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他率六百壮士以身殉国 28岁追授少将

淞沪会战爆发以后,原驻扎于汉口的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奉命从汉口开赴上海抗日前线。部队抵达上海前线后,团部设在月浦,而姚子青所率领的第三营驻守宝山

日军因战役之初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正面阻击,损失极大,于是决定从吴淞和罗店两处登陆。而宝山作为吴淞炮台附近的小城,成为了横在吴淞与罗店日军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而日军更是欲取之而连成一线。虽然作为防御宝山县城的姚子青率领的第三营缺乏重武器,但依然顽强的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日军在屡次尝试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从1937年9月1日调集了军舰在飞机的配合下对宝山县城发起了狂轰滥炸,几乎将整座宝山县城夷为平地。但姚子青率领的中国守军面对被炸垮的城墙,炸了又修,不断修复防御工事。血战三天三夜,击毙日军数百人,但日军凭借强大的重火力掩护,最终还是得以登陆,并包围了宝山县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子青率领三营浴血奋战,誓与宝山县城共存亡。战斗到9月6日,整个三营已经伤亡过半,但姚子青并没想过就此撤退, 而是坚持援军不到誓死坚守,并凭借残垣断壁给予攻城日军以重创。

战斗到9月7日清晨,日军终于在战舰飞机的配合下将宝山城东南角的工事轰蹋,并以此为缺口冲入城内。这时姚子青率领守城的第三营仅剩下了两个班,以及他身边的传令兵,勤务兵和炊事员共20余人。姚子青振臂高呼:“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说完,身先士卒带领这最后的防御力量扑向了被日军突入的东南缺口。

不曾想姚子青被日军炮弹击中腹部,被炸得血肉模糊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28岁。而第三营最后的官兵在与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殊死肉搏后,也全部壮烈殉国。至此姚子青及他所率领的第三营600名中国男儿,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生还。

国民党中央在1937年9月10日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军事委员会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后人作诗“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以纪念姚子青第三营的壮举。为了纪念姚子青营长及与他一起殉国的600壮士,上海宝山县城曾改名为子青县武汉也曾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

1938年3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追悼抗战阵亡烈士大会上也称赞姚子青等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为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2005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姚子青营牺牲处献花,并题词“将军碧血凝青史、壮士英魂映丹心”。

欢迎订阅爱历史官方微信公众号:爱历史官网

Hash:1399dd7fc8da228cbbf333be87e5869a59fc9cfa

声明:此文由 爱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