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塑造城市魅力,将可读的历史建筑向市民打开大门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代表表示,党代会报告很好地回答了“上海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这样的城市”的重要命题。下一步,徐汇区将聚力文化风貌,实施“衡复计划”和“西岸计划”,修复生态、修补功能、修正管理,塑造城市魅力。

柯灵故居

复兴西路147号,在过去只有“优秀历史建筑”一块铭牌。去年,这幢建筑修缮一新,正式对外开放,门口又有了崭新标识———柯灵故居。

走进故居一楼,柯灵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手稿、著作初版本和发表作品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柯灵生前好友、喜爱柯灵作品的文学爱好者无不感慨这座建筑的“可读性”。

作家陈子善已记不清自1978年起曾多少次登门拜访柯灵先生,下午4时按响复兴西路147号203室的门铃:“在这里,我们谈张爱玲和傅雷,谈现代文坛往事、回顾创作历程。”

市民终于不再止步于优秀历史建筑的标牌之外,而是可以慢慢走近大师巨擘当年生活的日常———这是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馆长郭皓意料之外的。郭皓长年研究两人的作品,深知开放的不易:“张乐平故居中,哪怕是桌子上的砚台,都是当时原有的;柯灵故居中藏有钱锺书、杨绛等的亲笔信以及大量书籍,都是无价的财富。”

继建筑保护之后,上海还将对两处故居进行学术研究型保护。目前,故居已与市美协、市作协联系,准备成立张乐平研究会、柯灵研究会,在专业学术领域开展研究。

走出柯灵故居,在7.66平方公里的衡复风貌保护区分布着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2259幢一般历史建筑———这片拥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承载区,更多故事有待进一步挖掘。

“上海的故事不仅仅陈列在博物馆中,也凝固在这些沧桑厚重的老建筑里。”老洋房,对于上海来说,就是历史的一个代名词,“这些老房子记录着传奇,附着着历史人文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深入的挖掘,

历史建筑会愈发珍贵,非常值得保护。

”郭皓说,徐汇区修缮开放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

有两点值得肯定———

一是最大限度恢复历史原貌,修旧如旧;

二是在保护后如何使用的问题上,坚持了公共性原则,

让市民共享文化财富。

推进与落实名人故居开放,把老洋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徐汇区还将有进一步举措。政府部门将表率先行,将原区政协礼堂所在地建设成以夏衍旧居为标志的开放文化空间,逐步形成衡复地区名人故居博物馆群落。

还将把一部分政府办公用房和公共空间拿出来,促进文化项目落地,深化衡复风貌保护地区建设。“十三五”时期,夏衍旧居、草婴书屋等一系列名人故居将相继打开大门向市民开放,气象博物馆、唱片博物馆、电影博物馆、土山湾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等文博场馆将联动发展,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观象台以及徐汇公学旧址等将加大开放力度。

徐家汇藏书楼▲

观象台▲

徐家汇天主教堂

信息来源:文汇报;部分照片来源网络

Hash:4af2693086549d9a113770acc3e72432c3ed33b7

声明:此文由 上海徐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