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河边的四大古代遗址,今天依然让人着迷……

淄河古称淄水,发源于莱芜县和庄乡望鲁山西麓的大英章支沟,自西向东流,在博山谢家店大桥与南博山河、夏庄河两大支流会合。又东北流,至博山泉河头东北与东淄河汇合,继续东北流进入淄川区境,经过古城、口头汇合奥莱峪、岳阴、香峪之水入太河水库,再东北流至益都庙子南,仁河由右岸注入。淄河一路东北流,经淄博临淄区,于广饶县辛庄东北由右岸注入小清河

淄河河长155.1公里,流域面积1500.4平方公里。其中太河(古莱芜口)以上河段为淄河上游。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这条母亲河哺育了淄河流域的百姓大众,留下了数不清的遗迹和传说,梳理起来口头大汶口文化遗址、马陉邑遗址、齐长城遗址、古莱芜城遗址为淄河上游地区(也是太河地区)迄今发现的的四大古代遗址

1、口头大汶口文化遗址

早在1964年,我市文物工作者在淄川原大口头村(现为太河镇淄河村)发现了80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是目前我市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活动遗迹之一,该遗址出土的彩绘红陶壶、白陶单耳杯、红陶罐等文物,证明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 “东夷文化”的中心地区。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征明显,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这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已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当时的社会已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私有制逐渐形成,整个社会已接近阶级社会的门槛了。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专家根据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对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目前有3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私有制已经确立,一夫一妻制已得到巩固,应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阶段。另一种认为墓内随葬品悬殊很大,并已出现文字,应是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再一种是根据大汶口墓葬材料,认为应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在口头村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发现这时就有手制烧成的泥质红、白陶器。因此淄博工业生产及淄川最早的陶器生产的历史要上溯到距今6000年以前。

大口头村现在为淄河村,地处巍巍马鞍山下,淄河上游西岸,距淄川城35公里,现属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管辖。

有文字介绍,大口头村约于宋代立村。因为地处东南奥来峪、西北岳阴两大峪口,故名口头村;1949年后为了区别邻村小口头村改名为大口头村,1997年因口头乡改建淄河镇改名为淄河村;2010年淄河镇并入太河镇,淄河村归属太河镇。

淄河村原为镇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文化中心。该村为太河水库移民单位,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现有村民355户,1006人。

淄河村地理位置优越,四周群山林立、风景如画。西侧的岳阳山、西山,南侧的马鞍山皆为名山,其中马鞍山还是淄河通道上的重要关隘,气壮山河的马鞍山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并记入军史、党史,千秋传颂。

清澈的淄博母亲河-淄河,穿过群山峡谷西南到西北,绕村而过。地处群山之中,山秀河清赋予了村庄的美丽,淄河冲击的局部平原培育了口头的富饶。

据介绍,1964年发现的口头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在原淄河镇政府现太河镇淄河片区办公大院的西对面,口头小康桥北、岳岭山下、齐鲁古道博池路一侧约800余平米。如果真是如此,最起码相当一部分遗址已经被沿路的商品房压在了下面,剩余部分也难觅踪影。

当然,如果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 “东夷文化”的中心地区,那么这里当时是村庄还是都市?口头立村或许更早。

历史有时就是个迷。

2、齐国边陲城市马陉邑遗址

太河镇马陵村位于淄河上游,太河水库东侧。史料记载:现在的太河镇马陵村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城市-马陉。

《齐国历史年表》载:“马陉邑: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已并入太河镇)马陵村。

百度称,邑:城市,都城 :城~。都~。因此马陉邑也可称之为马陉都城。

乾隆.博山县志.古迹)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晋师从齐师,入自邱舆,击马陉。(译: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境内,攻打马陉。丘舆:地名为齐邑,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马陉在山东益都县西南,一名弇中谷,亦名莱芜峪,又名长峪。 《读史方舆纪要》) …… 公元前586年,(周定王18年),“晋师从齐师 ,入自邱舆,击马陉,战于鞍。齐师败绩,齐侯自徐关入。

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淄博淄河上游流域包括现在的太河镇辖区,属博山县。

《乾隆.博山县志》记载的更为明确:“马陉,在(博山)东北五十里,今俗讹呼马陵。......齐邑今尚有城址可辩,其东村为东马陵,其西一村为西马陵。城址居其中。”

《山东通志·博山县》载:“今县东北五十里,有马陵故城,遗址尚存。”

相传 , 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 ,春秋时期的博山,地属马陉邑。战国时期,废马陉邑,其地隶属齐郡。

续修.博山县志附图

马陉地处淄河峡谷地带的险要地段,沿河通往临淄城只有十几公里,这里西边山峰壁立,中间河水涛涛,东岸建立马陉城,一城把关,掌控整个西南边关。这里西南从河上据齐鲁边境城子只有几公里,路陆沿古道经奥莱峪到达边陲村庄涌泉、西股等边境防线也不到10公里,到达三泰山长城则更近,是春秋时期齐国西南边境的军史政治中心,也是扼守齐国首都临淄的重要门户。

传说在齐国这个边陲城市曾经发生过著名的马陉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死于马陉城外的道路上,齐国大胜。战后庞涓尸体被分割,其中头颅埋藏在淄川城南镇的将军头村,身子被埋在离马陵一公里外的东石门村东。现将军头村的庞涓幕尚存并得以很好的保护,只是马鞍山下埋葬庞涓身子的那座10余米高的土石堆在2008年被挖平了。

(位于淄川将军头村的庞涓墓碑)

春秋战国时期的马陉之战传说众多,马陉之战的发生地之争至今还在进行中。但太河马陉相连的奥莱峪关于的鬼谷子、孙膑、庞涓的故事传说,鬼谷子授课的高武寨、岑山昭阳洞,马鞍山相连的孟梁台山峰的庞涓练功的庞涓洞(明益都县志、清博山县志均有记载)、涌泉的孙膑歇马堂、鬼谷子等候孙膑、庞涓授徒的地方东等、西蹲特别是淄川将军头村的将军墓等也许会为淄河马陉之战在竞争中提供一臂之力。

历史上马陵村的村址也发生过不小的变化。原来的马陵村在淄河滩边,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里有淄河流域最大的一块良田号称马陵大地,远近闻名。村子的四周被群山包围,淄河沿村而过,村中有一条古道,向北通往齐国的首都临淄,向南通往齐鲁边境重镇城子及奥莱峪等齐鲁边境。这条路过去是一条官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水经注》中记载:淄水迳莱芜谷,有北迳马陉,俗名长峪道,现场现状与其吻合。

(太河马陵村老村古门)

当地老人人讲,马陉城老遗址位于马陵老村西。现保留西门及部分石墙,城门用规则的石块精工垒成,上方发旋,高约四米,坚固厚重,石墙上部都已坍塌,只留高约两米左右的不规整墙体,面朝西方,土崖下面就是长峪古道。虽然多少年过去了,留存的建筑遗址,虽然不能排除中间修缮改造或者改造用于村里安全护卫,但相当一部分建筑仍然保留着国家工程的精气神,建筑风格、质量上乘,它平地建城蔚然霸气,与周边为抵挡捻军、匪患在山峰之上修建的围子和山寨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十世纪70年代初,由于修建太河水库,马陵村也和下游的其它村庄一样,舍小家顾大家,整个村庄搬迁到了南山腰,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和充满历史的老城遗址。对于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曾经的边境城市-马陉一样,历史不会忘记,将铭记于史册。

(马陵村老村围墙遗址)

3、齐长城遗址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规模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长城之父。齐长城西济南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黄岛区东于家河村,横越泰沂山区,横亘山东境内,修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485年间。

出生于现太河镇西石门村的清代秀才谭景文先生在其主编、民国二十年六月出版的《博山乡土志.长城》篇中介绍淄博齐长城曰:长城来自西南,由莱芜入境,随山起伏,蜿蜒东趋,入临朐界。.....

淄河上游地区的东南山区,位于齐鲁分界线,是齐长城防线的密集区,也是现齐长城沿线保护最好、最有颜值的一部分。

(涌泉劈山齐兵营遗址)齐长城在淄博地区的遗存,分布在博山、淄川、沂源两区一县境内,长155240米。

淄川境内的齐长城由博山围屏山岳家北峪入境,沿西河镇、东坪镇的薛家峪、护宝泉村山脊到现太河辖区,经聚锋村岳阳山,然后过淄河经城子关,在淄河上游山区沿齐鲁边境,经三泰山鹿角山、黑虎寨、油篓寨、涌泉达摩山(蟠龙山)、(博山)雁门寨到太平山出境。淄川境内齐长城全长50公里,主要齐长城遗迹30公里,主要位于太河镇辖区和淄河上游的齐鲁边境,如城子村、三台山、鹿角山、涌泉达摩山、劈山一带。

(齐长城防线太河景区风光)

淄川城子以东的三泰山主峰西部有约500米长城遗址保存完好,它建在连接主峰以西的淄河转弯处,呈U字型。高3米至5米,宽约2米,局部有瞭望孔,山顶处建有烽火台城堡、属重要险口。劈山齐长城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峭壁上,山北面有一大沟壑,沿北部山崖而建,长约2000米,宽约1—1.5米,现存高度在1.5米—3米之间。靠北峭壁上有多处城门构建,用料就地取材垒砌,山顶还建有石砌水窖,根据石料及构筑风格。

劈山山脉坐落在涌泉村东北方,最高海拔800米,这里是泰沂山脉的接壤处,劈山诸峰南北一字排开,东西部为悬崖峭壁,俊秀挺拔,岩体垂直如刀劈状,中间有独立寨,大小寨南北相望,烽火台,关隘口等,寨里设有兵营驻扎处。 这里的齐长城防线有主线和复线相互交错,前有主防线阵地,后有兵营屯驻,在山麓前蜿蜒回绕宛如盘蛇状,山势险峻垛墙完整,山麓还有层层石砌梯田,是千里齐长城最有特色且保存最好的部分之一,历史文化自然天然与人工智慧杰作融为一体,几千年过去,齐长城雄风犹存。

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建置志二)

为防止捻军及匪患,清代在淄博等地特别是原博山县的太河镇(七区)、池上镇(五区)、博山镇(四区)等地,各个村庄修筑了不少的石体建筑或称之山寨或称为围子,其建筑风格与古代齐长城如出一辙,修石门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建筑为民建民用,虽也不乏护卫功能,但与齐鲁边境的齐长城防线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沧桑多少年过去,在淄河上游地区现在这些躲避战乱匪患的山寨、围子与几千年前在齐鲁边境线上修建的国家军事工程-齐长城、齐兵营,融为一体,更加彰显了泱泱齐风、儒雅鲁韵的风貌,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太河镇原博山县西石门村山寨)

《续修博山县志》中有王肇沅《修石门山寨记》一文,山寨产生和建设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于是....吾乡人纷纷议筑土堡,或以淄城坚,竟相移入。乃与家大人议。以城虽坚,而我无田可供食。窎桥虽有田,而土堡终不如山寨之险。坚壁石门,以耕以守计甚得。于是岁五月朔鸠工庀材。度古寨地狭,莫容。乃于古寨南之高峰起寨。其地势尖峰巉削,东南皆悬崖,惟西面稍坦。巉者平之,四围周以石垣。石取诸山,故价廉而工省。其悬崖处,垣无庸高也;其坦处,则甃以重垣,上施铳眼二。非重垣不足防冲突也。其门,则石券,仅容人出入,上小屋一间,以备风雨瞭守。门则东北向,以登山之路在北也。四维既张,无以御寒暑焉,不可,于是房屋备;枵腹焉,不可,于是仓廪备、庖湢备;峰高,无水,尤不可以不储,于是即寨之西偏最凹处凿池,上覆以石,而灰泥其中。不泥则漏卮为患;不覆则冻裂堪虞。夏日急雨骤涨,皆入池中,盛水约二千石。……”

“……当此时只为南匪计耳,不意于次年秋竟有刘德培之变,蚕食山中诸村。予与臧获数辈负隅固守,贼闻有备,不来犯,竟赖以全。……”

作为家乡人的王肇沅,一片经典的文章,清楚地描述了当时修建山寨的起因、背景、方法及过程,也展现了先生对家乡的关心和热爱。

当然几千年过去了,历史的足迹难免发生重合或原基础上的改造利用甚至改变。齐长城在历代发展或战争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政府或附近居民整修为山寨、兵营,承当了躲避匪患、战争屯兵的作用,也有不少的遗迹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不管何种情况,不管是曾经的国家工程-齐长城还是民间建筑-围子和山寨,历史的遗迹都是民族瑰宝,我们有责任予以珍惜和保护。

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齐长城作为古代建筑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齐长城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建筑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是我市少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早在民国年代,淄河老乡、秀才谭景文先生就在《博山乡土志》中郑重强调:“长城纪念的价值,在历史上仍是炳若日星,千秋永存”,淄河上游是齐长城防线的密集区,这一珍贵的古代遗迹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及专家的高度重视,必将在保护及利用方面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古莱芜城旧址,现太河镇城子村)

4、汉代古址-莱芜城

位于淄河上游,现在的太河镇城子村原是古代淄河上游地区齐国两座边陲城市之一。

资料记载:古莱芜城遗址位于淄城东南太河镇城子村。博山县志载:齐灵公(公元前567年) 灭莱子国,其国民逃难至此,建城为邑。当时淄河岸边虽山青水秀,但树密草萋,一片荒芜,故名莱芜。

现在的莱芜故城遗址—城子村,位于淄川与博山两区的交界处,东西双锋对峙的峡谷中。村子地处淄河上游,村西为岳阳山,村东为、三泰山、马鞍山,战略位置显要,离齐国国都临淄50公里,是淄河流域南北交通重要通道,特别是以山为势的地理环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一处重要的关隘,村东、西山上均有著名的齐长城遗址。

(风景如画的城子村)

民国二十年出版的《博山乡土志.古城篇》记载“古城在县东五十五里,是古时候莱芜的古城。东面近山,其余三面都为淄水所环抱。......<水经注>说:淄水经莱芜古城南,又西北转,经城西,又北出岑山。”作者谭景文先生夸奖说:“道远当日,本但为淄水写实,而古城的位置、环境、却也描写的真真切切,活现纸上了”。

前清贡生、岑山进士太河人陈念本先生在其《古城》诗说:”汉为莱芜县,今作古城庄”。

出生于现太河镇西石门村的秀才谭景文先生,作为家乡人的在民国时期就对古城的当时现状忧心忡忡:‘’今城墙旧址,还有高至七八尺的地方。惟土人不晓得古迹的珍重。每任意摧残,横施耕凿.唉,可贵的古城,怎忍得无谓之削呢?”我们在感叹 先生对历史遗迹保护先见之明的同时也了解了民国时期,古莱芜城旧址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但还有一定规模。

《博山乡土志.村庄人口,>>中介绍:郑家 五十三里 古城 五十五里”。

(康熙九年.益都县颜神镇地名图局部)

康熙九年(1670年)出版的《益都县颜神镇地名图》、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绘制的博山县建设地行图都标注这里地名为“古城”。

谭景文先生还在博山乡土志中介绍,东汉桓帝时,范丹为莱芜长,就在古城这个地方。他后来弃官卖卜,至于无米作饭,也仍是处之泰然,绝不在意,故当时有“釜中生鱼范莱芜”的歌谣。

《续修博山县志·古迹》记载:(古城)“其城长、宽均三百七八十尺,西南两墙旧址废尽多年,北墙尚存一百八十八尺,东墙尚存一百二十五尺。”

《淄博市志·文物名胜》:“古城长、宽均800米左右,城墙大部废尽,唯北墙稍有残存。”城子村为齐国南部边陲重镇,四周原有土夯城墙,宽约7米,高约3米,东西南北有城门,城内有总兵府,府门外有石狮把门,府内有石楼等建筑。城墙在1960年代挖土造地中被毁。。

莱国是商后裔建立的子姓王国,也是当时山东东部势力较大的东夷古国之一。作为齐地东邻莱国,被迫东迁后,初在今平度莱州交界的胶莱河东岸,由于北邻渤海,故有鱼盐之利。丘陵山地,可以放牧养蚕;沿河平原,则可供农耕。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经济发达。春秋初期,齐国元勋姜子牙政治上“因其俗、简其礼”,尊贤尚功,经济上“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政治、经济、军事得到了发展。

齐灵公15年,齐攻破莱都,莱共公浮柔逃奔棠邑,而棠邑同年被灭。莱子国自此灭亡。齐灭莱之后,把莱共公一伙人迁到东莱黄县,与原居此地的本族人居住在一起。莱国被齐国吞并后,在原莱国都城中心地带,仍保持莱的名称,成为齐国的莱邑。莱共公一伙迁到东莱的黄县以后,其势力没有维持多久,战国之际,东莱也被齐国吞并,莱国的历史到此就终结了。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子国后,部分莱人西迁至淄川城子一带建城为邑,另一部分莱人东迁至东莱的黄县、莱阳等东部沿海一带。战国时期东莱也被齐国吞并,莱子国民又被迫自今黄县、莱阳等东部沿海一带西迁至淄川城子一带,与原先播迁到此的莱人居住在一起。因这里土地荒芜,又是莱民居住地,故名莱芜。资料记载莱人的迁移路线,应先是自昌乐一带前往黄县一带,后又由黄县陆续前往淄川城子一带,最后又由淄川城子迁居现在的莱芜,历经沧桑,几经迁徙,才陆续定居。

为纪念莱芜古城,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古城遗址称为古城,民国(续修博山县志)载:博山县第七区设古城乡。

(从古城出走的莱芜,现已撤市城区,归属济南市)

然而似乎莱芜命运多舛,好不容改县设市,最近又撤市设县,莱芜市告别历史,归属济南市管辖。

如今的城子的莱芜故城遗址,城墙已经基本被毁,遗址痕迹不多,但城子村东西两旁的山上仍有明显的齐长城遗址。淄川境内齐长城遗址接博山境,沿岳阳山过淄河谷地的城子要塞东鹿角山、三泰山、马鞍山、莲花山、劈山,呈东南走向,以山为势直达淄川、博山交界处的达摩山,进入临朐境内的太平山,与临朐、沂水境内的穆陵关相接。

对古城遗址的保护,谭景文先生在博山乡土志中呼吁:“保存古迹,原属要政。古城遗迹,有宜急于设法,禁止作践的必要。不但为关心古迹者留得凭吊之资,在历史上,实很有保存之价值啊!”。

(淄河风光一角)

现在的城子村,山还是那些山,淄河仍然环绕着村庄静静的流淌,只是古莱芜城的遗址遗迹已不多见让人深感遗憾。

从80年代开始村民利用淄河滩、淄河水生产的蒜黄畅销京津各大城市,成为有名的蔬菜专业村。紧挨古泉老龙湾建设的虹鳟鱼养殖场,一派繁荣形象;古村还因地制宜,新打深井两眼并配套,扩大水浇面积500余亩,发展猕猴桃100亩,发展樱桃500亩。同时支部村委还十分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近几年对村内外道路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下一步将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的同时,依托齐长城、古城遗址、圣水寺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增加村民收入

正值盛世,党和政府制定了许多保护和发展齐长城、古代遗迹及文化旅游的规划和方针,期待在挖掘保护历史的同时,淄河上游地区有更多的历史遗迹发现,淄河及太河文化旅游事业有更高更快的发展。

文 劈山

来自内容合作平台劈山故事,特此致谢!

Hash:581d91beb523d7ccdfc8a16d548cb6a76fbb3a7b

声明:此文由 淄博周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