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松江最高楼,美了一百年你却视而不见

说到松江城的标志性建筑,想必大家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比如方塔、西林塔、云间第一楼,甚至正在建造中、即将呼之欲出的广富林遗址公园,也是频频亮相松江形象大片之中。

然而,有一座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历经沧桑的小而美的建筑,身处喧嚣嘈杂的闹市中却常常不为人所知,很遗憾就这么被湮没了。她就是位于中山中路、秀野桥堍的韩三房。

说它小,是相较于如今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而在解放前,这座三层建筑却是松江最高的楼房。该楼颇具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民国时期松江最著名的西式建筑,开松江民居西化之先河,在松江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1993年10月,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此建筑为松江韩子谷住宅。韩在弟兄中排行第三,故松江人称此房为“韩三房”。(另外位于松江区秀南街55号还有一座“韩世宅”,建于1897年,宅主是韩子谷的弟弟,排行第五,故亦称“韩五房”。)

韩三房主要分前庭厢房和主楼两大部分。前庭厢房于1913年动工,1915年完工。主楼于1922年初动工,1925年初步建成,屋顶上高高兀立、如古代将士头盔似的凉亭是1929年加建的。

关于松江韩氏家族,虽是名门望族,然而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却也命运多舛,要是能拍成电影也是非常精彩,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总而言之,韩氏为藏书世家,“读有用书斋”藏书自韩应陛以后,一传至韩载阳,再传至韩德均,三传至韩绳夫,历经四代。其间历经太平天国运动、江浙战争及北伐战争等灾难,一线相传,约八十余载,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聚而必散”的宿命。)

韩三房坐北面南,北部为一凸出的平圆形门廊,廊柱为科林斯特柱式,门廊之上为阳台。

南部每层楼排有6根圆柱,底楼柱子从上到下凿有等样凹槽,柱子顶端有圈花浮雕,为典型的仿古希腊时期的科林斯特柱式。

楼的窗罩为三角形山花。 这种山花可溯源到古希腊雅典帕提农神庙的屋顶形式,而作为建筑窗罩的山花,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

整幢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走廊的栏杆用铁条和小铁棍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实属别致。

据说:“韩三房”主人家生有一个女儿,靓丽高俏,穿戴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女性连衣裙,喜欢舞蹈!在当初建造这小楼时,作为父亲的韩主,看到女儿如此动人、可爱,特意在三楼的外沿四周,设计了一圈漏空的阳台,从远处看这围绕三楼的阳台,如同一个翩翩起舞少女的裙子!(文自王云龙《松江岳阳地区轶事――韩三房》)

将韩三房如珍宝一般簇拥其中的,是数棵参天大树:有百年的雪松、百年的黑松、百年的银杏、120年的桂花、更有长达150年的珍奇树种,伴随着这座历经沧桑的老房子,风雨相依,不离不弃。

楼之北为韩宅后花园,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有小桥池水、古木亭轩、假山湖石。

上楼。拾级而上,轻踏在楼梯上的脚步声,不禁想起当年那位漂亮的小女儿在这座楼上度过的梦一般的童年。

灯:

二楼:

三楼顶。楼顶的凉亭, 颇似18世纪30年代法国洛可可式神亭。

百年前,登上这座凉亭俯瞰松江城,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而当年那位登临之人,现在又在何方?

如今的松江老城:正在悄然变换着新颜。

这样一座历经了百年风雨的小楼,见证了松江的百年历史,也承载着松江的百年故事。自韩氏之后,这里曾辟为松江卫校的办公楼;1949年韩三房为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现在,韩三房则划归于松江区中心医院的一部份。

————网 友 回 忆————

@小鱼儿:儿时的记忆,有幸在里面住过,那时是托儿所住宿的。

@yanlu:小时沒事,天天在河边游玩,远远望去,高耸在对岸的房子后面的就是那圆顶凉亭。里面是个警报器。以前是在围墙里的。五十多年后 有幸故地重游,火车站出来,沿中山路往西走,看见那橦楼,真的觉得挺美的。

@妮妮妈:是我家已经拆迁的老房子隔壁卫校的建筑,小时候一出家门每天都能看到它,却从不知房子的名字和来历。

@叶叶叶叶:决定我命运的学校,爱过、恨过、至今想念着...

@畅快:松江卫校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每次去松江都有去看看韩三房。

@徐立:母校!第一次谈恋爱就在韩三房。

@陈海英:当年站在楼上。一眼能看到东城门!

@胡哥:小时候经常爬到顶俯看中山路,晚上看着余山吃晚饭!

@雨后薇睛:曾经的母校,在那里我们度过了四年的青葱岁月,如今20几年过去了,看到韩三房还是那么的亲切,毕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那里……

正可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 END —

您的点贊��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Hash:eebb20279fe577645486e8d5ffa67c45ca8028bd

声明:此文由 乐游松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