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花开满园 滋润百姓心田

版权声明

本文视频、图片、文字系“潞城融媒体中心”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70 年,沧海桑田,日新月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日常生活中的游河、登山、采花是平淡却幸福的消遣娱乐方式;当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闲暇时光还能游山玩水;从最初少有的旅游景点,到旅游业遍地开花,旅行走进千家万户,从简单出行到品质游,随着群众对精神文化更高层次的需求,文旅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在奏响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旋律中,潞城文旅产业也绽放出灿烂魅力。从农家书屋、免费公益电影、送戏下乡到打造“两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圈,从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到全域旅游的规划……点点滴滴映照着70 年来潞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光辉历程: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建“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持续升“温”,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点“亮”,非遗保护走“新”,乡村旅游扬帆起航,民俗活动历久弥新,潞城区文化旅游正奔跑在加速发展的大道上。

聚民心 惠民

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潞城先后提档升级改造合室乡、店上镇、辛安泉镇、成家川办事处4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8 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同步配套设施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城、乡、村三级图书通借通还,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截至目前,该区高标准文化馆1 个、公共图书馆1 个、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9 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不断织密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为百姓带来更有品质的生活。

文化建设的根在基层,致力于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潞城区大力支持乡镇、村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贾村四月初四民间社火活动、东邑村二月二“龙抬头”祈福节、微子镇七月十九的微子文化节及西流北民俗文化活动等;戏迷协会、广场舞群众文化活动;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接人气 接地气

精品剧目影响广泛。近年来,潞城区创作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先后在省市多次演出并一举夺魁,作为全省唯一县级舞蹈作品,一路走进了国家最高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获得国家最高奖——“群星奖”,并受文化部及国家艺术基金会邀请赴珠海广州厦门佛山锦州等地进行巡回演出。自编、自演、自导的《你是我的眼》,在琼、鲁、赣、宁、晋“青春中国梦”5 省(区)舞蹈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金奖。

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普惠百姓。该区坚持文化宣传不留一个死角,将演出送到农村、厂矿、社区、部队、学校、企业,走近环卫工人、走进监狱,受到各界群众的高度赞扬。从2000 年至今,共成功组织了十七届“文化广场”以及“群众文化大舞台”活动,演出了300 余场。现在全区有各种秧歌队、舞蹈队20 余支,戏迷票友业余社团10 多个。同时,为培训各类文艺骨干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区文化馆、新时代实践理论文化服务平台等阵地作用,开办了声乐、美术书法、舞蹈等免费培训课堂,实行网络直播授课,累计授课4800 余节,播放量达到13000 余次。

抓旅游 树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潞城区积极申报成功2 个国家级非遗单位——东贾村迎神社火和上党落子,6 个省级非遗单位——唐宫悦酒、潞城民间乐户、潞城布艺、潞城甩饼、潞城仿古葫芦枕、上党祈福佛乐。

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了灿烂的文化,境内资源得天独厚,为潞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体验非遗文化,壮大乡村旅游,该区文化与旅游产业日益融合,让人民群众出行游玩拥有满满的获得感。近年来,潞城加快完善旅游业总体规划,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从理念变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叫响了“一‘潞’风光,满‘城’故事”的品牌。

积极开通了北京——潞城旅游专列,让更多人走进长治、走进潞城;成功举办了国际重机摩托车骑行嘉年华活动,吸引八方来客;回归乡情、寻觅童真,举办“潞城区首届民间传统游戏”文化节、在辛安村举办了以“风逐原起寺、月圆故乡情”为主题的首届乡村旅游推介会、在辛安泉镇南马村举办2019 首届风洞旅游文化艺术节;民间手工艺大师刘海兰做客央视直播,登上天津卫视荧屏,获广大网友和观众的关注,“大放异彩”……桩桩件件印证了潞城区文化旅游发展向更高更远迈进,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此外,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产业,利用东部浊漳河的自然资源,2004 年高山流水、绿野漂流等景区初步建成并开始接待游客。截至目前,建成了全国民间最大的潞宝毛主席纪念馆;修缮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起寺、东邑龙王庙、李庄文庙、武庙、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等项目;公开征集潞城旅游宣传口号和LOGO ;利用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深入实施“旅游+ ”战略,提升潞城旅游形象。按照潞城“文化旅游聚人气”的产业转型路径,高标准编制完成潞城区全域旅游规划并通过评审,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8 年,潞城区圆满完成长治市下达的旅游综合收入考核指标任务35.53 亿元,增幅为23% 。

70 年文化旅游产业持续蓬勃发展,昭示人民群众未来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不断蓬勃昌盛的文化旅游事业,不断提升的城市“软实力”,正在使潞城成为一座内涵丰富、儒雅风流、健康向上、散发魅力的新型城市。

15234504613

13623550203

Hash:b151cc47e1be503e72e28054e2dd77d108915989

声明:此文由 潞城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