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闹市区竟然挖出了千年名刹!!!

福感寺,始建于两晋,声隆于盛唐。唐代高僧道宣就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里记载,当年,成都常有旱涝,官人祈雨都要到这来,祈而有应,特有感征,寺庙因此得名“福感”。受唐末战乱的影响走向衰落,不仅湮没于历史烟云,更让后人几无踪可寻。由此在考古界还留下一段公案——福感寺遗址到底位于成都何地?

今年6月,历时1年的考古发掘后,考古人员凭着刻着“传今福感寺”的经版,确认了福感寺遗址所处地标——实业街原实业宾馆处。一千多块出土的经版上,刻着佛教经典;一些篆刻文字上还残留着的金粉,展现着往昔的肃然;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传递出僧侣的信念……地底下的实证,将文献资料中的名寺逐步还原,一场历时30年的古寺寻踪也就此落定。

福感寺遗址考古现场发掘的经版,

刻有“福感寺”的字样。

千年前,唐代诗人刘禹锡游至成都,挥墨写下《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记》,赞其“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

“能挖的都挖了”

来看看都有啥?

此次考古发掘面积达1万1千平米,“能挖的都挖了。”但挖掘区域里,福感寺只占了一部分面积,而且因为破坏严重,寺庙遗址在整个发掘现场的占比,尚无法确定。尽管如此,寺庙当年香火旺盛的概貌已可以勾勒。

据称,此次考古,发现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沟渠等遗迹。而出土文物中,最为吸睛的可能要属一千多块石刻经版了。经版上秀丽的楷书、行书字样,经辨认,出自《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其中,一些篆刻文字上还残留着的金粉,展现出往昔的肃然。据称,以往这些文字上都涂有金粉,只是部分的消褪了。经版质地都是本地产红砂岩,因湿度不同,呈现出或深或浅的颜色。

而多达五六百块的石刻造像残件,则展示了当时的寺庙文化。易立说,按照残件还原,最高的可达四五米。经考古人员清理后的造像,已可清晰辨认:庄严祥和的菩萨、目光炯炯的天王、自在安逸的伎乐、手捧莲花的供养人……它们千姿百态,神态不一。留存下来的佛像抑或宽额丰颐、体态丰腴;抑或身著璎珞、姿容凝重。张雪芬说,不同的僧侣巧匠雕刻出来的造像,神态都不一样,这和他们的内心想象有关。

石刻有95%都取自红砂岩,小部分取自黄砂岩。红砂岩石质较软,易于雕刻,在当时是最普遍的雕刻石材

同时,考古发掘而出的蟠龙碑首、模印密檐塔砖、有铭文的琉璃瓦建筑构件,也旁证了当年的盛况。此外,还伴随岀土了大量杯、碟、碗、盏等日用陶瓷器

章仇移塔

一些僧侣传曾记载过“章仇移塔”的故事,故事中的塔便来自福感寺。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集军政大权为一身的益州最高长官章仇兼琼,刚刚走出剑门关,不想遇到一个巨人相迎。巨人为福感寺的守塔神,称寺庙的塔位置不好,特意求章仇帮助把塔移位。于是,章仇兼琼将塔向东北方向,移了42步……

地震不倒

这座宝塔,还留有地震不倒的传说。《法苑珠林》记载,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一场地震突袭益州,地震当天,宝塔剧烈颤动,摇摇欲坠,却终挺立不倒。传言称,当时有四个跟宝塔一般高大的神灵,以背倚住塔的四方,福感寺才得以安然无恙。

转载自网络,略删减改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民文化 | rmrbwhcm

总策划 | 李杉

责编 | 王新梦

校审 | 严晓慧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请直接回复微信消息

Hash:b89f21b353ecc10f54ac2a8f9370be80851719b4

声明:此文由 人民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