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人们无限哀思的五龙桥

沙溪镇原东巷门外有座五龙桥,对于镇地百姓而言,知道这座桥的人不可谓少,可是真正见到这座桥的人不可谓多,其中的原因倒也十分简单:该桥地处镇东冷僻之所,就是镇东的人也很少走到,镇西的人就更少光顾了,而且这座桥在解放初期就已经被拆除,没有留下一点遗存,年轻人对它就茫然不知了。直到2000年间,居民呼吁,政府重视,斥资重建此桥,人们才得以一窥其貌,不过它已经不再是旧日的模样了。

关于五龙桥的传说在沙溪镇上并不少,许多老人端了个矮凳坐下,都可以说出个道道儿来,并且都与镇上享誉一时的赛龙舟有关。原来,沙溪镇自古民风淳朴,民心向善,一向流传着五月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此这项活动在沙溪民间也被称之为“招魂”——招屈原之魂,招爱国之魂。简言之,这项活动表达了镇地百姓的一种心理向往、追求和寄托。每年一到端午节,镇地百姓除了家家都要裹粽子吃以外,都会自发地涌到七浦两岸,早早地选择有利地形和位置,以便赛事正式开始以后,可以观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沿七浦两岸的住家居民,无疑是更加得天独厚,占尽优势,他们可以在自家临水的河棚间里,依傍着坚固的美人靠,神情间显得比别人多一份悠哉游哉。他们有的捧着个紫砂茶杯,有的嗑着几颗瓜子,有的则几乎头碰着头谈天说地,等待着七浦塘内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一旦龙舟赛开始后,整个镇区就沸腾了起来,尤其是七浦两岸,欢声如雷,岸上的观者往往和水面上两军对垒的水手一样,分成镇东和镇西两大阵营,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摇旗呐喊,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助威,整个场面绝不亚于今日铁杆球迷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赛龙舟现场

沙溪镇赛龙舟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老辈们回忆,最晚的一次大型龙舟赛是在1953年端午节举行的,当时太仓县物资交流会放在沙溪,各个乡镇都来设摊,人头济济,因此场面十分壮观。这且不提。

传说有一年的端午节,那天本来艳阳高悬,天气晴好。下午,龙舟赛到了关键时刻,镇东、镇西两方的选手各自拿出了自己的绝招,以图最后称雄。他们各不相让,奋力挥划,听着艄公孔武有力的号令,秩序井然。当他们划到五龙桥故址处打弯,准备在最后的冲刺中一搏,却不料河道中突然翻起了阵阵波浪,暗流甚急,河面下打起了一个个急急的漩涡。众选手猝不及防,竟中了河流的暗算,悠忽间参赛的五条龙船不见了踪影,后来虽有几个水性特好的选手侥幸逃生,但是大多数选手则随波逐流,连尸体都无法找到。这个端午节,人们尚未获得大喜,却已陷进了毫无由头的大悲之中。那时赛龙舟都是自发的群众性活动,镇上的大户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派出年轻力壮的后生小子参加赛事,以扬家族威风,以证家道昌隆,不料遭此一劫,几乎使每一个家庭都新添了坟墓,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镇上充满了哀戚的气氛,也许是天人感应,那天傍晚,天上下起了雨,先是丝丝缕缕,继而飘飘泊泊,而且越下越大,仿佛天为之垂泪。后来镇上有人出面提议,为了纪念这些在龙舟赛中献身的本镇杰出的年轻人,就在龙舟沉没之处,建造起一座石桥,取名“五龙桥”。

还有一说则不同。古代沙溪,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加上当地百姓聪明勤奋,精于耕作,因此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着衣食无虑的小康生活。物质丰富了,就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每到端午节,镇地照例要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祭拜天地,祷祀祖宗,万民同乐。而七浦塘内的龙舟赛则是庆典活动中的高潮。龙舟赛一般放在午后,那时,万人空巷,所有的居民几乎全涌到七浦两岸,人山人海,整个场面十分壮观。赛事进行过程中,龙舟上的划手屏足全力,奋勇拼搏,而岸上的观者皆全神贯注,助威呐喊。其时声震于野、声震于天,就此惊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他不知凡尘间突发了什么事件,急忙亲自起驾出殿,驾云拨雾,踩住了云头探首向下一望,原来是这一方土地气象升平,百姓欢乐庆贺。他为此大受感动,迅即下令派出红黄蓝白黑五条真龙下凡,加入这空前绝后的赛事,以壮其威。如此一来,龙舟赛更加壮观,在方圆数百里内影响巨大。这一年的端午节,一直让后人津津乐道。当地百姓感怀这一盛事,便募集资金造起了一座石桥,取名“五龙桥”,永志纪念。

——陈秉钧搜集整理

Hash:d885d698601c97012fb38ee48bb75efa40d8587f

声明:此文由 太仓生活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