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处海宁良渚文化遗址惊艳亮相!这些宝贝你见过吗?
上周六,
全浙江人都收到了
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7月6日,当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执行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尔法斯·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世人翘首期盼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由4个遗产区构成,包括瑶山遗址、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古城区遗址。遗产区总面积1433.66公顷,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太骄傲了!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这是继
中国丹霞-江郎山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京杭大运河
之后
浙江省的第4处世界遗产
说到良渚文化
不得不提的是咱们海宁
海宁是良渚文化遗址
分布最为集中的重点地区之一
目前已发现良渚文化遗址上百处
数量之多媲美余杭地区!
那么海宁的良渚文化遗址
与这次申遗成功的余杭良渚古城之间
这些遗址都在哪?
今天小编先给大家介绍
30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来找找有没有你家附近的呢?
海宁为“国家重镇”
海宁文保所盐官文保部主任周建初介绍,如果把良渚文化看做一个距今5300-4500年左右的国家,这次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就是这个国家的首都,海宁则是这个国家的重镇。
30处良渚遗址,在你家附近吗?
长安镇
1.施家墩遗址
位于长安镇兴福村施家墩自然村
于1973年省文管会调查时发现,后对土墩进行局部清理,出土了原始青瓷豆、罐、簠等30余件遗物。历年来采集的标本有印纹陶片和夹砂红陶的鸡冠耳、牛鼻耳等。
施家墩遗址的发现和调查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埋墓制度和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011年1月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盐官镇
1.盛家埭遗址
位于盐官镇安星村盛家埭自然村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距今约4500年
于1978年3月发现,同年4月进行试掘,清理土坑墓1座,墓内出土 随葬品9件,器物有鼎、簋、双鼻壶、圈足盆等。
△泥质灰陶连盖簋
遗址整体保存较好,地理位置特别,遗址南2公里为钱塘江,在地理环境考古学的研究中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2005年3月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朱家兜遗址
位于盐官镇群益村何家田心自然村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至春秋战国时期
于1980年发现1985年3月和1988年9月两次进行试掘,试掘范围均在遗址南部边缘,考古发现有大片红烧土。遗址的发现发掘对研究太湖流域的史前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2月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千金阁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1978年2月发现,同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科学 发掘,布探方7个,发掘总面积310平方米,文化层内出土器物123件,有陶 器、石器、玉器和骨器。
4.莲花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良 渚文化类型至马桥文化,距今约3000年—5000年
遗址在2004年4月因村里取土而发现。同年4月18日至5月22日,海宁博物馆和盐官文保所联合对盐官桃园村的莲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莲花遗址发掘发现的马桥文化灰坑填补了海宁市在这一时期的空白,为研究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的衔接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008年10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5.佘墩庙遗址
位于盐官镇联丰村佘墩庙自然村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1985年3月发 现。1995年5月,窑厂取土破坏遗址,后征集到玉琮、玉璧等珍贵玉器。
△玉琮
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共清理出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28座,出土玉、石、陶器260余件(组),其中多座墓中以石镰、耘田器和玉礼器随葬,颇富特色。
△玉臂饰
△石钺
△玉梳背
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等级和墓葬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出土的五节玉琮是海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2008年10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周王庙镇
1.荷叶地遗址
位于周王庙镇星火村6组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1988年8月星火砖瓦厂取土时发现。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2—3.5米。经过1个多月的发掘,清理出 良渚文化墓葬16座,随葬品有琮、璧、钺、镯、管、珠、石锛、石犁和陶器共达380件。
△玉璧
荷叶地遗址是良渚文化时代的一处大型贵族墓地,也是海宁地区目前发现最高等级的良渚文化墓地。同时,还发现当时曾在此墓地上举行过若干次与火有关的重要宗教活动的迹象。
2.邢家场遗址
位于周王庙镇星火村邢家场自然村西侧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2002年3月 土地整理时发现。采集标本有石锛、石钺、玉坠、玉珠、玉管等。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钻探表明,遗址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70米,总面积约5600平方米。
丁桥镇
1.夏家小桥遗址
位于丁桥镇勤丰村夏家小桥自然村,北与斜桥镇金石墩交界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2002年3月土地整理时发现,局部遭受破坏成水田,现遗址上都为农房和桑树。
综合分析该遗址保存情况较好,内涵丰富,夏家小桥遗址是丁桥镇唯一一处史前古文化遗址,具有较重要的保护价值,对于研究当时的地理环境、历 史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2009年7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袁花镇
1.中坟山遗址
位于袁花镇夹山村中坟山北麓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有少量春秋战国和汉、六朝时期的堆积和墓葬
于1978时发现,遗址内采集标有良渚文化夹砂红陶丁字形、圆 锥形、扁凿形鼎足,泥质灰陶盆、豆、盘残片及石耕田器等,还有印纹陶片,陶片上饰回纹,斜格纹。
遗址内涵丰富,周边有零散的汉、六朝墓葬发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1982年2月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三官墩遗址
位于袁花镇小浜村钱家兜。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至春秋战国时期
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 行局部发掘,发现良渚文化墓葬5座,出土器物有夹砂红陶丁字形、鱼鳍形鼎,泥 质灰陶罐、盘及石钺、石镞等。
2004年土地整理时曾遭人盗掘过,但总体来看,该遗址保存情况较好。遗址的发现 和发掘对良渚文化的器物认识、年代的排列上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09年7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尖山新区(黄湾镇)
1.花山遗址
位于尖山新区(黄湾镇)尖山村茅墩山自然村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至春秋战国时期
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标本有夹砂红陶以炊器为主,有圆锥形、丁字形、扁凿形鼎足和 口沿等;泥质灰陶以盛器为主,有豆把、盉、罐等腹片;石器有残耘 田器1件,通体磨光。印纹陶有方格 纹、回纹、菱形纹等。
2.施家地遗址
位于尖山新区(黄湾镇)黄山村施家地
遗址主体属新石器时代良渚 文化类型,另有春秋战国时期和宋代遗存
于 2001年土地整理时发现。该遗 址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10米,面积约187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米。
斜桥镇
1.金石墩遗址
位于斜桥镇金石墩小集镇西,北距东西大道约1公里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2002年1月农村土地整理中发现,同月海宁市博物馆对遗址的西部,即庆丁公路西侧地段进行抢救性清理。发现墓葬13座,出土随葬器物陶、石、玉器总计159件(组)。
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钻探表明,遗址范围在庆丁公路东侧,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 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
2.秀才公桥遗址
位于斜桥镇三联村和合组秀才公桥自然村,东距村委会(桐九线)约800 米
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2009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为一个相对高度2.5米的大土墩,地表种有桑树,七户农宅。东、南两面环河,西、北两面为水田,遗址 因南面有秀才拱桥讹传为秀才公桥而得名。
该遗址是目前海宁市保存情况最好的遗址之一,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2009年7月公布 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3.长鱼池遗址
位于斜桥镇仲乐村张募庙自然村北侧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2009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面和北面为河浜,俗名为长鱼池,地表种有桑树。内涵丰富,但局部被盗严重,遗址地处海宁北侧,与桐乡接壤。
马桥街道
1.达泽庙遗址
位于马桥街道先锋社区达泽庙自然村
属于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500—4500年
于1988年冬发现,1990年4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50 平方米,发现墓葬12座,出土器物131件。
其中的玉龙首饰件,眼部突出、两角上竖,造型优美别致,为二级藏品。
△玉龙首
2.坟桥港遗址
位于马桥街道马桥村坟桥头自然村
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距今约4200至6000多年
于1987年3月发现,1988年1月嘉兴市文物考古队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灰坑1个、水井2个、墓葬8座、出土器物96件,器物有马家浜文化夹砂红陶釜、牛鼻耳罐、牛舌形和双目式鼎足,良渚文化夹砂红陶鼎,圆锥形,鱼鳍形鼎足,泥质灰陶豆、 罐、贯耳壶等,石器有凿、斧、镞,并有骨镞和玉饰。
此类遗址较少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1989年6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瑞寺桥遗址
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和宋代
2007年5月调查柏士庙遗址时发现。因马桥经编园区土地开发的需要,发现墓葬34座,出土器物120多件,其中玉器10多件(组)。
其中弧边三角形圆孔玉件的发现受到考古专家的关注,具有特别高的研究价值,是崧泽文化中首次发现。2009年2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1.赞山遗址
位于硖石街道赞山山麓,向东、西、北辐射
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至春秋战国时期
该遗址于1978年4月发现,2002年市政总体规划为赞山遗址公园,植树保护。遗址保存情况较好,是海宁市面积较大的古文化遗址,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1982年2月公布为海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九虎庙遗址
位于硖石街道九虎社区南侧
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距今4500—5500年
该遗址于1985年发现,2005年8月和2008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2009年因土地开发,对遗址进行保护规划,保护面积约6000平方米。
九虎庙遗址是海宁市为数不多的崧泽文化古遗址,文化层厚约1.2米,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历史价值,现作为小区内的绿化地带加以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3.郜家岭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1973年发现,由于1988年1 月26日在海宁制革厂基建工地施工时涉及遗址,2月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海宁博物馆对该墓地进 行局部发掘,至12日结束。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
4.龙潭港遗址
位于硖石街道勤民村东部,曾用名皇坟堆遗址
年代为新石器 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至汉代
1996年发现,遗址跨海宁、海盐两境。发现汉代墓葬8座,良渚文化墓葬20座。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随葬品369件(组),有陶器166件、玉器82件(组)、石器29件和其他骨器等。
龙潭港遗址是海宁市面积较大的古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考古发掘报告 发表于《考古》2001年第10 期。
5.大园里遗址
位于硖石街道荷叶村大园里,会龙浜东面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于2008年11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大园里遗址的新发现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新的材料。2009年2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1.崔家场遗址
位于海昌街道金星村13组
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距今约4500年
于1996年发现。采集标本有夹砂红陶扁凿形、圆锥形鼎足,泥质灰陶豆、罐腹片,黑皮陶簋和残石器等。2004 年遗址局部曾遭盗挖。
2.公主坟遗址
据光绪《桐乡县志卷二·山川》 载,史山为南宋孝宗之女所葬处,故名公主坟
2001年在村委会办公房建筑过程中有石器发现,该房建在土墩西端,并留有剖面,其上有良渚文化陶片若干。故判断此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2米以上文化层的古遗址在海宁市是比较少见的,具有重要价值。
3.姚家浜遗址
位于海昌街道勤民村市林自然村19号西、南两侧
于1997年窑厂取土时发现,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钻探表明,遗址 面积约7000平方米,内涵丰富,范围较广,为研究先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史实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4.小兜里遗址
属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类型
该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由省文管会发现,于2009年至2011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墓葬54座,随葬品近 500件,其中玉器114件(组)、石器51件、陶器近300件,另有牙器、骨器和漆器10多件。
小兜里遗址是一处比较完整的居住生活区,考古发掘的揭露,为研究当时的生活和埋墓等情况提供了很重要的研究资料。小兜里遗址的考古发现引起众多考古专家的重视和关注,《中国 文物报》和《南方文物》都有相关文章发表,中国文物信息网、浙江文物网和众多电视台都作了报道。
2011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候选名单。2009年2月公布为海宁市级文物点。
5.皇坟头遗址
位于海昌街道长山村张家荡北侧,施带路东端
遗址主体属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另有汉代、宋代和明代墓葬
于2006年5月农民取土时发现,遗址的北侧在上世纪90年窑厂取土时遭到破坏。现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 2.5米,调查中采集标本有良渚文化的夹砂陶片,双鼻壶、圈足盘残片等,以及汉代砖块。
发掘面积33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 52座、汉墓3座、宋墓1座和明墓1座。共出土随葬品730多件,有玉璧、玉龙首、玉瑗、玉梳 背、玉镯、玉环和七孔石刀等。为海宁历史上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次。
6.大坟墩遗址
位于海昌街道利峰村皋峰寺13号西侧,杨家港环绕遗址东、南、西三面
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
该遗址总面积1.5万平方米,1992年发现,1993年3月20日至6月29日,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历时101天, 发掘布方915平方米,清理面积2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祭坛1座、墓葬12座。从该遗址发掘和征集出土文物共262件,其中:玉器49件(组)、石器94 件、陶器118件、砺石1件。
出土器物主要有夹砂红 陶鼎,泥质灰陶罐、盆、壶,石器有石钺、石锛、石 镞,还有玉坠、玉珠等,并采集有玉璧1件。此次考古发掘情况收入1993年《中国考古学年鉴》。
其实咱们海宁有一处
那就是
长安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下午,从卡塔尔首都多哈传来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项目通过了审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在大运河上,现存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就是位于长安的一坝三闸两澳,也是整个大运河58处遗产之一。这样的遗产点,整个大运河嘉兴段只有两处列入。
历史上的长安闸包括新老两坝(其中新坝又称为“长安镇拖船坝”)、上、中、下三闸和储水之用的两澳。在现存文物中,除老坝位置不可考之外,其他各闸、坝都能确认位置,基本格局尚存。目前,各闸都已经改建为闸桥,闸基闸槽都保存完好。
2012年,考古专家对长安闸坝遗址中的下闸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判断遗存属于宋代,进一步证明了长安闸的历史价值。
为咱们海宁送朵吧~
文章来源:海宁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我们尊重每一个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031fc9dc50963a1ae7c441442ffefd0719f61840
声明:此文由 连杭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