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的前半生》刷屏?带你寻觅同里的前世今生...
昨晚,《我的前半生》结局了!
这部自带爆款体质的鸡汤大剧
最近是不是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
女主从寄人篱下的“小白兔”
变身成为自己人生女王的故事赚足了眼球
其实一座城也好比一个人
同样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
都说“千年古镇世界同里”
那么在同里这片不乏故事的土地上
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
下面就跟着小编
一起去寻找同里前半生的故事
富土
同里前半生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称“富土”。
同里老照片
既是“富土”,又为何会成为“同里”呢?这中间还有一段改名趣事:
宋朝时期,一位姓金的秀才将旧名拆字为“同里”。改名原因据说是为了让当地百姓免于严苛税赋。“既然是富土,为什么不多交税?”其解释:这里不叫富土而叫同里,是人们讹传了。将“富”字的一点抹去,将下面的“田”和“土”连成一个“里”字,上面的“富”字就成为了“同”字。从此,“富土”这个地名就变成了“同里”。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丽则女学
清末民初的女子学堂
丽则女学是清末民初整个吴江县域内最重要的女子学堂。创办人任传薪是退思园主人任兰生的儿子,任传薪不惜重金延请师资,除了钱基博,还有任传鹤、顾乃行、顾乃复、钱祖翼、范烟桥等当时的文化名家均在此传道授业。
1915年,任传薪接办女子中学,使丽则女学成为吴江县唯一一所集中小学于一身的女子学校。
丽则女学旧照
而今,丽则女学几经风雨却依然坚实可观:“诚勤朴爱”四字校训的石刻依然清晰,女学书苑、创思苑、知习客堂等古老和现代的空间共存于斯,生机不减当年。
同里花间堂·丽则女学
老同里中学
同川学堂旧址
从古镇北门进来,不远便是老同里中学校址。
从校门前经过,仍可看到清末同川学堂遗址“天放楼”、“红楼”存于校园一角。同川学堂遗址的两座建筑中,属“天放楼”最为知名。学堂的创办者金松岑曾在此处工作了近十年,他的诗集、文集,也都以天放楼命名,连他本人亦被称作“天放先生”。
红楼遗址
抗日期间,同川学堂的兴废、天放楼的几易其址,充分说明了那个年代的动荡,也预示着革新的延续不灭。
天放楼遗址
珍珠塔
《珍珠塔》爱情故事的发源地
珍珠塔又称古侍御坊,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使的陈王道的故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珍珠塔》——方卿和陈翠娥小姐的忠诚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珍珠塔故事中“见姑”一幕发生地
《珍珠塔》弹词说方卿和陈翠娥的故事发生在河南和河北,其实是误传。
同里镇位于九里湖之南,当地人称为湖南,后由湖南讹为河南。小厢村位于同里湖之北,于是,讹称为湖北襄阳。
另一个原因是,将同里发生的故事搬到外里是为了避免文字诉讼。在封建社会,艺术作品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往往会引起官宦人家和权势人物的对号入座而掀起诉讼。《珍珠塔》故事巧妙地把发生地搬到远离同里千里之遥的河南和河北等地,以避免遭到扼杀。
陈家牌楼:明朝万历皇帝所赐
沈氏旧宅
古同里的名门望族
吴江一代,沈氏皆为望族,在今日的同里,沈氏依然是当地最大姓氏。
从明朝中期开始,沈氏代有成就卓著者考取科举功名、走上仕途。也让沈氏在当地声名日盛,成为人人仰慕的名门望族。而清末沈桂芬的出现,更是让沈氏在历史舞台上走入了高潮。从户部左侍郎到山西巡抚到军机大臣。
1987年 沈桂芬(左)任军机大臣
在今天的鱼行街漆字圩,有一座沈氏旧宅,为民国时期沈桂芬后人沈丹忱 翻建而成。
沈氏旧宅
南社革命发源地
这是一座历史近百年的老建筑,茶社二层宽敞明亮、古色古香,乌木质地的桌椅排布稀疏,相互之间留出让人愉悦的距离。窗外,四条河道交汇,拱背高高的人民桥上人来人往。
时间倒回到1932年,每天早晨,人们总能看见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矮小的老人穿着不修边幅的布衫前来品茗,他就是陈去病。当时这里还叫做“福安茶社”。
茶社老板因为支持辛亥革命,和陈去病结下不解之缘,两人经常促膝长谈,并不约而同地决定把“福安茶社”更名为“南园茶社”,去掉中间二字即为南社,意在纪念南社革命活动。
隐庐·同里别院
民国20年的同里庞宅
隐庐同里别院修缮了民国20年建造的同里庞宅。庞宅共四进,已近为楼房,石库门对外,另有庞家墙门、庞氏宗祠、大丰米行。
民国20年的同里庞宅
庞宅的原主人是庞元润,字真如,光绪三十一年,被推荐为吴江县商会第一任总理,是民国时期同里的实业家,他开设大丰米行,创办邮电局和客运中心,打开了同里到苏州和上海运输通道,输送往来的客人和粮食,是同时期当地资本主义的创始人。
同里·隐庐别院
同里最古老的桥
思本桥是同里现存最古老的桥,建于宋代,距今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思本桥
思本桥是同里的老名士叶茵所造,叶茵曾在《苕溪行》里说自己是“吴淞江头田舍翁”,为南宋理宗时江湖派诗人。叶茵给桥取名“思本”,是源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岁月流逝,人物变迁,思本桥苍老幽远,像一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老者,站在同里河流中,更像一座图书馆,一旦开口说话,字里行间都是历史。
在它古老的栏杆上坐坐,或者就直接坐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桥上是横斜出来的树枝,桥下是千年不变的同里湖水。
同里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古镇
前世也好,今生也罢
今后,让我们用时光去书写他的自然故事...
最后,把顾长卫导演拍摄的《情归同里》推荐给你们,用另一种方式去了解同里的前世今生。
Hash:62e6f8db9cb17fc82b87ceb0ed7db0f0b3b600ba
声明:此文由 同里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