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 读历史 | 一个藏在城市中的古老村落

阳泉

藏在城市中的古老村落

大阳泉村,古名德裕城,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阳泉,阳泉市因此得名。"阳泉春色"为平定古八景之一。明嘉靖年间,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阳泉、小阳泉2村。大阳泉地处小阳泉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大阳泉村是阳泉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犹如一只爬行中的乌龟,头向西方的狮垴山,尾朝东边的桃河。风水学认为,此种村形,出人寿而性灵,其中多为文士。村中现存古建有兰家巷、郄家院、冯家院、姚家院、张穆故居、观音阁、玄天阁、冯氏宗祠、庙育祠(高禖祠)、五龙宫、遏云楼等。

大阳泉村是古平定州内较早开化文化名村,是现代阳泉市发展的根脉和悠久历史的印证。据史料记载,大阳泉在北宋时期就形成较大村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村的空间格局,由1条主街和24条支巷共同组成。主街古称阳泉街,东西走向,东起东阁,西至西阁,总长334米,街面以洗面砂石铺砌。沿街两旁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明清商业店铺40余家,所有店面院落建筑风格统一,一色的砖木结构房子,一样的一脊两首、猫头滴水,并有精美的砖雕木雕点缀门面,是明清时期晋东远近闻名的商业闹市。古街巷是这座千年古村的骨架,街街相触、巷巷连环,由此连通全村99座民居院落,整体构成这座古老村镇“龟蛇玄武”之相的“寿纹”图案。

在星罗棋布的大院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郗氏家族的魁盛号上号、下号景元堂大院和张穆故居。这些民居大院多有共同的特点,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确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院落组织形式为单廊式建筑;空间和外观呈现一种封闭感;建筑材料及其结构形式是砖、石、木、土相结合。

魁盛号大院是清代平定州巨商财东郗森之及其上五代号主的豪宅。院落坐落于北岭坡前,依山势而建,宅前有天河沿沟盘宅东流。占地面积8075平方米,建筑面积3514.75平方米。整个魁盛号院墙周长200米,高6.67米。围墙内有19套院落,包括居于中位的主院、戚房院8座,东西偏院、旁院6座,南北花园林园2座。鸟瞰全貌,形如大元宝,人称“元宝院”。规模恢弘,建筑精美。大院总计有窑洞18间,瓦房144间。窑顶高房称为“龙庭”,明为七开间,暗为九开间。魁盛号因赈灾济贫、广为施善,于清光绪五年(1879)被御封“都悃府”,意为代国济贫之府。旧时魁盛号大门上悬有“都悃府”匾额。景元堂是魁盛号下号“三堂”之一,位于魁盛号上号南100米处。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由11套院子组成,有东、南、西三道大门,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1.59平方米,有窑洞5间,瓦房50间,平房16间,高房7间。景元堂虽经多年风雨侵蚀,但至今大轮廓未变,风韵犹存,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民居。

张穆故居亦称“张家花园”,改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6年4月被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清代著名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书法家、编辑大家张穆及其祖父张佩芳、父亲张敦颐三代名人的故居。宅院坐北朝南,背靠阳泉古街,抱水而居,16院连片,现存主要建筑物由主套院2座、大四合院3座以及前后花园鱼池、漾泉井、张家祠堂等组成,至今仍延留着书香艺雅、林荫泉塘的景致和气息。占地面积11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1.61平方米,有窑洞16间,瓦房78间,平房6间。两座主套院布局大致相同,依东西两条轴线由南至北并列。张穆故后,后继人稀,族人分居演变。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掠走宅内大量文物古器,张宅遭到严重破坏。阳泉解放建市后,宅院分给个人居住,有的已经拆旧翻新。

除此之外,古村还有庙宇9座,古祠堂3座,古戏台2座,古公益学堂1座,古阁楼1座;庙宇遗址9处,阁楼遗址3处,古造纸坊遗址1处;古泉5处,古井40眼,古树18棵(其中唐槐3棵、古银杏树1棵);古碑80余件。全村古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共计1890余间,共有石、木、砖三雕文物7000多件。

大阳泉古村是山西省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

来源:全媒三晋直通车

图片:五哥放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Hash:3ea18fec6fbe2716685323c697a066ec1275ac2b

声明:此文由 阳泉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