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新疆三线军工
1064# 原创 作者:王民立 铁道兵战友网 2019.7.11
以散文的形式,做现实的报道;
以三线的速度,做三线的研究和保护。
很多年轻一些的人甚至一些领导都不知道三线,有的以为是“三、八线”写错成了“三线”;有的以为是“三线城市”的简称;就是知道三线,也以为新疆是一线,没有三线;再知道多一点儿的,认为新疆乌鞘岭以东才有三线,乌鞘岭以西没有三线。就是我这种知道“三线”的人,过去也以为“三线”就在云贵川。去年进了“三线风云群”才知道三线还包括了陕甘甚至新疆,真是涨了知识!
说起新疆,1974年我随铁五师进入新疆阿拉沟,那里就有五家军工厂和一家给军工厂供电的电厂。
先说阿拉沟的地形。
阿拉沟坐落在天山山脉的中部,又叫做中天山,阿拉沟横穿天山而过,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线。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的中线,沿途都有烽火台,在阿拉沟口就有一座烽燧,看到烽燧就知道阿拉沟就要到了。
阿拉沟和鱼儿沟在这里相汇,形状就像一个弹弓的三岔口。
北边这一支山沟就是鱼儿沟。
靠鱼儿沟口有一个丰收电厂,是为这五个军工厂服务的。
再往里走,有一个非常大的粮库,铁五师医院一个前方救治所就设在这里。
一个大仓库里放了一百多张病床,几张病床旁边设一个大油桶炉子取暖。工作人员住在帐篷里,初去扎帐篷的时候,风大得连人带帐篷都刮上了天,几个人都拉不住被拖着走。
师医院条件艰苦,没有洗澡的地方,每周末医院会开一辆大解放拉着女兵们到电厂的女浴室洗澡。一间小房子,挤满了人,一出澡堂,头发就被冻成了冰棍。
鱼儿沟口还有一家东风厂。
这个地图上的弹弓靠南边的一支就是阿拉沟,沿途有四家军工厂。
阿拉沟口那个弹弓把子通往托克逊县城,半路上就是一个艾维尔沟煤矿。
重点说说阿拉沟:
阿拉沟位于天山腹地,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沟道,西起奎先大坂东侧,东到阿拉沟口以东七千米处,全长一百公里,深度为十至一百米,平均宽度为五百米,是一条弯曲的山沟,地势险恶,最窄处仅能过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石头烽燧(古烽火台)矗立阿拉沟口。
阿拉沟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历史上这里曾是流牧区,境内很少有蒙古游牧民。阿拉沟又称“四季沟”,这一百公里路程海拔上升了一千多公尺,所以从阿拉沟口到奎先冰大坂一路竟能领略到 年春、夏、秋、冬美好的四季风光。
新疆军工的具体情况,这里转发一篇文章。该文属于纪录片拍摄大纲,作者郭有德是纪录片导演,本文是他调查了八年才写的,一直想拍成纪录片,不知道现在纪录片有没有拍成。文章内容详实,受到许多阿拉沟军工人和新疆老同志们的关注转发。
新疆军工秘史
托木尔峰健康行 2017-11-21
在乌鲁木齐南部约280公里的地方,这就是曾经的南山矿区,它曾经是乌鲁木齐市的一个区。一片云雾笼罩的深山,透过岚岚云雾,只见一条45公里长的飘带蜿延的缠绕在山脚下。这是一条沟,当地的蒙古族牧民称其为:阿拉沟。
这里,潜伏着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这里,有一群尽可能与外界隔绝的人。
这里座落着一些零散的建筑物,从空中俯视,它貌似普通的民宅,里面的人却承担着艰苦而危险的事业。这里,就是新疆兵器工业的重要基地。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条沟曾经轰轰烈烈的沸腾了18年,然后,一切又归于沉寂。
如今,新疆的兵器工业早已烟消尘散隐蔽在历史深处,鲜为人知,但那一群人的思绪常常会飘向遥远的阿拉沟,在这里触摸曾经有过的青春故事……
(一)60年代的新疆军工背景简述
1960年,越南战争升级,美国把战火扩大到老挝、柬埔寨和整个印度支那半岛,形成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和经济封锁圈;1960年,苏联在一个月内撤走了驻华的全部专家,单方面撕毁了几百个合作协议之后,又在边境上陈兵百万,矛头直接中国;1961年,印度发动战争并在占领9.2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上修建了56个军事工事;1962年,台湾在美国的怂恿下,大肆叫嚣反攻大陆……在此严峻的反华国际形势下,1964年,中央召开5月会议,毛泽东说:“要准备打大仗,打起仗来有事不能靠中央,各省自己管自己,那时,中央也顾不了了”。这次会议提出: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在全国进行三线建设规划。(一但面临战争,沿海及边境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僻远隐蔽的地区为三线)“三线”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各省建立地方军事工业,在战争状态下各省、军区能有独立作战和军火供应的能力,这些兵工厂的任务,是为地方部队和民兵生产团级以下的轻武器。
依据中央“5月会议”规划,1964年12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在天山以南,库车、拜城两县以东,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地区为“三线”建设区,要求在1965年-1967年要创建6个兵工厂。
1969年,苏联在东北侵犯我珍宝岛,又在新疆塔城的巴尔鲁克山区制造铁力克提偷袭事件,毛泽东指出:“新疆的主要危险来自苏联现代修正主义”。鉴于国防战备形势紧迫,中央指示新疆:立即抢建3个针对苏联的反坦克武器兵工厂(即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火箭弹,反坦克火箭弹引信,简称:“一套三厂”)
(二)新疆军工厂的创建概况
1965年冬,自治区计委二楼。杨一青、张思学等人在这里给新疆第一个兵工厂(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厂)取了一个名叫“501”的工程代号。(“5”是国家第5机械工业部,即:国家兵器工业部,“01”既是杨一青在计委的办公室门牌号,也意味着:新疆军工事业从0起步建起的第1个兵工厂) 。
后来,他们又在这间办公室里,以“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胜利前进!”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标语口号为灵感,分别给新疆的9个兵工厂起了5个能够对外称呼的名字,它们分别是:①红旗机器厂(第一厂名: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厂,企业代号979)②胜利机器厂(第一厂名:53式82毫米迫击炮弹厂,企业代号992) ③前进机器厂(第一厂名:56式7.62毫米子弹厂,企业代号9921) ④星火机器厂(第一厂名: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厂,企业代号5217) ⑤燎原机器厂(第一厂名: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厂,企业代号5223) 。
按照60年代的时代流行语,另外3个军工厂的名称为:⑥反帝机器厂(第一厂名:手榴弹地雷厂,企业代号886) ⑦反修机器厂(第一厂名:硝铵炸药厂,企业代号9975)⑧东风机器厂(第一厂名:53式82毫米迫击炮弹引信厂,企业代号9924) ⑨曙光机器厂(第一厂名: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引信厂,企业代号5214)
1965年3月,半自动步枪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的上西尼尔村破土动工,新疆的军事工业拉开了帷幕。1976年10月1日,随着星火机器厂的反坦克火箭筒实弹射击成功,至此,新疆诞生了9个现代兵工厂。
(三)新疆军工厂的军品生产
1、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厂:1965年3月13日凌晨,新疆第一批现代轻武器试制在新疆农机厂的一个车间里开始了,与此同时,另一群人悄悄的走进库尔勒地区尉犁县的上西尼尔村开始修建厂房。1966年5月27日傍晚,李增禄憋住心跳,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打响了新疆军工的第1枪,韩准卿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指针:新疆时间20点整。 该厂从投产到关闭(1982年)16年中,共生产半自动步枪205497支。
2、53式82毫米迫击炮弹厂:1965年试制,1979年停产,共生产迫击炮弹196.9万发。
3、手榴弹地雷厂:1964年筹建,1980年关闭,共生产各类手榴弹461.14万枚。
4、82迫击炮弹引信厂:1965年10月筹建,1980年转民用产品,共生产引 1406533万件,地雷及枪弹底火12640.6万粒,手榴弹拉火帽32.58万粒。
5、56式7.62毫米枪弹厂:1966年3月18日建厂,1985年停产,共生产子弹31771万发。
6、硝铵炸药厂:1968年兴建,1985年转产,共生产炸药24564吨。
7、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厂:1976年6月造出第一个火箭筒,1980年停产关闭,共生产10300个火箭筒(装备部队5100个,外贸出口4300个)
8、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厂:1970年建厂,1988年停产,共生产反坦克火箭弹49.6万发。
9、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引信厂:投资2600万,原设计为年产引信43万个,1970年,工厂建在海拔2000米的阿拉沟内,王成禄提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电雷菅的起爆电压会随之降低。国家兵器工业部派专家来现场做试验,论证了他的正确观点。1978年,“因海拔高气压对军火有严重影响”为由,该厂被撤消。
(四)新疆军工人的生存及生产环境探访
1964年11月2日,一辆旧“嘎斯”吉普车急驰在扬起的滚滚灰尘中,车上坐着曾涤、盛全福、杨一青、张思学、李范林等10人,他们此行是为新疆的兵工厂选定地址,6天之中,他们在新疆南部(只能选在南疆)逢山钻山,见沟进沟。因为修建兵工厂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这项原则决定了新疆兵工厂注定要与险恶的环境为缘,新疆兵工人注定要以艰难困苦为伴。
新疆兵工厂之所以建在南疆以库尔勒为中心,是因为战争状态下,武器可以通过巴仑台及时供应到南北疆前线,而且还能通过库尔勒至青海的秘密小道,把军火运往西北的其它省区。
新疆的9个兵工厂有5个建在库尔勒和静山区的阿拉沟里,这是一条45公里长的山沟,沟里零零散散的座落着一些建筑物,看上去貌似当地的牧民居所,为了防止空中侦察,厂房的建筑跨度一般不超过12米,高度挖制在4.5米以内。
阿拉沟在库尔勒境内,只有15户人家,没有政权机构,为了便于军工管理,1970年10月,阿拉沟被划给了乌鲁木齐,改称“南山矿区” 。
1968年以来,阿拉沟发生过3次大洪水和泥石流,1988年6月24日,大暴雨又形成泥石流,4家兵工厂同时受灾,地处下游的迫击炮弹引信厂被迫停产3个月;这年8月7日,暴雨又酿成洪水爆发,7名军工家属遇难身亡;1970年7月10日,库车的硝铵炸药厂,被洪水包围,家家粮食短供,工厂被迫停产;1981年8月22日,半自动步枪厂有3幢厂房被洪水淹没。
艰苦的环境给军工人带来了特殊的生存状态。阿拉沟南北都是山,沟底有一条河,由西向东流去,东口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1983年,只有15户人家的阿拉沟迎来了9700名军工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计25300人,阿拉沟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里,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几乎没有任何文化生活,生活福利等问题接重而至,衣食住行,吃喝屙撒睡全靠军工企业自己解决,企业重负不堪。筹建初期50%是粗粮,因为家属的户口难落,有的老军工一家4口吃一个人的口粮。反坦克火箭弹厂的2449名职工,每年拉蔬菜的运费就高达25万元,阿拉沟内共有10所厂办学校,师资缺乏,80年代初, 连续3年的高考中,800多名毕业生只有4人考上大学,6人考入中专,其余的全部待业;82迫击炮弹厂的职工,在“干打垒”的危房里住了20年;手榴弹地雷厂直到1988年还有90%的职工住在50年代煤矿开挖的窑洞里……
(五)新疆兵工厂的军火研制事故
1971年3月6日,迫击炮弹引信发生早炸,国家兵器工业部紧急通知:改用WC474图纸。
1971年8月,20批82迫击炮弹中有一批发生近弹,有4批造成镗刀杆全部报废;7.62毫米炮弹厂有5批产品发生卡壳和早发火事故。
1978年10月22日,反坦克火箭弹厂发生爆炸,原因:把氧气错拿为氮气。
1981年7月27日,反坦克火箭筒厂在靶试时,发生炸瞠事故,射手雷满山致残。
1984年5月8日反坦克火箭筒厂,靶试中,第13门炮射手吴兴友的左手还未离开炮口,炮弹就突然射出,现已伤残。
1984年9月7日,天河化工厂发生162公斤梯思梯和4.5公斤铝粉混合爆炸事故,原因:炸药在塑化器里多运行了28分钟,热量增聚所至。
(六)命终寿寝的新疆兵工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商品经济的清风开始吹拂新疆兵工厂。1979年12月,5机部在长沙召开代号为“580”的会议,该会议决定:新疆停止生产手榴弹、迫击炮弹和迫击炮弹引信。由于地方部队的战略转移,部队不再从新疆兵工厂订购常规武器,至此,总投资14206万元的新疆9个兵工厂,在平均生产了15年的军火之后,不得不面对严峻的形势而被迫转产。
新疆兵工厂“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原则,在这时候被历史显影出了它的缺陷:远离城镇、信息不灵、交通线长、成本加大、布局分散、竟争力弱。猛然间,新疆兵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显得那样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甚至开始制造老鼠夹子……
这批兵工厂在转产民品、找米下锅过程中,放下国营大企业的躯架,原则是:不厌其繁、不厌其杂、不厌其小、不厌其少,转产后的生产境况如下:
⑴56式7.62毫米半自动厂:80年-85年共生产三节式文件柜11052台,生产猎枪7841支、汽枪3277支。
⑵69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厂:转产后,共生产钢门钢窗和散热器325837平方米。
⑶82迫击炮弹引信厂:拿着工商部门颁发的“锅炉安装”执照,在南北疆到处揽活……
⑷69式反坦克火箭筒厂:1979-1985年,生产了25347个电熨斗
⑸手榴弹地雷厂:1981-1985年,生产了7039座保险柜。
⑹硝铵炸药厂:在为石油地质勘探造震源弹,1982年生产了2025吨。
⑺82迫击炮弹厂:1980-1985年,共生产“驼鸟”牌自行车139743辆、手摇压面机、绞肉机共4082台。
⑻56式7.62毫米枪弹厂:生产了液化气钢瓶32449只,“天池牌”洗衣机25000台;
新疆的大部分兵工厂都从1980年开始转产,1987年,反坦克火箭筒厂在生产完725具火箭筒之后,退出了历史。新疆兵工企业最后一个寿终的是反坦克火箭弹厂,1988年,它的临终任务是完成了124 00发火箭弹,至此,新疆的军事工业结束了它的神秘历史,那一段岁月渐渐的沉入社会,不为人知,唯有南山的云雾依旧。
那一年,南山矿区突降灾难:浪高2.5米的特大洪水和特大泥石流在暴雨的吆喝下,对阿拉沟实施了极为惨裂的蹂躏……
南疆铁路一期工程,起自吐鲁番,经托克逊、鱼儿沟、巴伦台、沟口、和静、焉耆、塔什店、至库尔勒,全长476.5公里。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第五、六师(另有铁四师十九、二十团配属六师)、独立机械团、直属通信工程营,自治区铁路工程局、乌鲁木齐铁路局基建处等单位共同修建。1974年4月开工,1976年全面展开,1979年11月完成铺轨,1984年8月国家验收,全线交付运营。
南疆铁路一期工程,起自吐鲁番,经托克逊、鱼儿沟、巴伦台、沟口、和静、焉耆、塔什店、至库尔勒,全长476.5公里。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第五、六师(另有铁四师十九、二十团配属六师)、独立机械团、直属通信工程营,自治区铁路工程局、乌鲁木齐铁路局基建处等单位共同修建。1974年4月开工,1976年全面展开,1979年11月完成铺轨,1984年8月国家验收,全线交付运营。
军民共建阿拉沟
军工厂是比铁道兵先进入阿拉沟,他们拖家带口从内地到了这个几乎没有人烟的山沟,白手起家,边施工边生产边生活。
突然间,荒凉的山沟里热闹起来,近十万人的铁道兵部队进了沟,修路架桥。开山的炮声每天轰隆隆此起彼伏,真有万马奔腾之势。军工厂的人们顿觉有了友军在旁,胆儿倍儿壮!
不但是军工厂的人们觉得精神振奋,就是当年和铁道兵同时进疆修建独库公路的工程兵部队,看到铁路上源源不断的军列同向而行,也觉得非常振奋,他们不知道是什么队伍进疆了,但是觉得新疆有大事要发生了。
当时前苏联在中国北部边疆陈兵百万,虎视眈眈。我们师医院进疆的军列上,平板火车装着的X光机蒙着军用篷布,我们坐在闷罐车上,带着风镜,沿途老百姓都在铁路边上看热闹。当天情报就过去了,前苏联得到的情报是中国有一支特种部队进疆了!当天下午情报就过来了,我们在火车上就知道了,大家都觉得很搞笑。看,那时候两国情报战也是打得热火朝天!
进了沟,铁道兵和军工厂就成了军民共建单位,互相帮助互相支援。
1984年南疆线一期修好,铁道兵部队撤编,修建南疆线的部队就在阿拉沟举行了向军旗敬礼仪式,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改编成了今天享誉世界的中铁建!
阿拉沟的现状
2019年7月7、8、9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暨弘扬三线精神研讨会在四川大邑县召开,会议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我的重视,关于三线遗址的保护和遗存的合理利用。
习总书记2018年的讲话:
保护利用“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项目遗迹,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作为研修培训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重要载体。-----------2018年6月29日,中央 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摘录
习总书记关于发扬三线精神保护三线遗址的指示对广大三线建设者是极大的振奋,在年轻一代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三线研究会对有关三线遗址保护以及遗存合理利用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我和现任阿拉沟乡的乡长和前阿拉沟乡书记(现在调到乌恰县任职)进行了联系,通过他们二人了解了现在的阿拉沟五个军工厂的现状。
曙光厂旧址现在阿拉沟乡政府住进去了。 星火厂和燎原厂和东风厂只剩遗存了。
丰收电厂还在发电供电。
胜利厂还有遗址,楼房都还在。2011年权属从自治区国资委给了和静县阿拉沟乡,行政上还是归托克逊县管。国资委把权属给阿拉沟乡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保护起来,之前他们把水管都拆了,从2011年起他们就把胜利厂保护起来了。
最幸运的是原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主任王春才老领导知道我的心愿后说,他去过阿拉沟,1996年是他们去看过以后才决定那几个军工厂撤出的。
随着时间流逝,知道新疆也有三线军工的人会越来越少,越是这样,越凸现出一定要保护起来让大家都知道这段光荣历史的重要性。我就是想要帮助阿拉沟军工厂剩下的遗址申请保护和合理利用。
阿拉沟乡说自治区已经在做阿拉沟三线遗址和古丝绸之路中路的有关保护工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党中央领导下,有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帮助,加之有关部门的重视,相信新疆三线军工遗址能够得到保护,新疆三线精神能够得到传承!
Hash:b229ce1bb0df3416784cb2d2d41aca4a143585c6
声明:此文由 老铁风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