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竟有这样一个安详秀丽的古村落,还有诱人的美食!国庆就去玩!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南社介绍

力匕

古色古香中国

十六集 | 南社古村

阝 勹

廴 匚

《古色古香中国味》

是首挡介绍中国千年古镇魅力的

纪实性人文类旅游节目

一首歌

一座城

记录一个故事

品尝一道美食

表达一些情感

本周六(9月29日)中午12:50

相约广东卫视

南社遗韵

临水而建,古朴宁静,宗祠、家庙、书院、古树,无一不让你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底蕴。

你是否知道,因世界工厂而名动天下的东莞(guān),其实藏有这样一个洁净、安详、秀丽,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南社村。

一、聚落文化

村内以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着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

巷道基本与长形水塘垂直,形如梳状,布局合理,村中民风纯朴,村民们多喜爱聚集在榕树下,纳凉闲聊,嬉戏玩耍,构成一派浓郁的“珠江三角州”特色聚落文化景观。

南社村现遗留有祠堂30座、庙宇3座、古民居250多间、古井40多口,其中谢氏大宗祠、百岁坊百岁翁祠谢遇奇家庙等都是明清古建筑群中较有代表性的精品。

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血缘和姓氏成为了维系和管理聚落的重要纽带,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

二、宗法礼派

除了纵目繁多的宗派祠堂建筑,南社村的宗派礼法也相当丰富。

这对研究明清时期岭南的民俗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譬如南社村特有的“给活人立牌位”的风俗,这在全国其它地方是不多见的。

在祠堂的神龛里除了供奉已经仙逝的历代先祖的神主牌之外,还放着健在老人的牌位,这叫立长生位,老人家60岁后就可以立,旨在为老人添福添寿。

不过这些牌位只有当这位老人和他妻子过世后,才能把红绸布解开。

三、南社古建

南社村的古建筑大多为红砂石构造。

上有木雕,中有灰雕或壁画,红砖上还有砖雕

坚实的红砖地基,斑驳的青砖古墙,数百年后,这些老建筑一如既往地坚挺,除了多了几分沧桑,根本看不到老态。

四、茶山绸衣灯公

精工彩绘,真丝绸衣,这些穿着绫罗锦缎的小泥人就是茶山绸衣灯公。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茶山绸衣灯公的制作有几百年历史了,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是茶山泥公仔的前身,也是茶山泥公仔当中的极品。

茶山绸衣灯公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剪纸、绘画等技艺。

通过雕塑做出灯公的骨架;通过绘画,描绘出不同的脸部表情及衣服装饰;通过剪纸、簪花使衣饰更具立体感;通过絮花,将武将的披甲做得立体且更有质感。

茶山绸衣灯公由于是纯手工制作,故有唯一性,其做工精致、色彩鲜艳夺目。

茶山绸衣灯公手艺是口口相传的,而“做人也好,做绸衣灯公也好,一定要有心、有骨”的祖训是传承手艺的口诀,也是手艺人的人生准则。

李翠薇 茶山绸衣灯公传承人

五、百变莞香

莞香,即莞产沉香,莞香树从香苗长到香树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才能采香。

莞香制作技艺从开香门、育香到采香、理香等工序多达30余道,需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成功结香。

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

一炉初热,香蔼馥郁撩人,香云从香篆炉中冉冉而上,专注欣赏,心中宁静之感油然而生,悠然自得,恬然自在。

自古南社人以莞香为香料,放香炉里烧,不仅家中香气四溢,还可防蚊虫、防潮;南社人以莞香叶入茶,做成了独具特色的“莞香茶”,莞香茶汤色淡黄、味道甘醇、入口清润、回味甘甜舒畅;南社人以莞香烹美食,美食通过口腔入了五脏,香气则通过鼻腔入了身体。

莞香鸡

莞香鸡是在莞香树下,以吃莞香籽,莞香花,各种植物昆虫等食物,利用原生态自然放养的养殖方式生长而成。

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食疗作用。

南社九大簋传承人谢荏良将九大簋里黄油鸡的烹饪方法进行改良,研制出独特的莞香鸡制作方法。

六、将军

南社人家最妙的一道菜当属将军饭。

“将军饭”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与将军有关,而这个将军就是南社名人——清朝建威将军谢遇奇。

将军饭改良于传统的鲤鱼炊饭,因为鲫鱼性凉,比较适合夏天食用,糯米和鲫鱼的香味充分混合,风味独特又健康。

旅游小贴士

南社

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处于南社村樟岗岭与马头岭之间。

交通

开车去或坐公交车去都可。只要能找到茶山镇就能摸到古村,小村实在不大。

景点

【谢氏大宗祠】

【百岁坊】

【百岁翁祠】

【资政第】

【典型民居】

【社古寨墙】

美食

【莞香鸡】

【将军饭】

©广东卫视

古色古香中国味·南社

Hash:a56710da7de6242d9149c42881b63fcfae64b8a1

声明:此文由 广东卫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