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档案馆新馆开馆!一起听听青浦区档案馆的故事~

青浦区档案馆新馆开馆了!

这个承载着无数“青浦故事”的地方

从过去到现在

有过怎样的变迁?

一起了解

▲1965年8月建造的档案馆大门

青浦档案馆始建于1958年11月,是在县委、县人委机关档案室的基础上合并建立“青浦县档案资料馆”,1959年改名为“青浦县档案馆”。1965年8月在原县政府内(环城东路2号)建造档案库房及办公用房,面积800多平方米。1987年4月陈云同志为档案馆题写了馆名。

▲1965年8月建造的档案馆外景

▲1965年8月建造的档案馆库房

2001年7月档案馆搬迁至公园路86弄28号,总建筑面积4020平方米,库房面积1800平方米。

▲2001年7月建成的档案馆外景

▲2001年7月建成的档案馆大门

▲2001年7月建成的档案馆库房

▲全体职工在2001年7月建成的档案馆门前合影留念(2019年5月31日)

2019年5月27日青浦档案馆搬迁至秀泉路450号,总建筑面积14176.6平方米,档案库房面积6000多平方米。

▲2019年5月27日青浦档案馆新馆开馆

新投入使用的青浦档案馆作为城区核心公共建筑,融入青浦的整体城市风格,既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神韵,又坚持当代建造的匠心。时间巨构、层叠书架。立面百叶及表皮肌理既暗喻了古代记录历史的竹简,又抽象表达了装满卷宗档案库柜的厚重感。

▲2019年5月27日新馆窗口查档第一单

在六十多年里,青浦档案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硕果累累。从建馆时馆藏六千多卷到现近馆藏近五十万卷,档案馆建筑面积从八百多平方米到现在的一万四千多平方米,从功能单一到现在的“五位一体”功能,资源门类载体多样、种类丰富,设施设备从简陋到现在的智能化,档案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新馆库房

经过六十年发展,区档案馆为民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从五六十年代靠簿式目录、手工检索、库房调档发展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关键字检索。从五六十年代的封闭式的必须凭介绍信才可查档,发展到目前的开放型、社会化,市民凭本人身份证便可查阅与本人相关的民生档案。查档窗口还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积极发挥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作用。还实行“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机制,市民可在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调取民生档案,避免来回奔波。从今年开始探索面向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利用联动机制。2018年全年档案馆窗口接待利用15000多人(次),利用档案16000多卷(件)。

新馆一瞥

新馆一瞥

当前,青浦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区位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进一步凸显出“上海之源”和“上海之门”。着力抓好这方面的归档工作。注重把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变迁的档案真实完整地收集保存起来,逐步构造一个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具有青浦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来源:青浦档案

Hash:d343b6c4543b37847b747a1e2c74a7898089fd48

声明:此文由 绿色青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