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城|武汉,一座湿地上诞生的城市

武汉

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你是否知道

武汉

还是一座“湿地之城”?

(安山湿地公园

在武汉,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湿地犹如散落在城市之中的绿色明珠,万鸟齐飞的景象是繁华都市中的田园牧歌。武汉坐拥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6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湿地群的环绕既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也是武汉在城市建设中提前谋划、为生态布局的成果。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在这个冬天,逾10万只候鸟从最远3000公里以外的西伯利亚飞至武汉越冬。人、鸟、湿地和谐共生的画面正成为这座城市的背景色。

率先完成湿地立法

1月31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负责人正在准备“世界湿地日”的宣传活动。作为《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起草者之一,该负责人表示,早在2007年,武汉市就通过了《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开启湿地保护的步伐。

2007年前后,原武汉市林业局组织专家,着手武汉市湿地资源普查。用3年时间走访了武汉的大江大湖,摸清武汉湿地“家底”。该负责人回忆,当时国家对湿地的管理没有专门的综合性法律或法规,已有的法律法规如土地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仅仅保护着湿地上的构成要素。

( 2018年1月22日,府河湿地,野保员汤国社和队友修补护栏)

“湿地并非水、土地、动植物等生物构成的简单组合,对湿地的保护必须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建立在系统化和综合性管理的基础上。”该负责人称,国际国内对湿地保护通行的办法是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其他有效保护形式。

鉴于此,2010年3月,武汉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完成湿地立法,出台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提出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实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区管理。

涨渡湖水上森林美景

此后,武汉市相继出台《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武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为城市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013年10月,沉湖湿地鸟的种类和数量大规模恢复,因东方白鹳、黑鹳、豆雁、凤头麦鸡、白琵鹭、灰鹤等6种珍稀濒危水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已超过国际《湿地公约》的标准,跻身“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武汉湿地史上的里程碑。

东湖湿地公园落雁岛的鸬鹚)

目前,武汉市已有蔡甸区沉湖、江夏区上涉湖、新洲涨渡湖、黄陂区草湖汉南区武湖共5个省、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7年,金银湖成为武汉市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2008年,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随后,蔡甸区后官湖、江夏区藏龙岛、江夏区安山、东西湖区杜公湖等国家级湿地公园相继获批。截至2018年底,东西湖金银湖、武汉东湖、蔡甸区后官湖、江夏区藏龙岛、江夏区安山等5个国家湿地公园已建成,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评估。

(2018年2月7日,蔡甸区第六小学的孩子们在沉湖湿地七壕保护站观察候鸟)

武汉成为国内唯一拥有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城市,也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

鸟吃庄稼政府“赔”

湿地保护区的建设,不仅让生态多样性得以留存和保护,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让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可以彼此交融,互相给予更好的生存空间。

春节前,正是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李高忙碌的时候。他忙着核实农户信息,了解经营人的变更情况,以便对生产经营受到限制的权益人和因遭受鸟类等动物取食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权益人进行生态补偿。

金银湖湿地公园

原来,在2010年《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出台后,保护区内不少居民反映,鸬鹚、苍鹭吃池塘里的鱼,大雁、鹤类等鸟类吃小麦油菜等青苗作物。

居民说:“这些鸟都不能打,连麻雀都是省级保护鸟类。可是,我们的这些损失怎么办?”

为此,2013年10月,武汉市在全国第一个推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改堵、控为疏、导,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和养殖方式。

(府河湿地景观美不胜收)

李高介绍,以沉湖为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每年每亩补50元,缓冲区补35元,实验区补25元,同时还要求农民们承诺除了不打鸟外,种田也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养鱼不过分投肥、投饵等,倡导生态养殖。

沉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种群数量平稳增长。据观测统计,近年来,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在5万只左右。

湿地保护区还因环境太好意外走红。2018年7月,新洲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上森林短视频通过“抖音”传播后走红,各地游客纷涌而至。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半个月后这一“网红景点”不但没乘势宣传,反而悄然谢客,原因就是为了保护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

武汉:湿地上诞生的城市

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地带,江河纵横,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按照《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可以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遍布湿地,长江就是最著名的河流湿地,东湖则是美丽的淡水湖泊类湿地。

“武汉是座在湿地上诞生的城市。”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武汉“百湖之市”这一美誉几乎家喻户晓,但从生态的角度看,武汉更应称为“湿地之城”。

杜公湖湿地公园

他指出,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汉口后,整个汉口到处是水凼湖荡、苇塘土墩,几乎都可称为湿地。直至张之洞筑堤,汉口因水而兴,进而带动武汉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和经济重镇。可以说,湿地孕育了武汉,助力了武汉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武汉的湿地资源早已名声在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在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武汉论坛上介绍说,武汉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3座城市之一。

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武汉市湿地面积达1624.6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9%,这一比值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比值的3倍。

雷刚称,未来全球城市间的竞争在于资源的比拼,谁能更好地保护资源,谁的发展后劲就更足。武汉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湿地资源优势,这如同一个天生高个子的人参篮球比赛,获胜概率自然大。

武汉湿地资源知多少

武汉市湿地面积达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是国内唯一拥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的城市,也是国家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

1处国际重要湿地

蔡甸区沉湖

2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蔡甸区沉湖

新洲区涨渡湖

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陂区草湖

汉南区武湖

江夏区上涉湖

6座国家湿地公园

东湖湿地公园

西湖区金银湖湿地公园

江夏区安山湿地公园

蔡甸区后官湖湿地公园

西湖区杜公湖湿地公园

江夏区藏龙岛湿地公园

4座省级湿地公园

蔡甸区索子长

蔡甸区桐湖

江夏区潴洋海

黄陂区木兰花溪

保护湿地:武汉行动

2007年

通过《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

2007年

金银湖成为武汉市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2010年3月

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

2013年10月

沉湖湿地跻身“国际重要湿地”

2013年10月

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2015年

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在府河湿地出现,并在汉繁殖

2016年起

观鸟者对武汉30个生态敏感区进行鸟的种类监测

2019年1月21日

武汉记录到第407种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胸黑雁

(长江日报)

编辑 | 詹丽

Hash:7fba2ae21ed062dd93a2a405361cd4d3a880dbe0

声明:此文由 武汉绿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