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纪录片《最美大连行》明晚播出!有庄河!

东北最早有稻遗存遗址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

深冬采冰

“稻香河蟹”

大连人熟悉的

《最美大连行》栏目组

又上新了

这次他们带来了

- 《最美大连行》第8季-

系列纪录片

《稻乡澎湃》

由“中国移动5G” 赞助播映

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制作出品的

第二部4K超高清纪录片

2021年12月27-30日

在大连新闻综合频道

晚间八点档

黄金剧场”首集剧时段播出

新时代乡村农人群像

该片以辽南水稻传统种植区为主要剧情发生地,通过纪实方式,讲述了乡村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们的引领带动下,如何面对挑战、努力追求幸福,在探索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催人奋进的时代故事。

全片对辽南乡村正在进行中的奋斗实践进行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洞察,用引人入胜的视听语言和前延交叉叙事结构,细腻明亮地塑造了新时代乡村农人群像,在抵近真实的讲述里,记录下2021年这一年由乡村脚踩大地走出的振兴史诗。

透过数据、图片

看艰辛的拍摄历程

全片整体拍摄历时近8个月

成片总计近2000个镜头

外拍场景涉及大连13个乡镇街道

盘锦丹东等地

采访里程超过13000公里

为你送上精彩独家“剧透”

01.

东北最早

有稻遗存遗址

大连“大嘴子”遗址是中国水稻遗址最北点,出土的远古碳化稻米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测定,年龄距今3043±75年,实测为粳稻。遗址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稻米标本现存大连汉墓博物馆

02.

辽南首次试种

袁隆平院士

“海水稻”

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海水稻”经位于丹东东港的水稻品种实验站5年实验期后,2021年首次在大连庄河市进行示范应用。

03.

辽南深冬采冰

辽南采冰流传于碧流河、英那河、湖里河一带,“三九”过后开始人工切割,作业为期半个月。冰块单重一千斤,主要用于海鲜冷藏及运输。与人造冰相比,自然冰清亮通透、更耐融解。

04.

秘藏美食

“稻香河蟹”

“稻香河蟹”流传于辽南稻乡,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味。

05.

野生的斑嘴鸭、天鹅

栖息生态

随着自然保护力度的加强,辽南湿地近年来明显增多。每年初冬到次年2月左右,越来越多的天鹅将这里作为越冬之地,它们与野生的斑嘴鸭一起,给冬季的辽南增添了新的自然情趣。

专业团队再出精品

✦✦

《最美大连行》

栏目组

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从事纪录片创作的

专业团队

他们又一次

跋山涉水 潜心拍摄制作

带来了一部精致作品

《最美大连行》栏目组曾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第26届中国纪录片 “十优栏目”、辽宁新闻奖一等奖、大连市“文艺界十件有影响的作品”等国家及省市级奖项。

2021年在辽宁省优秀电视纪录(专题)片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优秀导演和优秀摄像三项大奖。

来源丨新闻大连

编辑丨马美姣

编审丨姜鹏飞

Hash:13a1a1c13b146d46224687352f64c9fae65401bb

声明:此文由 大东北生活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