的诗句。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中国有四大古桥,分别是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说起来,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名气都很大,但今天,我想给你们看看洛阳桥。
洛阳桥这个名字,是不是听上去就感觉这个桥应该是在洛阳?但其实这座桥在福建泉州,离洛阳有几千里。
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泉州虽然低调,但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后来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相比于厦门,福建本地人更喜欢去泉州。因为泉州没有熙攘的人群,但一样有清澈的海和浓厚的闽南古早味。
泉州、洛阳,两个地方一南一北相距千里,为什么泉州的一座名桥会叫做洛阳桥呢?有种说法是,西晋末年战乱,大批中原人南迁到了泉州,在此繁衍生息,因为眷恋故土,他们将眼前这片水域取名洛阳江,所建桥梁也就叫做洛阳桥了。
其实,洛阳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万安桥,现在你还能在桥的一端看到大大的万安桥字样。这是由于洛阳江入海口过去称为万安渡口,所以当地人又称洛阳桥为万安桥。但我更愿意猜这个万安是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安康的意思吧。
仔细看这座洛阳桥,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座十分规整的石桥罢了。为什么能排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呢?因为它背后有着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的,出神入化的建筑技艺。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
经历千年的风雨,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建桥之时,工匠们 采用“筏型桥基”,即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作为桥基。但因为建桥处位于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之地,海潮汹涌,江宽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被大水冲走,建桥工程一度十分艰巨。
工匠们十分头疼,为了找到办法,他们反复试验。终于他们想到了,在风平浪静,潮水低落之时,可以出动许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石条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他们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长龙,静卧于江底。
石条虽运到了水底,还得想办法将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工匠们左思右想,想到了利用泉州的特产——牡蛎。
牡蛎的特点是有两个壳,一个壳会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而且牡蛎繁殖能力很强,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头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便想到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巩固桥基。
没过几年,牡蛎就将零散的石条、石块连成一个整体。
洛阳桥历经千年而不散,可以说牡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是因为工匠们的智慧所得。这种设计,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以一篇共153字的《万安桥记》记载了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石碑不仅笔法端庄沉着,而且文字精炼,工刻细致,被誉为文、书、镌“三绝”,存于桥南的“忠惠蔡公祠”内。
洛阳桥的一端还有一座蔡襄雕塑,陪伴它共度每一天的潮起潮落。
桥上还有一座月光菩萨的雕塑,塔底为圆盘基座,顶为宝葫芦形。塔身的南北两面刻佛教偈语,东面为梵文。月光菩萨的头像在四方形塔身的西面。
这座月光菩萨准确无误地记载了这座石桥的建造年代。
闲适的泉州人早已习惯洛阳桥的存在,并把它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
远处的城市满目高楼大厦,而这座饱经风霜的石桥却还似最初的模样,你会感觉自己穿越了,耳边的风声化作了工匠们爽朗的笑声。
站在稳固的洛阳桥上,江上的风带来远处城市的气息。真是让人感慨,洛阳桥就是一件活的文物瑰宝,记载了珍贵的资料。不仅如此,它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横亘于泉州的土地之上,成为了泉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偶尔一个挑着担子的泉州阿姨路过,晃晃悠悠的肩上担着全部的希望,又把你拉回这现实。你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里回到了昔日那个灿烂辉煌的时代。
阿姨旁边是一座镇风塔,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装饰。整体呈圆锥形,上端刻有镇风塔的字样,这种造型在福建是唯一一例。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这座洛阳桥,怎么都该来看一看的。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琰棱行摄记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腾讯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Hash:8239b7fe1ee53e435256d855a2ce418e9db08214
声明:此文由 琰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