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唯一的古塔,你知道在哪里吗...
发现 第七期
古塔为各地城市山林增光彩
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
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永川通发现丨第七期】
带你走进永川境内唯一的古塔...
塔院寺石塔,位于永川区来苏镇塔园村白塔园村民小组,为永川境内唯一幸存下来的古塔。二十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在勘察时发现塔院寺石塔,并上报给永川文化馆。1984年,永川县财政局对其拨专款进行第一次维修,加以保护。同年,永川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永川县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坐及护栏)
该塔修建于明代中期,为石质实心密檐式塔,共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塔身共11层,塔高18米。塔基为四方形,条石砌筑,塔基上设须弥座,置实心覆钵,整石凿成,直径约2.3米,高2.5米,其一、二、四、六、七层均为素面,第三、五层分嵌佛像和题记。
钵体刻《金刚经》文,因风雨侵蚀,文字大多模糊不清,覆钵西面中下部开一小龛(内中造像已残)。钵下口沿施双层莲瓣及仰瓣荷花纹饰。钵上施四方形围栏平座。平座上为方形13级密檐式塔身,逐级上收。塔檐叠涩挑出,塔刹早年被雷击毀,塔身多处毁坏。解放初因禁止佛事活动,故无人照管,庙宇佛像散失,后因年久失修,塔身保存状况逐步恶化。庙宇后来改作学堂,现为村民住所。
(石塔上的经文)
2015年12月为消除塔院寺安全隐患,拆除了一部分,留下三层塔身,计划于今年下半年修复。整体建筑朴素大方,磅礴大气,高大雄伟,具有不可多得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重庆永川境内佛教的传播以及明代佛教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塔檐)
佛塔,亦称宝塔,藏语称“藏文”(曲登),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即来源“Buddastupa”。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石塔南面图)
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起源于印度,汉代,随着佛教传入我国,我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的佛塔。继而由楼阁式衍生出密檐式塔。而后,它们都按照各自的文化习俗接纳、吸收、改造、创新了印度佛塔,并且佛塔的内容还被延伸,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石塔全景图)
在千姿百态的中国佛塔中,不论是密檐塔,还是楼阁塔,风水塔还是文峰塔,细细观察的人总会发现,塔的层数皆为奇数,单层、三层、五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偶数层的塔极罕见,连塔刹相轮也不例外。而塔的平面皆为偶数边形,如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塔等,绝对没有奇数边的平面形式。佛教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塔的四边,象征四圣谛;六边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即是八相成道;十二边指十二因缘等等,而塔的奇数层在佛教中则表示清白与崇高。不管怎样,印度佛塔在与中国楼阁的结合过程中,前者已被后者大大地同化了。
历史是过往的故事,如同飞鸟曾经掠过天空。永川承平多年,这片富庶的土地曾经孕育出厚重的文明,见证过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古迹、遗址、名胜、名人......永川通《发现》栏目和你一起去寻找曾经那些灿烂的文明。
大家都在看
- 广告推广 -
来源:永川通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ID
Hash:be9c3fba18ed2d09fca8ae827e50ef4054350b68
声明:此文由 永川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