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红到太阳升丨江桥抗战纪念地:还我河山 勇赴国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筚路蓝缕,世纪铿锵前行,万里河山处处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从抗联烽火到开垦拓荒,从大国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红色脚印”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

大型融媒体专题“从东方红太阳升”——云打卡黑龙江省百个“红色印迹”,三条足迹,连点成线,带您跨越时空,重温一段段鲜为人知而又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

北纬53°27′00″至53°33′30″,坐落着中国最北村落——北极村,在这里黑龙江勾勒出中国版图最北边的轮廓,在这里北极之星点亮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路北上,聆听“抗日第一枪”的回响、重温抗日志士的事迹、见证大国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区转型的脉络。一路向北,向着红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着国旗高高飘扬的地方。

第六十八站 江桥抗战纪念地

齐齐哈尔泰来县嫩江江畔的江桥抗战纪念地,矗立着一座英武伟岸的马占山将军铜像,身着军服的马占山将军右手持望远镜,左手紧握缰绳,神情肃然,目光久久凝视前方;将军胯下的战马昂首嘶鸣,似欲奋蹄奔向激烈而残酷的战场。透过这生动的铜像,仿佛依稀可见当年马占山将军血战杀场的情景,似乎又听见马占山将军“凡侵入我境者,誓必决以死战”的铿锵誓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在占领辽宁吉林两省主要城市后,妄图侵占当时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10月10日,张学良任命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在敌兵压境、部分人主张放弃抵抗的形势下,马占山坚定回应:“我是一省长官,守土有责,决不能将黑龙江寸土尺地让于敌人。”当伪军进攻失利,日本提出立即修复江桥、逼迫马占山下野等无理要求时,马占山发表对日抵抗宣言称:“凡侵入我境者,誓必决以死战。”

11月4日,江桥抗战爆发。中国守军在马占山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誓守国土。在江桥阻击战中,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江桥守军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敌众我寡,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广大官兵同仇敌忾,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

江桥抗战打响后,中共满洲省委和北满特委动员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其他阶层爱国人士,组成“抗日援马代表团”奔赴战地慰问,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派志愿兵参加战斗。齐齐哈尔和战地周围的人民纷纷携带锹镐赶到前线修工事。妇女们昼夜赶制棉衣送往前线。市民们蒸馒头、打烧饼、杀猪羊,募集各种物品,慰问前线官兵。齐齐哈尔市民也自动捐款,支援抗战。全国各地的爱国学生组织成立“援马抗日团”奔赴东北。各地反日团体、工农商学兵各界、海外华侨也纷纷募捐支援江桥抗战。

但由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弹尽粮绝、腹背受敌,战至11月18日上午,人数不足2000人的守军被迫撤退。11月19日,日军侵占了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宣告结束。

江桥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遇到的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武装抵抗。马占山等东北爱国官兵不畏强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为民族和国家尊严而战、为正义而战的精神永存人民心中,永载民族史册。

追随初心足迹

探寻发展脉搏

出发!

来源:江桥抗战红色旅游景区、龙视新闻联播

在看就点在看吧

Hash:71572dbfa8692ea6a564d3584373e404261eee23

声明:此文由 大东北生活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