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之弥足珍贵的百年掠影——时代沧桑巨变的见证

1929年11月29日摄影师航拍早期徐汇滨江

上世纪40年代瑞士记者拍摄的龙华塔龙华寺内镜头

徐汇滨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工业遗产,徐光启早年在千年古刹龙华寺读书,使这里成为上海“文笔峰”。近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都市,是远东的金融、贸易中心,徐汇滨江地区“陆有火车,水有舟楫,空有飞机”,拥有立体交通网,是上海的“空中门户”。为再现徐汇滨江地区历史原貌与百年变迁,徐汇区档案局与上海音像资料馆于年初展开了“徐汇滨江地区历史影像”专题合作,挖掘、梳理、考证保存于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内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使得一批徐汇滨江地区历史风貌的珍贵历史影像浮出水面,许多珍贵镜头为首次发现。

在众多“硬核”影像资料支撑下,徐汇区档案局与上海音像资料馆联合制作历史资料片《徐汇滨江百年掠影》,用珍贵历史镜头弥补了记述徐汇滨江地区变迁缺少影像史志资料的空白,这些珍贵影像不仅记录历史变迁,其本身就是一种档案资料,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记忆价值和艺术价值。如纪录片中有一段拍摄于1942年的上海水泥厂早期影像,虽然仅有几秒钟,但镜头清晰拍摄到了“上海水泥公司”“龙华”的字样,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上海水泥厂的活动影像。还有一段是早期徐汇滨江的水上机场,摄于1929年11月29日,画面是双翼水上飞机试飞,摄影师用镜头航拍,是第一次从高空的视角拍摄并留存的早期徐汇滨江的景象。纪录片形象生动地再现徐汇滨江地区的历史风貌与百年巨变,有助于对上海滨江继续深度地研究,让曾经尘封的历史影像启迪未来。

Hash:6c31607cf78e26a3fc32feb8381b90a4c0d69835

声明:此文由 剑心的看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