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这10处“活着的”革命文物,你看过吗?

3月11日下午,上海文化旅游局正式公布了《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共计1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0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详戳→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浦东有10处。

其中,浦东共有1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为浦东人在“家门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活教材”。

小布带大家“云参观”→

张闻天故居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川南奉公路4398号

张闻天故居位于 祝桥镇邓三村,这是一座江南农村传统风格建筑。1900年,张闻天就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代。

现在,故居旁还开设了张闻天生平史迹陈列馆。展陈内容包括诞生与求学、投身新文化运动、踏上革命之路等10个部分,陈列了张闻天生前珍贵的300多幅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生动展示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一生。

黄炎培故居

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新川路218号

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曾说:“浦东文化的根在 川沙,川沙文化的根在内史第。”内史第是一座名人聚居的江南名宅,宋庆龄、黄炎培、黄自、胡适、黄祖方等近现代名人,都曾在此居住。1878年,黄炎培就出生在内史第的第三进。

故居正楼前设有一座黄炎培半身铜像,上悬陈云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内设“黄炎培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示历史照片154张,实物50件。

李白等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世纪大道、浦电路

(纪念像在 世纪公园内)

李白原名李华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从事地下电台工作,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 李侠的原型。

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李白、秦鸿钧、张困斋、严庚初、周宝训、杨竹泉、黄秉乾、吕飞巡、焦伯荣、郑伟、朱聚生、张根思12位烈士被押至浦东戚家庙(今世纪大道与浦电路交汇之处)北100米处杀害,就地掩埋。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将十二烈士遗骨迁至虹桥公墓,后又迁至龙华烈士陵园,在戚家庙北100米左右处竖纪念标志“李白十二烈士万古长青”。后来纪念碑标志被毁,有关部门重建“李白等十二烈士就义地”石碑,之后又将其迁于现世纪公园2号门内小山坡上,并立有雕塑家韩子健和袁侃共同创作的李白烈士半身铜像。

杨斯盛故居、杨斯盛墓及杨斯盛铜像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浦三路648号 浦东中学内

杨斯盛是中国建筑业先驱、上海滩营造业一代宗师,为教育救国,不惜毁家兴学。不仅留下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座宝库”,而且创建了以“勤朴”为校训的浦东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良材。

1908年,杨斯盛逝世。遵照他生前希望“静听书声”的遗愿,他的墓就建造在中汾泾西岸的浦东中学杨斯盛陵园内。后来杨墓遭到破坏。1980年代初,浦东中学重新为杨斯盛及三位夫人修葺墓地。1997年,浦东中学迎来90周年校庆,学校进行整体改造,杨公墓地再次迁建,新墓落成在校园的西边,形成现有格局。

PS:欲参观请联系浦东中学学校发展中心或校史办,现仅接受团队预约。

反抽丁农民运动集会遗址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祝桥镇新东村竞新2组

1947年,国民党政府大举抽壮丁,中共塘东区委领导发动了反抽丁运动。同年10月,千余农民手拿扁担、锄头、镰刀到原竞新小学操场集合,步行到南汇东城门外,队伍长达6公里,人数达2万,迫使县长发出布告停止抽丁。

这次斗争的意义是深远的,一批进步青壮年从此认识到只有自己拿起武器,用武装保卫自己,才能达到反对国民党肆意盘剥的目的。从此,浦东新区的武工队(组)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建立起来了。

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队部遗址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泥城镇横港村褚家宅

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汇县第一支抗日武装。1937年底,日军占领上海后,吴建功在泥城地区组织保家卫国团,1938年取得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番号,队部设在泥城横港褚家宅。1938年12月与日军激战于泥城汇角海滩,中队长周大根等28名官兵牺牲。

这场战斗惨烈无比,日寇虽然重创了这支最早的浦东抗日队伍,但战斗却燃起了浦东抗日的熊熊大火,拉开了烽火江东的序幕,为日后活跃在浦东大地上的三五支队的抗日游击战埋下了火种。这场汇角血战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打响了浦东抗日的第一枪,吹响了浦东抗日的战斗号角。

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队部遗址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泥城镇横港村褚家宅

1938年,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成立,派周强到东海六如村秘密组织抗日自卫武装,成立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1942年转移浙东,开辟抗日根据地。旧址原有房10多间,已不存。

泥城暴动党支部活动遗址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泥城镇横港村发蒙小学

在中共江苏省委和南汇县委的组织领导下,1930年8月9日晚9时许,南汇泥城地区数以千计的贫苦农民、盐民、渔民、手工业者,由沈千祥、黄理文、姜文光等带领,一举捣毁驻小泐港缉私营及泥城警察分局。次日上午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时政府,建立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第一师。后被敌人镇压。发蒙小学是泥城地区党支部活动地点,现校舍已毁。

泥城暴动虽然失败,但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泥城因此也被称为浦东的红色摇篮,为浦东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骨干和革命力量,泥城暴动在浦东这块土地上第一次升起革命旗帜,其意义和影响极其深远。

朱家店抗战纪念地点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川沙新镇朱店村8组

1944年8月28日, 新四军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在六灶镇朱家店一带伏击日寇,全歼敌人并缴获大量武器,我军无一伤亡。

为昭示后人,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兴我中华, 2004年政府在朱家店村将原1986年竖立的纪念碑扩大重建。碑体为水泥材质,碑身上刻有工农兵雕塑及碑文,碑名“朱家店抗日之战纪念碑”,由原淞沪支队队长朱亚民亲题。

朱家店之战,是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不可多得的伏击范例,成为浦东游击队史上最著名的伏击战。因此,1972年,总参军训部与军事科学院战史部在编写《步兵连战例选编》时,将此战选为“进攻部分”第一个战例,供全军学习。

吴仲超故居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大团镇南大居委永宁东路18号

吴仲超(1902-1984),大团镇人,1949年后,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国家文化部部长助理。

故居建于清代,原位于中大街南北两侧,有房22间,现仅存北侧14间,皆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占地面积209平方米,建筑面积337.28平方米。其中,临街平房4间,靠东第二间为墙门间;重檐两层楼正房8间,一正二厢格局,大厅6扇格扇门裙板雕花,七架梁。

PS:故居所有权属个人,暂不对外开放。

文字:曹之光

编辑:吴婷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Hash:b3c3b5ae65a82fda988f1a44d124b57b3e40eba5

声明:此文由 浦东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