翥云文化| 源远流长的龚氏家族

嘉定之所以有“教化之邦”的美誉,与世代望族注重家风的塑造和家训的规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良的家风家训既为世家大族造就了优秀的子孙后代,也为国土的繁荣安定奠定基石。

龚氏家族是嘉定最早、绵延最长、人才最盛、影响最大的望族之一,堪称疁城望族之冠冕,不仅在本县少有匹敌, 即使与其他吴中阀阅世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龚氏兴于南唐,在宋代已有“江南无二”的美誉;元代因不事异族而绝意仕进,隐居农野;明代中后期再次崛起, 得以中兴;明清易代之际,龚氏因参加嘉定抗清斗争而元气大伤;入清后子孙寂寂无名,散落于茫茫人海,可能是出于同元代相似的原因。

01

嘉定望族:龚弘家族— 龚明之

龚明之(约1091—1182),字希仲,号五休居士,南宋苏州昆山人。出身苏州士族,以孝行闻名,受宣教郎。乾道年间中恩科进士,授高州文学,时已年逾八旬。“生平不摘人短,不作貌言,每自谓平日受用,唯一‘诚’字”。淳熙五年(1178)致仕,著有《中吴纪闻》。

龚明之像

定居苏州后的龚氏家族贤才踵接, 家财豪富,尽显世家大族之气象。世界文化遗产、风景迷人的沧浪亭景区,在北宋时一度是龚家的私产。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沧浪亭”条载: 沧浪亭,在郡学之东,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之池馆。其后苏子美(舜钦) 得之,为钱不过四万。欧公(阳修)诗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是也。予家旧与章庄敏(楶)俱有其半, 今尽为韩王(世忠)所得矣。

龚明之《中吴纪闻》书影

苏州沧浪亭景区

02

嘉定望族:龚弘家族— 龚宗元

随着家族的繁衍和发展,其辐射力逐渐显现,一些子孙开始向家族聚居地之外的地方迁徙,从而开创了新的支系, 虽然不见得依旧富甲一方,但文脉却赓续不绝。由苏州迁居昆山城东三十里的黄姑村的,是龚识次子龚宗元。南宋嘉定十年(1217)设嘉定县后,此地后改属嘉定(今属太仓南郊镇),龚宗元也因此成为嘉定龚氏的始迁祖。

龚宗元像

龚宗元,字会之,号武丘居士,自幼颖悟绝人,读书虎丘,手不释卷。北宋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授仁和县主簿。不久,其父患病,宗元乞请就近任职,以便侍养,因而调任吴县主簿, 后改任建安县尉。所到之处,兴利除弊, 有口皆碑,先后上疏保荐他的上司有二十二位之多。召入京城,任大理寺评事, 后又外放为句容知县。

乾隆《句容县志》卷七《龚宗元传》中用八个字来评价他的作为:“摘奸发伏,政称神明。”意为龚宗元洞察秋毫,理政精明,善于并敢于揭发和惩治隐秘的坏人坏事。

御史杨纮执法严峻,巡视各地,不法官吏闻风丧胆,甚至主动弃官而去。而当杨经过句容时,却认为不必入境查访,随从问其故,杨说:“龚君能安民,吾往徒为扰耳。”(光绪《嘉定县志》卷十六《龚宗元传》)可见,龚宗元的清正廉明已成为朝野共识,他治下句容县也俨然成为“免检单位”。

范仲淹

句容知县任后,龚宗元历官衢州、越州州判,都官员外郎。入仕之初,一代名臣范仲淹曾告诫他说:“公器业清修, 他日必为令器,谨勿因人以进。”(《中吴纪闻》卷二“曾大父”条)宗元敬服范公教诲,始终以清节自励,从不因职位升沉而攀附权贵,保持了洁身自好的品格。

辞官归里后,取白居易“大隐住朝市, 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 诗意,在黄姑塘北筑中隐堂。常与尚书屯田员外郎程适、太子中允陈之奇为诗酒之会,彻夜忘归,时人称之为“吴中三老”。

03

嘉定望族:龚弘家族— 龚锡爵

龚锡爵像

龚锡爵(1550—1617),字汝修,号石岩,龚弘玄孙。

少时家遭剧变,父龚可学为恶奴所害,时锡爵方五岁,恶奴欲除之而后快,义仆李崧背着他逃往金坛,投奔其舅沈兆,舅抚之如己子。十九岁时,舅“出积年余租并亲友馈遗付之”(光绪《嘉定县志》卷十八《沈兆传》),命其归乡自立门户。

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时年仅二十五岁,可谓少年得志。同年授江西永新县令,任职三载,得到士民的一致爱戴。

龚锡爵主持编写的万历《永新县志》至今仍然存世,主纂者还有永新籍名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的尹台,并且二人之间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恩怨波折。

唐时升《明资善大夫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龚公(锡爵)墓志铭》(《疁城龚氏族谱》卷三)载:(永新)县有尹尚书(台),门生故旧遍中外。其子多不法,横恣里中。县令视事,家奴环立堂上,一事不如意, 辄纷然谇语,前令莫可谁何。公逮系议罪, 罪有至重辟者。尹为请,不能得,则以蜚语入京师要人,而永新政声在辇毂下, 卒莫能动。无何,尹病且死,更以子孙为托。已而,兄弟阋斗,公卒调护之,诸公称焉。

从中可以看出龚锡爵不畏强御的执法精神,也能看出他以德报怨的宽厚品格,从而为初涉官场的他赢得了不凡的政绩和良好的口碑。

04

嘉定望族:龚弘家族— 龚弘

对于“海上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嘉定秋霞圃,相信很多嘉定人都再熟悉不过。而对于它的创始人龚弘,恐怕就知之甚少了。

龚弘(1451—1526),字元之,因家居蒲华塘(今嘉定东北华亭泾东)畔, 故自号蒲川,龚明之七世孙。自幼聪颖, 四岁即能书,从本县学者、官至西安府同知的宣昶学习《诗经》,为其门下高足。中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时年二十八岁。

龚弘像

成化十八年(1482),龚弘被任命为浙江严州府推官,执掌司法和考绩。他干练缜密,遇事刃迎缕解,一上任就处理了一批沉冤积案。

弘治三年(1490),龚弘升任南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公务繁剧,但他却能应付裕如,执法审慎,“所治狱大小九百五十余,咸当”(明王世贞《大司空蒲川公(龚弘)传赞》,载《疁城龚氏族谱》卷三)。

疁城龚氏族谱

弘治七年(1494),龚弘出任山东兖州知府。当时兖州府的赋税中有“借兑粮”、“寄养马课”的名目,令百姓不堪承受、苦不堪言。龚弘仔细查阅了远年卷宗,才知道这本是两项临时的税课,而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上司和中饱私囊,却把它当成惯例年年征收。龚弘立刻奏明朝廷,予以免除,此后兖州赋税每年减少粮食万石、马八千匹,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弘治九年(1496), 孝宗皇帝从全国地方官中选出政绩和德行最优秀的七个人,召至京师,赐宴赐服, 极为荣宠,而龚弘就是七人之一。龚弘任兖州知府六年,卸任之日,突然一病不起,濒临病危。同僚们为其准备后事, 在检点他的财物时,发现他的全部财产居然只有六两银子,既震惊又伤感。

弘治十四年(1501),龚弘升任浙江右参政,但因病未能上任,自京城归乡养病。

秋霞圃桃花潭景区

此后十三年,因为养病和先后为父母守制,龚弘一直乡居在籍,平日以著书、教子孙为乐。在蒲华塘旧居构建了三隐堂,本县文人、《练音集》的编纂者翟校为其撰写了《三隐堂记》。在此期间,他撰有《方外别志》、嘉靖辛巳《嘉定县志》、《水经补》、《黄河或问》、《续中吴纪闻》, 但都没有完稿。

正德九年(1514), 龚弘重返官场,先后任福建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应天府尹、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工部侍郎兼都察院都御史。正德十二年(1517) 后,又受命总理河务和漕运。当时江彬受宠专权,提督东厂,统领锦衣卫,倾陷廷臣,贪污受贿,培植私党,重用家人。因多次拉拢龚弘不成,怀恨在心。

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南巡,江彬故意将御舟引向险恶的黄河决口,意欲借刀杀人,治龚弘治河不力之罪。龚弘接报后, 火速调集人手,“一夕联巨船载土沉之, 口险顿塞”(光绪《嘉定县志》卷十六《龚弘传》)。武宗到达现场后,见决口平复, 水流无虞,连连称赞龚弘是“干事老臣”, 江彬的诡计没有得逞。

秋霞圃桃花潭景区雪后景

正德十六年(1521),龚弘五次要求告老还乡,武宗都诚心慰留。同年冬, 龚弘第六次上疏请辞,武宗才勉强应允, 并特意下旨:“卿历仕年久,才识老成, 既累次乞休,升工部尚书致仕,准驰驿还乡”(李充嗣《荣禄大夫工部尚书蒲川公(龚弘)墓志铭》)。嘉靖帝即位,遣使赐金慰问,并晋升其为荣禄大夫,加一品衔。

嘉靖五年(1526),龚弘卒于家乡, 终年七十六岁。

嘉靖七年(1528),世宗遣官为龚弘营造坟墓,御赐祭葬。如今, 在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有一方清人所制的石刻龚弘像赞,赞词云:“老臣谋国,务在救时。浮粮寄马,去之不疑。”

05

嘉定望族:龚弘家族— 龚用圆

文人结社之风,兴起于晚明。复社正处于明王朝内忧外患的时代。复社成员大多是热情的爱国志士,他们肩负复兴古学,匡正风俗,振兴文化的历史使命,关心国事,议论时政,在出仕为官时,他们勤政爱民,清廉自守;他们聚徒讲学,论文谈诗,热衷于地方文化的建设事业;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挺出而出,虽其九死而无悔。

龚用圆,字智渊,居嘉定城南石冈园。工部尚书龚弘四世孙。天启元年(1621)中举,崇祯年间出任嘉兴秀水县教谕。因形势危机,弃官回乡,与兄龚用广、弟龚用厚同居石冈园。适逢侯黄先生谋划守城之事,就与兄龚用广一起进城参加守卫嘉定南门,整月衣不解带。顺治二年(1645),清军兵临嘉定,龚用圆协助侯峒曾、黄淳耀兴兵抵抗,主守南门, 做了殊死斗争,兵败后与弟侄六人一同殉节,展现了抱忠守义的高风亮节,可歌可泣。

文章来源:嘉定博物馆、《翥云》第二辑刊内容

内容编辑:cici

Hash:21eabd6f6877fa5dee582dc306fa32933b859ff4

声明:此文由 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