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唱响“红色通化”

  本报记者 李铭

通化,英雄辈出、风景秀丽的红色圣地,东北重要的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这里抗击日寇,英勇杀敌。东北抗联的旗帜性人物、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就安葬在通化。革命先烈们在14年浴血奋战中形成的抗联精神和靖宇精神,对激励鞭策后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通化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提升全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充分整合红色资源,精心设计“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完善建设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了“红色之城康养通化”的红色旅游品牌。

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叫响红色旅游。在和平年代,山城通化红色之旅让人踏寻先辈足迹,回顾红色历史,开启一段珍贵的革命记忆。

发掘与保护:红色精神永不磨灭

抗日战争的历史,既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伟大历史,也是民族英雄气概高扬的辉煌历史。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等抗战将领,不畏强敌、血战到底,与许许多多无名英雄一起,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通化的红色历史是光辉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孕育出: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化还是“四保临江”战役的主战场;是抗美援朝的大后方。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工兵学校也诞生于此,在各个历史时期,通化的红色基因永远血脉相传,提供了精神力量,创造了辉煌历史。

多年来,通化市委党校深入到党史、民政、地方志、文物等部门以及周边的乡村,走访抗联专家和抗联后人,踏察遗址遗迹,搜集抗联史料,先后发掘和确定抗联遗址遗迹近百处。与此同时,各地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重点地修复了部分遗址遗迹,确保了通化红色旅游、红色教育有的放矢、形象直观。

通过挖掘与保护,通化现拥有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抗联纪念馆和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老岭抗日游击根据地、河里会议、抗联军校、抗联棋盘、长岗战斗等遗址遗迹12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2处,吸引着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感受峥嵘岁月的壮烈史诗。

保护与传承:红色教育励人心志

通化的红色教育是响亮的。

2009年以来,通化市委党校深入挖掘和利用东北抗联资源,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出了“重走抗联路”这张具有时代内涵的党性教育红色旅游品牌。该项目被确定为“全省干部培训资助自主选学优秀培训项目”,荣获“全省党性教育培训项目一等奖”。成为吉林省党性教育的旗帜和龙头品牌。

挖掘利用红色资源,通化市委党校还确立了“以传承抗联精神为"纲",以抗联十四年浴血奋战历程为"线",以抗联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为"点",以不同的革命遗址为"面",建成纵横交错、有机连接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工作思路。并按照“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思路,设计开发10条精品线路。同时,兼顾通化市生态、文化、特产和经济,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机融入教学情境,在抚今追昔中发挥情感的独特催化作用。

按照“边发掘资源、边设计课程”的思路,通化市委党校,围绕“重走抗联路”这一培训主题还陆续开发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光辉足迹和历史功绩》《东北抗联十四年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东北抗联精神及当代价值》等一批精品专题课和《光耀千秋靖宇魂》《忠诚铸就永恒丰碑》等50多个现场教学课。打造了体验教学课、情感教学课、音像教学课等学员喜闻乐见的辅助教学课程。

体验教学课主要包括徒步抗联小路、品尝抗联饭、野外宿营、抗联整编、丛林奇兵、战地侦察、战地休息、静默行军等军事课目;情感教学课主要包括学唱抗联歌曲、朗诵抗联诗词、重温入党誓词等内容;音像教学课包括观看抗联历史报告剧、抗联电视专题片以及抗联音乐情景剧《热血与生命的交响》等,让培训学员灵魂受到洗礼、情感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党性得到锻炼,在脑海中打下“一次抗联路,一生爱国情”的深深烙印。

截至2018年上半年,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江苏广西西藏等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共7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传承与发展:潜心打造红色旅游

厚重的革命历史、旖旎的自然风光,让通化这块“红色”土地独具魅力。

今天,山城通化以红色旅游这种方式,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秉承“要挖掘资源、做好融合、讲好通化故事。”宗旨,该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红色通化”建设。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选取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内部景区(点)之间交通连接顺畅的红色旅游点,与乡村生态旅游、文化遗迹旅游、边境风情旅游等其它旅游资源相结合,策划推出了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带动了通化市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

今年,该市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建设“一条主线”,针对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少、连线难的实际,走出一条靠项目支撑、引领、塑造品牌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实施“三大战略”,推进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课题研究和品牌带动工程;规划建设“四大基地”,提升靖宇陵园、东北抗联纪念馆,规划建设中国抗美援朝博物馆,启动建设白家堡子惨案纪念馆、河里会议旧址,创办杨靖宇干部学院,吸引全国各地旅游者赴通化地区开展红色旅游。

与此同时,在省内打响了“少年铁血营”红色研学品牌。以“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为龙头品牌,依托兴林镇河里抗日根据地、辉南抗联活动区、长岗抗联根据地等,把抗联一路军和四保临江战役等红色资源与国家级生态乡镇等绿色资源和冰雪旅游产品,以及满族朝鲜族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机结合。

下一步,该市将实施红色旅游发展“133N”工程,即以“重走抗联路,筑牢靖宇魂”党性教育品牌为龙头,构建三大重点片区,突出“东北抗联”“四保临江”“抗美援朝”等三大红色资源,依托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完善N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积极与白山市、吉林市、鹤岗市和哈尔滨市等区域形成红色联动,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推动通化市红色旅游全面协调、科学有序发展,开创通化市红色旅游发展新局面。

红色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旅游,而是从中回望历史,汲取新的力量。踏上山城通化这片热土,当你了解它的红色革命历史,在红色记忆中追寻先辈的足迹,这片热土将让你的双眼定格在这些记忆中,思绪飞扬……

Hash:2904f46b7a2226726eeb9740194129d8487135d6

声明:此文由 吉林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