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百亿!这批重点水利工程今天集体开工
2021年1月5日上午,在龙湾区瓯江标准堤南口大桥—海滨围垦段工程现场,姚高员市长宣布全市16个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
按照“研究储备一批、加快前期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要求,我市全面梳理水利短板弱项,联动各县市区谋划了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并根据轻重缓急、远近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重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这批开工建设的16个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包括海塘安澜工程4项、防洪工程4项、排涝工程5项、水资源配置工程3项。
下面
小编给大家介绍下部分重点项目
瓯江引水工程
工程设渡船头、瓯江翻水站两处取水口取瓯江水源,输水主干线长61公里,设计年引水量7.4亿立方米,供水人口420万人,灌溉面积52.67万亩,工程总投资约55亿元。工程实施后,将彻底解决温州市区水源供给单一问题,形成珊溪水库、泽雅水库和瓯江引水工程互为备用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对满足温瑞平原灌溉用水需求、改善温瑞平原河网水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河道总长7.8公里、新建堤防(护岸)17.3公里,整治10条支流河口,总投资约11.4亿元。工程实施后,显著提高戍浦江藤桥至河口段防洪能力,将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完善区域防洪减灾体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同时大大改善区域水环境,为城区西部增加一道风景线。
龙湾区瓯江标准海塘提升改造工程(南口大桥-海滨围垦段)
工程位于龙湾区海滨街道,东起瓯飞起步区围堤,西至南口大桥,总长为2.6公里,工程总投资2.5亿元。工程计划将海塘防潮标准由20-50年一遇提升为100年一遇。堤顶布置慢行道和骑行道,背水侧斜坡采用草皮灌木等生态护坡,绿化面积共计33941平方米,将海塘建设成一条集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复合型景观廊道。
龙湾区大罗山生态引水工程
工程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和状元街道,引水线路总长3.9公里,其引水隧洞3.1公里,设计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总投资0.9亿元。该工程实施后,将从三垟湿地河网引水至温瑞平原东片,可显著改善龙湾城市核心区、瑶溪片、永中旧城片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景观和城市品位。
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仙湖调蓄工程)
工程位于瓯海区三溪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调蓄湖泊,整治河道5.6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4.6亿元。仙湖调蓄工程是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进一步提高温瑞平原西片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仙湖可作为卧旗泵站的调蓄湖泊,在泵站高负荷运转、拉低泵站上游河道水位时迅速补水,充分发挥泵站排涝效益。
乐清市乐海围垦塘提标加固工程
工程位于乐清湾西部沿岸,海塘全长7.47公里,挡潮标准提升至100年一遇,投资约2.5亿元。海塘堤顶宽度拼宽至10米以上,沿线同步建设红树林、芦苇滩凃生态带等功能发展带,满足周边人们休闲运动、休憩观光等需求。同时结合科技、环保、绿色等要素,打造科技型现代化海堤,服务海塘后侧乐清湾电力科技小镇综合发展。
瑞安市飞云江治理二期工程(桐田段)
工程位于瑞安市陶山镇花井村至桐利村,是瑞安市飞云江治理二期工程的先行实施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堤防总长度1.88公里,拆建水闸1座(2孔×4米),总投资约1.2亿元。工程实施后,可使桐田段形成防洪闭合圈,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水闸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
瑞安市环城河东排闸泵工程
工程位于瑞安市巾子山路与滨江大道交汇处的暗河出口,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座一体化闸泵,水闸规模为2孔×4.0米,强排泵站设计流量为10立方米/秒,以及17米箱涵连接段,总投资约0.7亿元。工程实施后,结合区域内排涝设施的建设,使环城河水系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解决环城河水系涝灾频发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位于平阳县萧江镇和龙港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夏桥泵站和萧江闸站,夏桥泵站设计流量为100立方米/秒;萧江水闸规模为3孔×6米,设计流量为195立方米/秒,萧江泵站设计流量为40立方米/秒,总投资约4.6亿元。工程实施后,结合一期、三期和四期工程,可提高江西垟平原排涝能力至20 年一遇,同时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江南垟平原骨干排涝工程(苍南段)
工程位于苍南县境内的江南垟平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骨干排涝河道44.6公里,新建绿道20.7公里,新建绿道人行桥22座;新建宜山滨水公园以及7处景观休闲节点,总投资约8.1亿元。工程实施后,江南垟平原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同时大大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河道两岸生态自然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
江南垟平原 骨干 排涝工程(龙港段)
工程位于龙港市境内的江南垟平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治理河道79.1公里 ,新建 3 座闸站;拆建阻水桥梁 55 座;新建生态廊道7.6公里,新建生态廊道人行桥 2 座,总投资约16.1亿元。工程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排涝减灾体系,提升江南垟平原排涝能力至20年一遇,同时打造美丽河湖,提高农业灌溉保障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Hash:db32d1ac403bcb81a7efd66ff3156002e15ab43f
声明:此文由 温州水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