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吕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革命圣地延安东部屏障。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吕梁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深入学习吕梁精神,坚持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战胜了无数艰险和磨难,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矢志不渝,为党分忧、为国尽责,凝聚起钢铁般的意志,用智慧与担当、鲜血与生命,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中华民族面临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候,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许多人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拯救民族危亡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之中,听党话、跟党走,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深入学习吕梁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我军将士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众志成城、勇于担当、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他们拿起大刀、步枪、火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寇伪军进行战斗。孝义县抗日民主政府命名的“抗日模范村”——石像村,全村有108位村民积极参加八路军、游击队和抗日团体工作,被政府追认的烈士有23名。1947年1月,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血腥杀戮,毫无惧色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从容就义。这种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伟大精神,彰显了巍巍吕梁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深入学习吕梁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革命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勒紧腰带、节衣缩食、倾力奉献、支援前线,为陕甘宁边区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捧出家中最后一颗山药蛋充军粮,拿出家里最后一尺布缝军装。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吕梁上交中央的经费占到了各县财政收入的81%。1942年至1948年,晋绥边区先后供给中央和西北财政76172.9亿元边币,占当时晋绥边区财政总收入的73.3%,支援陕甘宁边区粮食2882万公斤,支援了大量军火。千千万万吕梁儿女为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甘做“革命的螺丝钉”,义无反顾地奉献牺牲,为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汇聚起不可阻挡的伟大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始终牢记进一步大力弘扬伟大吕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氛围,切实把吕梁精神内化到思想灵魂里,展现到精神风貌上,体现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发展成效上,始终做吕梁精神的坚定传承者、自觉弘扬者、忠实实践者,让伟大的吕梁精神成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标识和不竭动力,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霍英杰)

Hash:701e9b90e38aadae3282bd6eae9ce341d1237c59

声明:此文由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