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广生:长城情怀

贺广生,男,汉族,1957年生。中国联通清水河县分公司退休职工。政工师;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2年开始学习摄影。初涉摄影是以拍些婚礼、喜庆等方面的照片谋生。后也拍些新闻、艺术方面的作品,这虽然是一条漫长艰苦的路,但这对我来说是苦中有乐,苦中有甜,所以,我对摄影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它锻炼了我对生活的思维,让我能够随时随地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不被常人所注意的美好瞬间,用手中的相机把它记录下来,让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时间长了,也偶有作品被一些报刊采纳。1995年作品《山里娃》获内蒙古自治区邮电系统摄影比赛一等奖;2002年作品《骡驮轿》获中国建筑研究会三等奖;2006年作品《牧童》获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首届职工摄影比赛二等奖。并有多幅作品入选《清水河县志》、《清水河旅游画册》、《清水河县画册》、《清水河县改革开放30年》《呼和浩特市画册》等书中。2017年被清水河委、政府授予摄影成就奖。

摄影感悟:摄影使我离开了农村,摄影又使我经常想回农村。

贺广生|长城情怀

长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走进长城,就走进了历史,望着那一个个隆起的山峁,那绵连起伏的古长城,那数以百计的烽火台,那一座座黄色古城堡,久远的金戈铁骑仿佛就在眼前纷至沓来。

长城十七沟段。

滑石段。

滑石堡门楼。

旧云石堡。

保存较好的柏杨岭段长城。

清水河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长城就是北堡乡境内至山西偏关县水泉堡这段长城。它见证了古代这里的险要和繁华,也成为如今清水河县北堡乡的印象之一,每当登上这里的长城,就感觉到了古人的霸气,也感受到这里的宏伟,边墙经历了战乱的洗礼,古代的战乱足迹早已荡然无存,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和烽火台明朝时修建的城墙,其防御能力早已深入人心,当地人们依旧把那些烽火台称之为“台墩”,把长城称之为“边墙”。古老的长城承载了古老的历史,也承载了历朝历代王者的梦想,更承载了历朝历代普通老百姓追求和平安定的向往。

摇摇欲坠四眼儿楼。

箭牌楼。

箭牌楼远景。

将军会。

将军会。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的先人通过诗词表达雄壮悲凉的历史,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怀古悲今,让我觉得似含有着深深的沉痛。城墙记录了最激烈残酷的历史,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落满了岁月的尘埃,静静地定格在塞外绿洲上。

2014年农历正月十五长城脚下的北堡村唱大戏,人们仍然坚持把珍藏多年的毛主席像高高地挂在戏台中央!

长城内外附近村庄把城墙上的砖拆回砌窑。

黄河长城握手的地方。

今日西口路。

走的次数多了,就有当地村民和你诉说长城内外的故事。图中的村子叫正泥墕。内蒙古清水河与山西偏关的交界就是以长城为界,但正泥墕是长城沿线唯一一个住在口外属于山西管辖的村子。村里人说,他们村重来争取不到栽树项目,山西说你们住在口外,山西植树不往口外栽。而内蒙古清水河县的林业工作者却说,你们属于山西管辖,我们不给栽,为此,今年,村里人还和来村里下乡的林业局副局长打了一架!

正泥墕

正泥墕

长城七墩段。

坐落于老牛湾镇水门塔的“伏龙寺”。庙上石碑上刻着:“你不知道一万年以前这里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一万年之后这里是个什么样子。”

驴皮窑口烽火台。

老营南门。

旧柏杨岭堡遗址。

长城在寺怀口附近修了个围子。

长城脚下。

长城沿线有很多被人们遗弃的石碾石磨。

口子上村。

住在城墙窑洞里的老人。

住在长城窑洞里的人家。

长城内外的民俗

2017年,长城脚下水泉堡。

杀虎口

明二边。

长城脚下的人们。

长城脚下的人们。

长城脚下的人们。

长城脚下的人们。

没有维修之前的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明清古戏台。

维修后的戏台样子。

2007年拍的没维修之前的“丫角山”。

2012年拍的维修之后的“丫角山。”

Hash:c4d9a81b96de5cc0d2d6abb766d7d4a9b65e26c1

声明:此文由 纪实影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