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古镇: 巴山峡谷中藏了一座“中国盐都”
宁厂古镇(资料图)
编
者按
地处大巴山深坳里的巫溪县宁厂古镇,目前正面临相当尴尬的前景:如果用重金包装打造,必是又一个千篇一律的“油漆古镇”;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很快会被岁月的山洪冲刷得东倒西歪,无影无踪。
这是一个完全被清新的河风灌注、又完全与时代的气息错位的千年老镇,一个弹丸之地。然而,它在大巴山东段乃至长江三峡腹地的历史舞台上,却扮演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恢弘角色,所有斑驳的遗存都释放出这样的历史信息:有四五千年制盐史的大宁盐厂为何在明清时能跻身“中国十大盐都”?国内最长的输卤栈道是如何在2000年前的危崖上开凿出来?一代代背夫是如何在山塬悬崖上走出千里盐道的?一群群刚毅的生命是如何在绵绵战乱中艰难挣扎的?
此文为《看历史》2018年11月刊内容,版权归看历史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盐泉流淌
千年盐厂成废墟
巫溪县(古称大宁县)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中。
巫溪县在重庆市的位置(资料图)
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狭长崎岖,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多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被称为“吊脚楼”。
品读峡谷深处的宁厂古镇,你面对的似乎是一位作派睿智、阅历沧桑的老人,容不得半点轻慢。群山环抱的古镇,有一座起源于商周、兴起于秦汉的大宁盐厂遗址。历史上,这座盐厂所产食盐远销秦楚、川陕和云贵等地,明清时更是荣耀成为皇家贡品。如今盐厂早已废弃,空气中依稀散发出淡淡的咸味儿。
临河多是吊脚楼
摄影/李贵平
挂在山岩上的吊脚楼,
具有典型的全楔式木结构川东民居特色
摄影/李贵平
漫步宁厂镇,张家涧龙君庙遗址,一面小瀑布下有一方小池,池中之水呈褐色,上面泛着白色泡沫。在龙头吐珠石壁上,刻有“宝源天产”四个字。盐池下有个残损的龙头。当地人说,在龙头没被破坏以前,龙嘴两边,一边流的是咸水,一边流的是淡水。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盐井》载: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大宁监雷悦创建龙池,于盐泉口安一石龙头,盐泉自龙头流出,注入石池,池前横置木板,上凿30眼。
临河多是吊脚楼
摄影/李贵平
制盐车间遗址
摄影/李贵平
被开掘使用四五千年的这股盐泉,依然丰沛流淌,但曾经名动天下的大宁盐厂早已成废墟。除了退休的盐厂老人经常来走走看看,平时很冷清。
昔日的制盐车间,墙壁颓废,柱头孤立,房梁歪斜。地上,曾用于熬盐的灶、锅、木桶零星可见,锈迹斑斑。牛牛草、巴茅杆、三月莓、老虎刺、马鞭草充斥其间。四五只小鸡儿漠然低头觅食。在出盐口,有一片白色的东西盖住红砖,这是当年制好的盐粒粘在砖上,经历岁月磨砺,已然钙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在亏损深渊里挣扎多年的大宁盐厂终于停产。如今,居住在镇上的不过两三百人,大多时候坐在河边玩牌聊天,打发日子。目前,盐厂遗址有68眼灶址,保存完整的15眼,制盐厂房近3万平方米。
逐鹿得泉
河上漂来神奇传说
宁厂盐泉,绕不开“逐鹿得泉”的传说。
《舆地纪胜》讲了个有趣的故事:远古时,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今天的巫溪县城水洞子桥边,立有一尊“逐鹿得盐”汉白玉雕塑。
宝源山流出的盐泉被发现并使用了2000多年,
自先秦盐业兴盛以来,
一方乐土“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摄影/李贵平
任乃强先生《四川上古史新探》一书将巫溪县宁厂镇和彭水县郁山镇这两处盐泉,称为“巫臷文化区”和“黔中文化区”,认为它占据了很特别的食盐地利,直接推动了上古时期蜀文化的形成,也成为后来秦国南下灭蜀的重要动因。
从古到今,盐业一直被封建王朝视为经济命脉。明朝时,朝廷任命二品大员直管大宁盐厂,并设立监、州、县。到明清时,大宁盐厂跻身中国十大盐都之一,所产之盐成为皇家贡品。光绪十一年版《大宁县志·地理》载:宁厂镇的制盐业,在康熙四年(1665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百年间达到鼎盛,盐灶增至336座、盐锅1008口,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号称“万灶盐烟”。
一条小小大宁河,
把整个大巴山都搅动得生机勃勃。
摄影/@吴桦春
古代的宁厂,所产食盐出自深山峡谷、纯度高、盐味温和,因此成为中国南方的盐业重镇,盐品远销秦楚、川陕、云贵等地。全国各地盐商纷纷来这里订购食盐。盐厂井架林立,输卤笕竿蜘蛛网般交织,笕竿的尽头是热气腾腾的灶房;上千船只和竹筏停泊在河上,整装待发。
从留存在巫溪县内万古、长桂、中梁、天元等地的古道遗迹上,我们试着还原一幅生机勃勃的“溪山行旅图”:崇山峻岭中,马蹄声和货船号子声,回响在河谷。镇上,从蒸气氤氲的作坊到人头攒动的商号,大包小袋盐包扛进扛出,成箱成捆银币流进流出。晚上,灯火通明,酒馆林立,南腔北调的社戏在吴王庙竞相登场。
一个弹丸古镇
向世人展示了它的恢弘与奇崛
摄影/@吴桦春
上世纪40年代初,大宁盐厂为支持国人抗战,扩大产盐规模,作坊机具三班倒连轴转,亮晶晶白花花的盐巴井喷而出。一捆捆、一车车、一船船盐巴被源源不断运出大山,冒着日军炮火送到抗战一线和西南大后方。这很快引起侵华日军的警觉。
“记得是1942年夏,日本飞机轰炸大宁盐厂,飞来5架轰炸机,一气投下20多颗炸弹。那时候我爷爷还是个光屁股娃娃,他正和小伙伴在河里游泳,突然一颗炸弹嗖嗖落下,掉进他家后院的芝麻缸里,幸好没炸哦。”巫溪县林业工程师任能国回忆说。
东汉先民
绝壁修建输卤栈道
今天的大宁河西侧,距河面四五米高的岩壁上,排列着许多方形石孔。这些相距约两米的石孔,音符般连缀成串,由巫山县龙门峡溯河而上,延伸到巫溪县宁厂镇的后溪河,全长两百多里。
这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长输卤栈道,
保存下来极为不易。
摄影/李贵平
南北走向的大宁河沿岸,峭壁险峰,山势奇险,河水急湍似箭,猛浪若奔,靠人力根本无法将盐卤水运到下游。东汉初年,官署大举开发大宁食盐,为了把巫溪宁厂的盐卤水引导到下游的巫山县大昌镇大规模熬制,征用了数万名民工在大宁河岩壁上凿建栈道,再上置笕竹,输送盐卤。这项工程耗时50多年,到东汉永平七年(64年)才完成,其规模之浩大、施工之艰难,使用之长久,堪称世界奇迹。
大宁河绿波荡漾,映照出一个千年盐厂的沧桑背影,吟唱着代代先民开盐创业的凛冽遗风。有人说,宁厂镇是一面镜子,它的兴衰,甚至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盐业史和巴渝文明史的整个身影。
从西汉开始,以大宁厂为中心,
形成几条向外延伸长达上千公里的古盐道,
主要靠人力背挑,川东人称之为“盐背子”
摄影/@吴桦春
事实上,在重庆巫溪县、巫山县、云阳县,湖北省竹溪县、竹山县,陕西省镇坪县、平利县,大多数成年男人都有过背盐的经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宁厂泉盐从减产到最终停产,盐背子大军才逐渐消失。
当年从大宁厂到镇坪县背盐,往返需要四五十天,近的地方也要十多天。为此,背夫们发明了一种叫“盐背子饭”的专用食品作为干粮。盐背子饭用包谷面做成,酥软干爽,不易变质,又方便携带。
盐在那个时代虽不是稀世珍品,但也可用一斤盐从山民那里换取三斤木耳或三斗包谷,还可以换取皮革和贵重药材。
血火淬炼
这里曾饱经战乱
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大宁灶夫鄢本恕、廖惠,因不满盐官的勒索盐税,率千余人起义,后转战川陕,一度拥兵10万,声势浩大,5年后遭明军多次围攻,损失惨重。
这次起义,迫使衙署重新制定了对灶夫的征税政策并在全川推广,它也比欧洲最早的工人起义早100多年,可以说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鄢本恕成立的大宁场盐业公会,据重庆地方志已故专家汤绪泽先生考证,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盐业工会。
宁厂古镇当年盐厂生产时的景象
资料图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北京。两年后,李的部将贺珍、贺道宁父子率部从汉中转战四川大宁县,他们占山为营,一度控制了镇上的许多盐灶,雇人制盐,得以自存。清顺治三年(1646)初,清廷调动3万大军,围贺道宁于宁厂镇。八月,贺寡不敌众,他把贩盐获得的金银财宝分与众将士,令其突围逃命,自携家眷仆役抱团自焚。
摄影/@吴桦春
1645年,差不多是在李自成政权覆灭的同时,张献忠手下有一支2000多人的女营,辗转来到崇山峻岭中的宁厂镇,她们在陡崖上修建了一座“女儿寨”,无战事时就协助盐厂经营山下的大宁盐巴。鼎盛时,这群女兵一度拥有30多条盐船,每天起货行船,浩浩荡荡贩运到陕西安康、湖北竹溪等地。
一年后清军再次来袭,几番猛攻,山崖、树丛、洞口到处丢下尸体。后来,清军使出冲天炮和健锐营轮番攻击,血战半日终于攻下女儿寨。出于报复,清军把这些女兵成排钉死在溪口岩壁上,青绿河谷骤成阴鸷刑场,碧溪一片赤红,久不清净......
摄影/@黄豁
拖着夕照下的阴影,再次回到盐厂废墟,看一眼那些盐锅老灶,尝尝宝源山流淌下来的汩汩盐泉,也努力辨识这股盐泉和先民的汗渍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完整文章请关注《看历史》2018年11月新刊
Hash:74d7e19daa22b0a2eab8f45b38cd65995170e924
声明:此文由 看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