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来,寻访晋西革命纪念馆……

1月25日,四九最后一天。清晨,刚刚经历了一夜雪的洗礼,位于隰县县城南郊车家坡村的晋西革命纪念馆更显肃穆、庄严。拾级而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仿佛仍回荡在耳际。

纪念馆前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毛泽东铜像,衣襟微敞,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根据毛泽东率领东征时的图片所铸的这座铜像由晋西革命纪念馆馆长陈赟亲自设计建造,像高3.6米,基座高1.3米,加起来4.9米,寓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长宽均为2.1米,寓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位于吕梁山脉的晋西革命纪念馆,在晋西乃至全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走近它,就走进了那段辐射临汾吕梁晋中三市15个县市的晋西革命历史,走进了那段以红军东征为背景,全面展示我党在晋西这片热土上带领当地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1931年5月,山西省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晋西游击队在这里组建;

1936年,毛泽东亲率红军总部在以隰县为中心的晋西地区转战72天,在晋西广袤的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足迹,脍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雪》在这里写就;

1936年3月,贯彻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方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晋西会议在这里召开,对东征作了重要战略部署;

1938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奉命阻击日军。同年3月14日至18日,著名的午城战斗在这里持续了5个昼夜,打碎了日军从蒲县大宁马头关西渡黄河侵犯陕甘宁边区的阴谋;

1939年12月,反顽斗争“晋西事变”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中国共产党从民族抗战大局出发,和平解决了“晋西事变”。

……

在晋西这片热土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晋西许多优秀儿女在革命战争中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晋西革命纪念馆分“抗日战争爆发前的晋西”“抗日战争时期的晋西”“解放战争时期的晋西”三个部分,分别以文字、图片、实物再现了党在三个时期的活动。具体包括党的早期活动、创建革命武装、红军东征、晋西会议、午城战役、根据地建设、“晋西事变”、东川战役、全区解放、踊跃支前、伟大胜利等内容。

据晋西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武丽娟介绍,党的晋西早期活动要从1921年说起。那一年,省立第六中学进步学生张振山、徐亚桑、景仙洲先后创办《新声周刊》《新愿书社》等,并在《向导》《新青年》等党的刊物上发表重要文章,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为更多的晋西进步青年加入党的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1931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特委的领导下,山西省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组建,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成立了苏维埃政权。

“红军东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个会议(晋西会议)确定方向,三次战斗(隰县蓬门战斗、孝义兑九峪战斗、中阳县关上战斗)打开局面’。”

讲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时,武丽娟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欢欣,“红军东征过程中,从晋绥军手里缴获了许多战利品,红军队伍扩充了8000余人,筹款50万元,巩固了陕甘苏区根据地,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打了胜仗、唤醒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平型关大捷后,1938年2月,第115师在晋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与驻临4000余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8年3月14日打响的午城战斗,在全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午城镇,位于隰县西南,地处吕梁山腹地,在蒲县、大宁、隰县交界区,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是日军由大宁西渡黄河的必经之路,也是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和联系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纽带,向西距离延安不足300华里,属军事战略要地。该镇午城村90多岁的村民刘二娃亲历了午城战役:“日本人一来,老百姓就是跑。山里没有路,八路军就沿着山里的河滩走……”

开国上将肖华在“大战午城”第一篇日记里,同样描述了那场战斗即将打响时的场景:“天上布满了乌云,万山丛杂地耸立着,部队沿着山谷向西行进廿四时到达上儿岭……”

午城战斗中,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在汾西游击队的配合下,于隰县午城、蒲县井沟、大宁罗曲与来犯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3月14日,近黄昏的时候,忽然接到师部的命令,说是昨天由临汾增援蒲城的敌人,其先头日军五六百已向午城镇前进,在十二点时和师直属队遭遇,我师部警备连占领午城镇东北的高地,抗击敌人,激战两小时,毙敌百余。后因敌后续部队赶到,兵力超过我们十倍,警备连方移至午城西北高地与敌对峙,以便迟滞敌人西进,掩护我军主力和友军运动至机动位置。并令我旅六八六团迅速赶回义泉镇地区,准备打击西进之敌,粉碎敌人进犯延安之图……”从肖华的日记里,我们再次重温了那一幕幕万分紧急却也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

3月14日至18日5个昼夜的战斗中,我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这场运筹帷幄的山地战斗,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切断了蒲县至大宁段的交通,迫使大宁之敌东撤,粉碎了日军西犯黄河的企图,对我军开辟和建立以吕梁山区为中心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黄河河防有着重要意义。

“午城战斗在抗日战争史上很有影响,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继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整理历史资料时,这场战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曾担任隰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的张瑞元说。

晋西革命纪念馆自2009年12月开馆并被授予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每年都有数以万计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人前来瞻仰学习,接受革命传统、党史国史教育。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1月25日,正逢星期一纪念馆闭馆,下午3时30分许,隰县县城居民李龙带着刚上初中的儿子和侄子来到纪念馆参观。“哎呀,来的又不是时候!儿子一直就念叨着要来这里,前天上午来晚了,过了参观时间,今天是第二次来了。”李龙说:“爱国主义思想应该从小培养,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党的历史,知道我们党的发展史,知道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多么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这堂课很重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晋西革命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晋西人民为争取正义、争取尊严、争取自主、争取光明而进行的一幕幕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透过晋西史实,我们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午后天色放晴,纪念馆前的毛泽东铜像在阳光的沐浴下,更加熠熠生辉。

Hash:5af5610e8c32d4f487bf91dc4cc62e43b5f22516

声明:此文由 山西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