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红色故事档案|这是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故事!
在海曙这片红色土地上,
印刻的,
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痕迹;
不变的,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回看峥嵘岁月,
先辈们开天辟地、勇担重任,
先驱者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回看峥嵘岁月,
先辈们开天辟地、勇担重任,
先驱者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革命者们恪守初心,矢志不渝。
革命者们恪守初心,矢志不渝。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海曙区全媒体中心、海曙区档案馆联合策划推出《档案带你重温红色记忆 》栏目,以人物篇、地点篇、故事篇等系列篇章的形式,通过追寻先烈足迹、探访红色地标、重温战斗故事的方式,坚定吾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增添为海曙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而努力奋斗的力量和勇气。
故事篇
瞭舍包围战
1942年冬
我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进驻四明山乌岩地区。部队纪律严明、抗日救国、保卫百姓,因此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老百姓还主动向部队反映情况:驻瞭舍国民党杂牌部队(俗称“大老板”部队)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敲诈山民,奸淫强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三支队林达支队长决定消灭这支残害百姓、不抗日的部队。
1943年1月24日凌晨3时
三支队兵分四路奇袭瞭舍匪军。一路由毛斌丰做向导,八十余名指战员从乌岩村庙下溪脚沿着崇山密林,静悄悄地插上瞭舍村边,另三路也在向导的带领下,在黎明前到达目的地,形成四面包围之势。随即,三支队发起冲锋,与敌哨兵一阵猛烈交火后,冲进村内。不到半小时,把这支乌合之众打得措手不及。此战,俘敌一百余人,残敌则向芝林、大平地方向逃窜。这场战斗为扩大和巩固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瞭舍包围战旧址位于横街镇惠民村,这里地处海拔400余米的丘陵山地,群山起伏,植被茂盛,四季常青,环境宜人距横街镇区约17公里,距宁波市区37公里,从宁波沿鄞县大道至横街镇,转由凤爱公路至乌岩,经乡间盘山公路约3公里即达。村内还有郑惠民烈士故居等革命史迹点。
它山庙战斗
1941年春
日军攻入鄞江后,其指挥部曾设立在光溪村的正祀门、鄞江中街的万盛楼上(金中西药店)。后又改驻在东村协茂行,又称树巷(今称夏朱家路),其出口临官池河,附设地堡一座。
它山庙是日军扼守鄞江、“扫荡”我四明山区的主要据点。庙内驻守的日军最多的时候有两个排的兵力。它山庙前方沿鄞江有一条通往四明山区的主要道路,因此日军在此驻重兵把守。在吴夹岙口,设炮台一座,沿山冈开挖战壕百余米(现残存遗迹)。在它山庙据点西端也设置炮楼一座,与吴夹岙口炮楼遥相呼应。在它山庙对面的蛇山白肚脐也有地堡一座,主要防守金陆方向的抗日力量。
日军侵入鄞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它山庙前曾残杀鄞江人民16人。鄞江百姓为避兵乱,多躲藏于鄞溪村的南宕北宕和光溪村的半孔岩庵、红毛甬洞等处。
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四明山三五支队奋起抗击日寇。
1942年夏秋之际
抗日武装从三个方向进攻它山庙,在给日军以重创后,撤回驻地。
1942年底
一个寒冬黑夜,抗日武装一部从岩庵方向潜入日军在吴夹岙口的岗哨,杀死日军一名,迫使日军撤销了岗哨。
1943年初
宁警三支六大队(林大队)趁日军换防之际,突袭它山庙据点,焚毁了日本鬼子据点它山庙大殿。从此,日军不敢在此设防。不久,日兵退出鄞江,改由伪军驻扎。
它山庙战斗旧址位于鄞江镇它山堰村(它山庙),地处鄞江古镇的西北方位上水口位置。其旁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附近还有攻克鄞江伪军据点战斗旧址、古民居群如松里、光溪桥等。
小灵峰伏击战
1943年春
驻鄞江日伪军气焰嚣张,不时向山区“扫荡”,危害百姓。
1943年5月上旬
林大队由内线向日军报告“龙观雪岙方向有共产党部队在活动”的假情报。日伪军信以为真,遂出动了一百余人前来“扫荡”。林大队及郭青白部队的其他大队埋伏于日军必经之地小灵峰岭两侧的山坡上。当日伪军进入伏击圈时,林大队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日伪军射击。而郭部的其他大队见日伪军还击,便应付一阵,匆匆撤离,剩下林大队与敌战斗。由于林大队占据有利的地形,隐蔽性强,打得日伪军摸不着头脑,不敢恋战,狼狈地缩回据点。此战,共毙伤日伪军十余人,缴获部分枪支,林大队大队长陈炳奎负伤,中队长王厚山腿部负重伤。
小灵峰伏击战旧址位于龙观乡大路村与山下村交界处,原有一低缓岭岗,其两侧山坡植被茂密,形势险要。后低缓岭岗被挖平,两旁山势显得更加险峻。小灵峰伏击战旧址距龙观乡政府所在地桓村约2公里,水泥路面,进出方便,与五龙潭风景区仅一山之隔。
文昌阁战斗
1943年5月上旬
日伪军在小灵峰遭到以林大队为主的抗日武装伏击后,宁波日军宪兵司令部准备对四明山抗日武装进行军事报复,对鄞江、樟蜜地区进行大“扫荡”。郭青白得到此情报后惊恐万状,写信向三北游击司令部三支队林达支队长求援。
为了团结郭青白抗日,阻止郭内部伪化暗流,把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林达支队长根据上级的指示,与郭青白达成了联合反“扫荡”的作战协议。
1943年5月16日
林达支队长率部冒雨急行,翻山越岭,于17日凌晨到达蜜岩,与林一新、李明率领的六大队(林大队)会合。郭青白则带着司令部人员经大皎,移驻杖锡一带。日伪军侦知郭部向西南山区逃跑,遂出动一百余人向樟村进发,到达文昌阁附近(乌龟山下与桂家交界处)时,遭到了三支队和六大队(林大队)的伏击。战斗中,三支队和六大队(林大队)迅速占领山顶,居高临下袭击敌人,日伪军狼狈地逃入毛岙岭南麓的松林中进行顽抗,并向三支队阵地发起数次冲锋,遭到反击,退回林中。由于三支队和六大队(林大队)占据有利地形,指战员英勇奋战,日伪军被围在毛岙岭南麓的山林中进退不得,只好放军鸽向宁波日军司令部求援,直到黄昏援军赶来才得以逃回据点。这次战斗持续六小时,打死日伪军十余人,使敌人心惊胆战。此后,还撤走了驻鄞江桥据点的日军,留下伪军营部和两个连驻守。从此,驻地的日伪军再也不敢贸然进犯四明山区。
文昌阁战斗旧址位于章水镇樟村东部,具体位置大约在文昌阁到乌龟山下与桂家交界处以及毛岙岭南麓地区。这里西距章水镇中心约1公里,东距宁波市区40公里。
来源:海曙区档案馆
编辑:邬盈蓓 姚苏桓
Hash:598fc5706e009fdd07ce96564faee364574cbf23
声明:此文由 海曙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