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宏 | 探秘凤翔前关里村摩崖石刻与寺沟石窟文化
文&图 李均宏
2017年8月5日上午,我和高中同学李强应屈红卫之邀驱车到了糜杆桥镇北水沟村,在屈红卫父亲和他的老朋友韩师傅的陪同下,由仵师傅开车,去北山前关里村考察摩崖石刻佛像。凤翔县糜杆桥镇前关里村山环水抱,位于谷底阳坡,村民房屋都背东北,面西南,村西北河边有一片岩石峭壁,直立千仞,上有石刻佛像,村中还有布尔山羊养殖基地。
在前关里村关老师傅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七人披荆斩棘,穿过草丛来到石崖对面的荒田中,石崖下的河沟已经断流,由于河水下切,崖下河谷幽深。石壁东部有一浮雕石龛,刻有三尊佛像,为交臂交足状,旁有二侍者。宝鸡文理学院魏宏利博士观看石刻佛像照片后认为该石刻佛像近于北朝时代石刻风格。西部崖石上有一大一小两石洞,小洞在上,遥望已无佛像,大洞在下,遥望有一石刻透雕佛像,如真人大小。据屈红卫父亲回忆,他在二十多年前,曾上去看过,小洞佛像还在,现在则可能已经被盗。佛洞距离河谷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多米。由于天气炎热,攀爬不便,只能远距离观察拍照。
前关里村空谷幽兰,世外桃源,是避暑纳凉的清静之地。可惜年轻人大多移居城市,现在只有老年人口二十六人,很多田地已抛荒,无人耕种。石崖怪石嶙峋,远看如同天然石雕,柱石动物,塔柱神怪,无所不有。
下午,我们一行又驱车前往凤翔县寺沟石窟考察,从姚家沟镇原红旗化工厂职工之家东边上山,途经姚家沟水库,一路青山绿水,野花飘香,风清云白,野果解馋,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凤翔县寺沟石窟本为兰若寺,有明代嘉靖年间石碑《兰若寺记》为证,不知为何今人称为难舍寺。 兰若(若,音rě),是“阿兰若”的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俱舍论》云:一牛鸣地,可置兰若,取离喧故也。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则称:“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凤翔县志》记载:“寺沟石窟,位于城东北20公里五曲湾乡寺沟村。有明代石刻造佛像,线刻佛像,舍利塔三座,佛像碑两座,字碑七座。流水潺潺,翠柏浓郁,山景宜人。”又有地方文献记载:“寺沟石窟始建于唐代,现存石刻为明清时代遗物,……寺沟石窟对于了解明清时代凤翔地区佛教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寺沟石窟地处凤翔县北部山区,四面群山环绕,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因远离公路,人烟稀少,交通极为不便,因石窟规模较小,保存状况较差,缺乏安全保障,该石窟未列入级别保护。”寺沟石窟石刻佛像现在已被彩绘装饰一新,并有玻璃橱窗保护。该地佛教道教庙宇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有佛殿和菩萨殿,也有三皇殿和三清殿。道教庙宇坐东朝西殿后崖壁洞中有玉皇大帝雕像及其两个侍者,洞壁门旁有佛塔石雕,塔内有佛像,佛殿坐北朝南,殿后崖壁洞中有石雕佛像及二菩萨,佛像石洞上面还有石洞供奉药王孙思邈。《华商报》记者曾发现明代成化年间题记,推测其建于明代中期。寺沟石窟西侧有一块高约十米的立石,在清水泉旁菜地背山,倚山而立,从寺门口远处看,头部身子脚部已出现,若加以人工,可雕刻成阿弥陀佛接引佛像,比人工建筑庙宇塑像更能吸引游客。寺沟石窟庙宇的古旧门扇木雕花纹工艺精湛,可惜已被拆旧换新。
中午我们还路过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凤翔水沟遗址,该遗址曾出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石器如石斧,石镰和陶鬲等生活用品,现存商周时代城墙,该城东边近邻干水河,西边为封家河,地势高敞,坡缓平坦,背山朝阳,两侧鹅卵石堆积深厚,可能是上古时代雍州文化中心。同行中的长者屈红卫的父亲又给我们讲了他亲眼见过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初期改改卖水的场景,改改生来弱智,不能参加正常农业劳动,只好在路旁给过往卡车司机和打柴人供应白开水,由于不识字,也不会算帐,只好用二分钱样币收费,一分、五分硬币或一角纸币都不收,成为没文化、头脑简单者代表,并被传为饭后谈资笑料。山区村妇改改的外表形象当然不好,头发散乱扎成两个小辫,面貌丑陋,衣服肮脏,那个时代的残疾人还没有得到社会关心和照顾。真是: 改改本是残疾人,苦难岁月有伤痕。卖水只要二分币,马头坡边遗迹寻。我建议在凤翔县凤灵公路旁马头坡适当地点当年改改卖水处设立卖水故事雕塑,记载历史故事,怀念苦难岁月,促进五曲湾村旅游产业发展。
晚上,凤翔文艺爱好者在天香楼聚会,我县琵琶演奏教育工作者王海芳老师即席演奏古今名曲助兴,屈红卫也用竹笛伴奏,其乐融融!
作者简介
李均宏,1972年生,陕西凤翔人,长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文稿审核 | 李 强
本期组稿 | 杜亚军
Hash:671bfb6900dd1ae82483df680d9655f8dcf460cf
声明:此文由 时光捡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