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目前还存留多少古代壁画?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作者:我为书狂

石鼓壁画

日前,因私事走进了天涯山风景区内的石鼓神祠,想重新看看石鼓殿内的介子推行藏壁画,遗憾的是锁掌柜把门无法进入。据说是为了防火,殿内概不让进入——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几年前,我为了编印《天涯风景区》宣传画册,多次进入石鼓神祠采访和拍照,而且将石鼓殿内的壁画文字全部照抄下来,把每一幅壁画都单独制成图片。

石鼓祠壁画

在我看来,那两壁的图画是原平古代壁画的精品大作。

中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期便诞生了洞窟和摩崖壁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是我国最早的壁画之一,亦是中国壁画萌芽时期的代表之作。至魏晋以降,汉代北方墓葬壁画逐渐风行,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墓室壁画。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章怀太子墓”和2014年3月西安南郊发现的唐代宰相韩休与其夫人的合葬墓“韩休墓”等系列墓室壁画,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形制规模,都集墓葬壁画之大成,代表了传统墓葬类壁画的艺术高峰。敦煌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尤以精妙绝伦的壁画闻名于世。莫高窟虽历经岁月侵蚀和早期人为破坏,至今仍保存历代壁画4.5万多平方米,堪称世界壁画之最。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自古有之,而汉代西域丝绸之路交通的发达,进一步拓展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维度。敦煌、龟兹石窟壁画所形成的文化艺术交流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石鼓祠壁画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作用,传统壁画自古就注重精神和美育的功能。作为中华文化传统艺术门类,壁画艺术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提供了高尚的情操、高远的理想与崇尚和谐公正的价值取向。古代宫廷艺术家和民间画师在壁画创作中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辩证取舍,为我所用”的旨归,扎根中国,交流互鉴,“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本源和中华美学特质的传世之篇。这种具有中华美学特质的艺术品格和风貌,已成为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共有财富,为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石鼓祠壁画

在我们原平大地上,现存的古代壁画已经不多了,而且因寺庙的年久失修,现存壁画都存在保护不力、濒临毁坏的危险。据文物部门第三次文物普查得知,目前尚存的古代壁画有:王南窑观音阁8.3平方米、后口关帝庙8.6平方米、牛高阜玉皇庙4平方米、西营关帝庙10平方米、都庄三圣殿6平方米、国保惠济寺16平方米、储士关帝庙5平方米、北苏鲁奶奶庙7平方米、西岔关帝庙28平方米、曹家庄圆明院5.8平方米,加上石鼓祠大殿,原平总计约有存世壁画130平方米。

张家庄金山寺壁画

辛庄村观音寺和都庄村奶奶庙,都存有一定规模的清代壁画,但却因有人对壁画进行了修饰描绘,导致原创壁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毁损,其文物价值被破坏。

一部壁画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中国传统壁画宛如一幅波澜壮丽的历史画卷,见证和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进取、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院校聚焦传统壁画的研究保护与传播。近期举办的一个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就汇集了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的壁画复制与修复作品,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最新成果。千年壁画走出洞窟和寺庙,以全新的视觉呈现走入展厅,走近大众,实现了艺术服务社会的理想,激活了传统壁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惠济寺壁画

传统壁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起到了精神引领和美育先导的重要作用。而以复制作品和巡展的方式展示与传播传统壁画,让大众在美术馆就能观赏到众多传统壁画,有助于广大民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Hash:2a949b8d68d3b95fb41feb2e09ca0c47c566588a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