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办了毕节五小、六小!
一个教育世家出身的知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先从政开展抗日救国;后从事教育,把毕生的精力贡献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直到生命垂危的时刻,还在为夜校的工人上课,著有《毕节县史地述要》一书,1952年3月因病逝世,享年63岁。
▲《毕节县史地述要》
这就是毕节县第一任教育局局长
弘毅中学(今毕节一中前身)第一任校长
——萧吉人
他先后在城区兴办男女小学
蜀益小学(现毕节五小),三楚小学
豫章小学(现毕节六小)等学校
▲如今的毕节五小
萧吉人(1889-1952),贵州省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1889年出生于毕节县署街一书香门第之家,幼年就读于外祖葛子惠创办的淑范小学,后于1920年考入贵州公立政法大学堂。
萧吉人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还常常赴修文参拜阳明祠,学习王阳明学说,深得师长的赞许,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干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运动。
▲民国三十五年毕业证书
大学毕业后,于民国初年被委任镇远县、清溪县县长。1927年至1930年先后任省民政厅、财政厅秘书,其间,他常到黔东南、黔南、黔北等地,深入区、乡,体察民情,深知时局弊端和民生疾苦。
1936年,萧吉人任毕节专署秘书。1944年,毕节创办政训所,萧吉人受时任省教育厅厅长梅宗圻之委托到毕节任教,他自编乡土教材,执施其事,颇有业绩,被委任毕节县第一任教育局局长。
在此期间,他深刻了解家乡现状,决心以教育兴县,于是邀集社会贤达,筹资办学,先后在城区兴办男女小学、蜀益小学(现毕节五小)、三楚小学。而后在江西旅毕同乡会和会馆的资助下,将万寿宫改作校址,创办豫章小学(现毕节六小)并任校长。同时,开办乡村小学,照顾贫困子女入学。
▲毕节六小课堂
萧吉人注重对女子的职业教育,聘用能人为师,招收70余名女生附设半工半读的职业班,开设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下设缝纫、刺绣等专业。并提倡实业救国,支援前方抗日,成立董事会,亲自出任董事长,在双井寺创办民生工厂,生产毛巾、棉布、棉袜等产品支援前线。
1940年,他以江西会馆为基础,倡议筹办弘毅中学(今毕节一中前身),得到当局支持,毕节著名民营企业家刘熙乙、刘裕远积极出资,成立学校董事会,刘熙乙被公推为董事长,萧吉人任校长,共同邀请毕节社会名人周稚九、李仲群、刘端绪、邹守仁等人参与创办。
▲民国三十七年毕业证书
雨露千峰碧,
白云一片飞。
客中愁送客,
别绪或依违。
这是近现代诗人谢龙升为萧吉人校长辞职而作的诗,诗名《送别弘毅中学萧吉人校长辞职》。诗名所说的弘毅中学,即是现在毕节一中的前身,而萧吉人就是弘毅中学的第一任校长。
弘毅中学是毕节当时最好的学校,学校选址大横街丁字路口处(即现在毕节八中分校),将原祖师庙旧殿堂3间改修为办公室,新修木结构楼房,上下5间作教师校舍,在两旁另建木结构的大教室,可容纳学生数百名。
▲毕节一中历任学校领导
学校聘用李仲群、周贞一、马敏中、左珩荪、朱淑君等人任教,开设了国家规定的所有功课,同时,还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演讲抗日将士左权等将军的先进事迹,教唱《黄河大合唱》等著名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提倡劳动创造世界,勉励同学加入正义事业,引导学生走向为国为民的道路,使马正邦等进步青年成为学生的优秀代表。
▲毕节一中学校沿革
红军长征到达毕节时,毕节抗日救国会主席肖绍斋组织“晨呼队”上街游行,教唱《国际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从事抗日宣传,使当时的弘毅中学成为黔西北享有盛名的学校。
▲毕节一中学校沿革
1950年,弘毅中学、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改为贵州省立毕节中学,学校用原弘毅中学校址,1957年迁建于城南虎踞山,1963年改名为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
▲毕节一中老校区
▲毕节一中初中部
如今,毕节一中高中部已搬迁至金海湖新区双山镇幺塘村新校区,占地面积约468亩,是一所现代大气、设施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学校;位于城南虎踞山老校区占地42余亩,也恢复办初中部。但一中世代传承的精神文化却历久弥新,不断渗透、激励和感染着一代代一中人。
▲如今的毕节一中高中部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主编 | 穆立坤 编辑 | 张诚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 周海东 整理报道
感谢周遵鹏先生对本文提供资料
Hash:64b4f8fa0dc98e5c7ea6b3287f28d20f29844ab4
声明:此文由 微七星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