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赞︱包头召:革命摇篮的“家国情怀”

“家园往岁雨如鞭,志士披荆为月圆。土默川前播火种,福徵寺内扭乾坤。”这首描写包头召的诗道出了它在内蒙古革命事业,乃至中国革命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让我们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到共产党人的赤诚之心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土默川前播火种,福徵寺内扭乾坤。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包头召革命纪念馆主任巴建和说:“包头召是革命的召、红色的召,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要弘扬跨越时空的包头召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

盛夏七月,绿满鹿城。记者来到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北梁的包头召,一座汉藏合璧的召庙呈现于眼前,清净朴实而浑厚,大雄宝殿庄严肃穆。

包头召又名福徵寺,是老包头城内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距今约有300多年历史。召庙主体是藏式结构,屋脊和飞檐是汉式,藏汉合璧的庙宇特点,体现了蒙汉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

大雄宝殿东侧是包头召革命纪念馆,红色的牌匾熠熠生辉。一进门是毛泽东铜像以及亲笔题词的“做民族团结的先锋”牌匾。馆内展示着王若飞、乌兰夫、李裕智、多松年等30多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陈列着上百件老一辈革命者的珍贵书籍和文物,以及内蒙古革命的摇篮——包头召的历史大事记等。

纪念馆左侧,是已建成的中共包头工委旧址、包头召民俗馆、包头召博物馆等。其中包头召革命纪念馆是包头市、内蒙古两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展现了内蒙古中共党史重要文化遗存。

巴建和说:“包头召不仅是当时包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之一,也是包头革命的发源地。”

1925年3月,中国共产党包头工作委员会在包头召建立,这是包头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此,无数革命先辈在包头召的掩护下,与敌人做艰苦卓绝的斗争,王若飞、乌兰夫、李裕智、刘仁、奎璧、多松年、吉雅泰、李森、锡尼喇嘛、旺丹尼玛等一大批蒙汉革命者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

包头召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情报传递站和共产党人赴共产国际的中转站,革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补给站,为内蒙古的革命事业,乃至中国的革命事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召成了百姓集会的场所,蒙回汉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相濡以沫,为全国的民族团结做出了表率。1952年,毛泽东主席派中央少数民族慰问团在包头召赠送一面亲手题词的“做民族团结的先锋”锦旗。

巴建和说:“‘题词’虽不是专门给包头召,但却在包头召举行赠送仪式,这反映了包头召在民族团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9月19日,包头召革命纪念馆落成,为各族人民缅怀革命先烈提供了重要场所,为中小学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新课堂,成为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自治区2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等。

巴建和说:“结合已恢复的中共包头工委旧址、扩建的包头召纪念馆等,将包头召打造成具有草原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发挥新时代民族团结先锋作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Hash:e60bb5bc0c2422773d817b11cb4fc60ba47db44a

声明:此文由 鄂尔多斯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