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盖州¦老地名,诉说光阴的故事

遇见盖州¦老地名,诉说光阴的故事

作者:于学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是历史的活化石,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也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盖州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没有影像甚至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地名成了历史的见证者,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着这座城的过往。

地名,记录着历史,承载着乡愁

每一个地名

告诉我们从何而来

“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究竟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盖州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盖州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

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荟萃之地。在盖州城附近多年来不断发现汉代遗址和墓葬,足以证明自汉代起,盖州一直作为这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一直没有动摇。特别在明清时期,盖州的历史地位达到了巅峰。明建立之初,立即着手扩建城郭,稳固形势,发展经济,成为东北不多见的重要城市。

盖州古城,“辽东郡,秦置。属幽州……平郭,有盐官、铁官”(《汉书·地理志》)。汉代平郭城成为辽东郡除襄平政治中心以外的经济中心。

盖州有近2400多年的建城史、640多年的卫城史。由此可见,重修城垣又将土城改筑作砖城,方城重镇,雄风古威辽东。目前,是中国解放初期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卫城之一。

追朔盖州古城,汉置平郭县,以置有“盐官、铁官”驻城而名扬天下,已经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

实际上盖州古城由于“方城”位居险要,是辽东地区最重要的关隘,“方城”虽小,却在汉时发挥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汉代平郭城因城邑、关塞而名扬天下,城与街铸就着城市的雏形,同期修筑于汉代时期。

为了战争与防御,维修城垣是经常的。

历史到了辽金之后,才能依稀与今日相衔接。直到辽代,盖州的古称辰州才得见于历史,辽于建安城置辰州,这个名字在金代改为了大家最为熟悉的盖州。在清代中叶更是到了一个小高峰,被称为东北的“财货通衢”。

现在盖州市这个名字是上世纪90年代由盖县改来的,显然除了行政上的需要,古韵古味也在考虑之中。到了明代废了前朝而改卫,故盖州为盖州卫,后又改筑了新城,也就是后来留下来的盖州古城。

“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庙,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现,一步两井,护城河绕盖州转”(盖州民谣)。

东城门) 

(东门东街)

(东门外)

南城门)

东关城门外

东关瓮城

南门内街景

南城外

盖州古城是盖州的标志性建筑,但可以证明,明城是在辽金旧城址上修建的。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盖州为盖州卫。翌年改土城筑砖城(今盖州市区)。“县城池本明盖州卫城也。洪武五年(1372年),指挥吴玉因旧土城修筑。九年(1376年),展筑南面,砖石包砌。周围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门三:东曰顺清,南曰广恩,西曰宁海钟鼓楼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围七里零三步,城仍旧池淤”(《盖平县志》)。清时的盖州城东门名字不同于明时的名字,明时,东曰“明睙”。显然,清政府对字义为转视的“睙”是反感的,索性将其改成“顺清”。

《盖平县城略图》应是清末民国初绘制的,那时的盖州卫城东南二门之外建有瓮城,城内建有马道,城外筑有护城河。城内有由东至西的大街一条,平行小街几条;由南至北大街一条。因古城没有北门,没能贯穿南北,但这条街无疑是这城的中轴线,使得这城越发规矩。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正中偏南一点,还算巍峨地耸立在那里。

城的三门和瓮城都已经不见遗留,北墙东段和东墙还残留着一些残墙,东墙北段保留的还好。城的周长3260米,基宽8.5米,墙上宽7.75米。石条垒砌墙基,城墙外面用青砖筑面,内里是用黄土、白灰及碎砖填充夯实。建城最初是为了城战,城战是古代战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古代星罗棋布的城市,往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城市大小,都有高大坚实的城墙,在城外有宽且深的护城河。盖州古城的这种砖包砌夯土城墙的方式,在明初时已经是很普及的做法。早期木过梁的门洞,在元代以后也逐步演变成砖拱的门洞。为了加强门的防御能力,盖州卫城南门与东门设有两道城门,形成所谓的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或者在城门内侧修建的护门小城,是属于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

盖州城没有“马面”的建筑痕迹,缺少那种能从侧面打击攻城人而突出的矩形墩台,大概因为城小的缘故。城上建有城垛、二重城楼等防御设施。城内建有马道,可直接登至城顶。

城与隍都具有军事上的防御意义。康熙二十一年《盖平县志》有《盖州卫城图》,城内西北画有城隍庙一座,是那张图中标有的几座建筑物之一。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是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

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和官署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盖州卫,控扼海岛,翼带镇城,井邑骈列,称为殷阜。”明朝统治者为盖州卫城加固、展筑南面墙,于是将南墙向南面迁移,用了原墙的夯土,在其南面新修了新墙,留下了原来作为城郭的南门,孤伶伶遗在了城中,后改作城内的“钟鼓楼”。明初的城墙,墙顶内外延筑矮墙,称之为女儿墙。城墙外设立了城壕,整体布局是加强防守。这次展筑使城内的面积扩大了一些,城内的分区更为明显,满足了市民的增多和使用功能。

盖州城几经修缮得以延续。在明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后金就开始重修盖州城,并向城内移民,派副将石柱国、游击雅什塔率兵600人驻防。《盛京通志》说:“盖平县城即明盖州卫城。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清政府是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同治十二年《重修城垣记》碑刻,记载了以后的几次修缮:“盖州城垣自乾隆四十五年请帑重修后,风雨摧残,日形颓倒。咸丰经城守卫宗室载派委厢黄旗防御乌会,同铺商谭人敏等将颓隋外墙皮补修数段。同治四年秋焉,贼滋扰而城垣颓倒,可通行人来一处矣,守御无凭,人心惶恐。不得已于十月二十日仓卒动工,五年攻作。凡兹紧要之处,并力兴修,颓累鼓裂者;次之砖石脱落,风雨催之,挑河筑堤,以固城根,添石加灰,以期永久者;又次之,新城楼复垛扇,筑沟堤八年之久,经营始毕。……共用东钱十三万二千六百十二吊零九十。”

“明代城墙特别牢固,因为砌筑时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用生铁熔灌’,所有木构建筑‘穷极侈丽',画绣的彩绘鲜艳夺目。走近城墙细细查看,石构建筑‘华丽奇巧’,雕镌的图案精美绝伦。曾经的盖州古城所耗用的财力、物力是难以计数的。”

盖州古城是历史赐予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她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她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就是盖州,无可替代的盖州!

一个个地名,就这样化作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集体记忆,共同建构起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

那一段记忆

百转千回依然美好

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

有无数的老地方变了模样,

有一些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还有一些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但它们所承载的记忆,

却让人久久难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一些老地名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作为一个地方集体记忆的载体——地名,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熔铸进每一个当地人的生命里。

关于地名,你还知道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你身边,又有哪些不复存在的老地方?

欢迎留言,讲述你知道的故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ash:5d1c8ebb3facd25e1a8048e74870d89dce2388ed

声明:此文由 天辽地宁十四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