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囊”中的吉林故事

  本报记者 徐海 李樊

吉林旅游,游客能带走什么?

人参鹿茸乌拉草……还有哪些非买不可的“吉林礼物”?

游客能解开行囊把吉林带回家吗?

两个月来,记者一路走访,一路惊喜地发现,作为我省旅游业重要支撑的旅游商品,呈现可喜变化。旅游商品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这背后凝聚了不少吉林智慧故事。

故事一

37年前,一则《松花石砚在京鉴定获得确认》的报道,让僻静的山城通化,因石材产地而声名鹊起。人们蜂拥而至,开山凿石,雕石做砚。

“在那个时候,卖一方砚够一个人生活一年!”通化市民孙伟道出了松花石产业曾经的价格“暴力”。奇石砚台茶海,坐等就能卖出好价钱。

随着高档礼品市场逐渐低迷,松花石行业也陷入了有价无市的困局。受冲击较重的,当属通化县大安镇。

沿着“松花石文化旅游主题长廊”往镇里走,路旁密密麻麻的砚石馆、奇石馆让人目不睱接。这就是国内最具盛名的松花石产业集散地——松花奇石商品街。几百米长的街路,虽已褪去昔日的人声鼎沸,但目前仍驻扎着100多户从事松花石批销的商家。前屋销售、后院加工,松花石店铺大多沿用着作坊式的产销布局。

通化毓赢松花石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公司投入几千万元建厂子,搞生产,做研发。4年前,松花石礼品市价波动,让总经理梁刚意识到,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于是企业开始雕琢小葫芦、小斧头、石珠手串,又设计出车挂件、手把件、学生砚等小型旅游纪念品,标价不过百元。

“皇家御砚”走下价格“神坛”,掀起大众消费热潮。松花石“拳头”企业转型有道,带来解困曙光

于是,大安镇新修建了松花石主题雕塑和长廊,讲述200多年来这方水土与松花石的不解之缘。

镇长杨兆辉介绍,为了打造旅游这个新支柱产业,他们针对松花石加工工艺粗糙,无法满足精细旅游纪念品制作需求的现状,采取“引凤入巢”方式,联袂工艺美术厂在镇里开班办学,培育中高级工艺美术师。同时,鼓励本地商户改变销售产品的单一模式,提供松花石加工体验等旅游产品。此外,围绕松花石“老坑”、大安洞穴遗址资源,大安镇已着手开发“探秘、穿越”系列科普体验旅游产品。

记者点评:

从高端大气的“皇家御砚”,到掌心里的文玩手把件,松花石产业谋求突围,山城小镇探索实体经济转型。一直以来,资源型城镇的经济转型难点,主要是行业生产的惯性思维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局限性。跳出产品逻辑,以旅游业的全新视角审视既有产业,通过技能培育引导当地服务业人才储备,这是大安镇紧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大潮,探索实体经济转型的灵动之处。活用旅游思维,调整经济结构,松辽沃野大有可为。

故事二

人参,是吉林绝对的“金字招牌”。

很长一段时间,吉林人参的精深加工产品知名度并不高。转机出现在7年前,我省启动“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战略。时至今日,“长白山人参”这个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已达190.48亿元,居“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循着“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名单,我们启程去珲春

随着人流走进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参香气扑面而来。人参豆奶、月饼、咖啡、人参片、浸膏、锅巴、人参茶、人参猪肉、糖、护肤霜、面膜……货架上,200多种人参商品一字排开。从食品、保健品,到工艺品、护肤品,价格从几十元至数千元不等。

“我们每年都拿出营业额的十分之一用于科研。今年研发资金达1000余万元。”总经理助理曹艳鹏指着一瓶人参水介绍:“研发它,花了500万元。”自2006年成立至今,公司坚持对标韩国日本等人参行业领先技术,自主研发人参精深加工产品。

曹艳鹏认为,人参产品是极具市场潜力的旅游商品。公司打破商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打造“产加销”模式,在厂区建立直销中心,拉近与游客和消费者距离。目前,最畅销的人参咖啡和人参豆奶产品,就是根据游客反馈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便携性和性价比。

记者点评:

近年来,与人参产业类似,我省在大米、杂粮杂豆、山黑猪、黄牛等产业领域,纷纷打破生产、加工技术壁垒,推出精深加工产品。从农产品到创造真正价值,需要改变品牌溢价劣势。建构活跃的品牌农业市场,是必由之路。然而,行业品牌建设绝非易事,更不可一蹴而就。

好风也要凭借力。权威数据显示,我省旅游业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冰雪旅游、22℃夏天等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来客。与旅游业相伴增长的,是旅游经济的市场潜力。我省农产品若能跨界进军旅游商品市场,必将迸发出产业融合、产业裂变的经济火花。

故事三“鲜明的四季跃然于绚丽的晕色之上——春的绿、夏的红、秋的紫、冬的蓝。灵动的空间和精细的层次之间,若隐若现朵朵盛放的金达莱花。”3个月前,手工艺匠人张睿禛凭借“四季金达莱、大美长白山”主题扎染丝巾,在2017吉林省旅游商品展暨延吉中国朝鲜族文化旅游节旅游商品大赛中摘得桂冠。

“参赛作品需要展现延边州的元素。创作过程中,我脑中经常浮现朝鲜族传统故事和流传于耳的长白山神话故事。把具象故事用抽象的符号和色彩表现,对我来说,是全新尝试。这些丝巾作品,比我之前的绘画更鲜活、更有生命力!”张睿禛难掩喜悦。

延吉市旅游商品协会会长郑军对张睿禛的丝巾赞不绝口,“这组旅游商品将朝鲜族民俗风情移植入南方传统扎染手工艺之美。从包装、大小、材质、价格等方面都做了考虑,轻便、易携带,用染绘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延边风情,很难得,是创新,实属罕见。”

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受欢迎,张睿禛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这几个月,张睿禛根据工艺复杂程度和幅面核算成本,将丝巾以几百元的成本价在朋友圈里销售。价位合理、图案独特的丝巾,讨得很多女性消费者的欢心,找她预定的客商络绎不绝。可是,仅凭一己之力,将手工扎染的作品转化成可以量产的旅游商品,从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多个产业要素来看,并不现实。为此,不久前,张睿禛成立了扎染工作室,希望能与更多艺术工作者一同探索,丰富“吉林符号”。

记者点评:

延吉市通过举办旅游商品大赛,发掘了一大批带有“地域符号”的优秀旅游商品。赛后不久,该市成立“旅游商品研发展示中心”,促进了旅游创新与文化、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

我省拥有深厚的关东文化底蕴,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民俗文化风情万种。近年来,吉林市、松原市、延边州、四平市等不少地区,陆续推出了生动又富有内涵的文旅线路,获得游客青睐。文旅经济的繁荣,不仅成为关东文化、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载体,更激发了我省多民族共荣的文化自信。针对文旅客源市场,我省不断扩大旅游商品品类,催生更为多元的旅游购物消费,让更多讲述吉林故事的旅游商品走进旅客“行囊”,走向世界!

Hash:6c20d8054842b87f6d4bf5b882e655e45edaf352

声明:此文由 吉林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