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可以和兵马俑齐名的大发现!原来...
2004年,在山西运城绛县横水镇北约一公里之地,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墓地。经过考古人员数年的艰苦发掘,一个不见史载、尘封近三千年的西周封国跃然重现。
这就是倗(péng)国。
绛县横水倗国墓地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自上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兵马俑发掘之后,这一奖项长达30多年一直是空白。
考古学家在清理绛县横水西周墓1、2号墓出土的器物时,在8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盘、簋)”铭文。经考古专家确认,轰动考古界的这处大型西周墓葬,为西周时期国君级别的“倗伯”及夫人毕姬墓。
墓葬中出土铜、陶、蚌、贝、漆、玉以及织品等文物14000多件套,文物等级之高、价值之重大、数量之众多,蔚为大观。2013年,横水西周墓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鸟纹提梁卣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23.5厘米,腹径16厘米
卣是盛酒的容器。这件凤鸟纹提梁卣,器盖和器身以子母口扣合,盖和内底均铸有“作宝尊彝”四字铭文。双兽头提梁,梁山饰四组变形兽纹,以方形突起分割。盖为椭圆形,盖面有圈形捉手,饰两组相对凤鸟纹,盖沿饰波曲纹。鼓腹下垂,圈足,器身饰三组纹饰,通体均以云雷纹衬底。
倗国墓地位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北倚绛山,南临中条,跨涑水河。涑水河在镇南穿过,其间为宽阔的缓坡塬地,塬上有数道大小冲沟。墓地坐落于横北村北部,东西两边均为南北向冲沟,南北两座山围成中间小盆地,俨然一个天然的国境。
据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分析,倗是西周时期被分封到这里的外姓伯国,隔绛山与晋国相望。出土文物证明,倗国与与当时的晋国、霸国、周王室有过礼尚往来。在之后发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国的墓葬中,发现了倗国国君送给霸国国君的礼器( 回复1,可参阅“看看霸国霸器到底有多霸气”)。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
兽面纹方彝
盖和盖纽均作四坡式屋顶形,盖和腹的四面饰双龙组成的内卷角大兽面,阔口獠牙,巨睛利爪,凝重大方。
因为规模大,构造相对复杂,两座面积接近30平方米的墓室自然成为了考古1、2号墓。它们深度在15米左右,且带有很长的斜坡式墓道,墓道大约长25米,两座墓墓道平行排列。幸运的是,它们都没有被盗过。
M2的墓主是倗伯,共出土鼎3、簋1、尊1、觯1、盉1、爵1、卣1、甗1、盘1、甬钟5件,总数16件,其中8件有铭文。M1的墓主是倗伯夫人,出土青铜礼乐器计鼎5、簋5、甗1、鬲1、盂1、盘2、盉2、提梁壶1、贯耳壶1、觯1、甬钟5件,凡25件,8件有铭文。其中一个铜鼎的内腹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翻译一下就是“倗伯为毕姬做的礼器”,这段文字证明,该女名叫毕姬,倗伯为倗国国君,毕姬是国君夫人。
兽面纹尊
此器花纹粗犷,自口沿以下饰蕉叶龙纹和鸟纹、大卷角兽面纹、兽目交连纹。
仅从陪葬礼器数量来看,倗伯对他的夫人毕姬真是疼爱有加,给夫人陪葬的鼎簋比自己都多两个,其他器物也多。
可是,从西周的礼仪制度来看,不可能出现这种越礼之举。
考古人员推测,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毕姬的“姬”是姓,周天子姓姬,毕姬应是周天子之女或至少是王族之女,下嫁倗伯,血统比倗伯高贵。这个推测还有一个例证,就是毕姬墓中出土的周王室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这个特殊的礼遇,说明毕姬来历非同寻常。另一种可能,也许在毕姬去世的时候,倗正是强盛之时,所以规格高,陪葬品也多。
2005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宋建忠、吉琨璋三位先生联名发表了《横水墓地的发现与晋文化研究》,讨论了横水墓地对于研究晋国疆域发展的意义、倗国的族属姓氏、倗国与古曲沃的关系等3个方面的问题,拉开了对绛县横水西周大墓研究的序幕。
对“倗国”之“倗”,吉琨璋说,横水青铜器中的“倗伯”,按照对西周金文通常的读法和理解,“倗”应是地名、国名、姓氏。“伯”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周王室的爵位,二是在兄弟中的排行。在已有的金文中,“晋侯”符合前一种解释,“井叔”则是后一种。从横水墓地所出青铜器的金文和以往发现有“倗”字样的金文来看,“倗伯”属第一种较为合理。周代封国,实行五等爵禄制,即《礼记·王制》所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这样的话,倗就是西周时期位于横水一带的小封国。
“倗”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
有关倗国,文献难检,似乎缺载,但是传世和出土的与倗国、倗氏相关的青铜器为数不少。如《山西横水西周墓地研究三题》一文所举倗丐鬲(《殷周金文集成》,下同)、倗仲鼎、倗伯簋、楚簋、格伯簋、望簋、倗卣、倗尊、虎叔作倗姒簋、倗季鸟尊等。这些作为人名、地名或国族名的“倗”组青铜器,大多是传世品,有几件是上海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从海外追回的盗掘器,如下面这件作为陪嫁品的“虎叔作倗姒簋”。
虎叔作倗姒簋
口径18厘米,高19.6厘米,重4.08千克。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敛口,鼓腹,圈足,腹略下垂,肩两侧饰半环形兽首耳一对,有珥。盖近口部作斜直状,与顶部形成折棱。盖上有圈形捉方。盖缘和器口饰分解带目纹的窃曲纹,器身饰瓦纹。圈足饰三角形云纹,附有三兽首小足。盖内和器底有铭文:“虎叔作倗姒媵簋,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也就是说此器是虎叔为嫁到倗国的女儿所制的陪嫁品。
从“倗”组青铜器的时代看,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说明倗国在西周时期可能一直存在,后来即使从属于他国,政治地位仍相当高。
绛县横水倗国大墓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目前,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晋初封时其周围有不少的国族,北有贾、杨、先诸国,南有倗、董,西有荀、耿、梁等国,东面是太岳山、乌岭山,所以分封给晋国的古唐国地域,只能是由上述诸国围限的所谓“方百里”了。
关于晋初封时期的民族关系。《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周围如此多的戎狄,所以早在成王初封叔虞时,就有《左传》定公四年所谓“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之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晋国似乎仍然没有摆脱这种局面,《国语·晋语二》云:“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但今绛县横水倗国大墓的发现,说明实际上并非四围皆“戎狄”,其南部有倗、董等国,倗伯还铸造有与周文化属于一个系统的青铜器,所以说至少晋国南部非戎狄。
横水西周2号墓中的玉柄形佩
这片墓地有着较为严格的埋葬习俗:大多数墓葬头向西,俯身葬比较多见,大中型墓葬多数有殉人、殉狗、腰坑等现象。这种葬俗与不远的曲村晋侯墓地,及其中小型墓葬的流行埋葬习俗有区别。吉琨璋解释:“这些习俗与周人集团的葬俗明显有别,周人墓葬多数是南北向,而且是仰身葬,也就是身体平躺着。倗国与殷人葬俗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看来,这片墓地的主人应与殷商遗民有一些关系。”
“倗”字不仅在西周铭文中有,在甲骨文中也有,而且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倗”字很相似,可以认为“倗”字继承自甲骨文,这似乎也为倗国为殷商系增加了文字上的证据。所以,考古界专家的“主流意见”,认为倗国当为殷商系,既非周,也非戎狄。具体,以下两件青铜觥似可作为佐证。
兽形方觥(西周).兽形觥(商)
山西博物院馆藏
最上,为倗国墓出土的兽形觥——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第三张图左为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兽形觥,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颈部起扉棱至盖面中部,后有兽首形鋬。倗国墓地的兽形觥,可看作倗国人为殷商系的佐证,但其器形已经处在觥消亡前的最后模样。
在饪食器中,鼎和簋最为常见,同时也是陪葬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铜鼎常用于烹煮肉食,而铜簋的用途,《说文》中记载“簋,黍稷方器也”,《仪礼·公食礼》上记载“宰夫设黍稷六簋”,由此可见,铜簋也常用于盛放煮熟的黍和稷,但始终缺乏科学的证据。
倗国墓地出土的一个铜簋中含有黑色残留物,通过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及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其曾盛有煮熟的大米及肉类。这说明古代铜簋的使用多样化,将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青铜礼器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兽面纹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其腹部饰兽面纹,云雷纹地,纹饰线条精细、流畅,腹上部两侧各饰一高浮雕圆耳圆睛的兽首
铜簋中的黑色残留物,通过分析认为是煮熟的大米及肉类,也就是“羹”
1号墓主,是倗国国君夫人毕姬。在这一墓地中,她绝对算一个特殊人物。
毕姬仰身平躺,嘴中含玉,可能是下葬后棺内进水,陪葬的一组玉饰发生了移位,全都堆到她的下颌底,考古队员推断,这些玉原本是项饰和玉组佩。这位毕姬着实不一般,她不仅拥有横水大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在她的棺外还有3个人殉葬,且都是一张苇席包裹了事。
倗伯本人在2号墓里,面部朝下趴在里面,全身饰有玉覆面、玉串饰、玉璧、玉柄形器等。随葬3个鼎、1个簋等,加上其他器物,总共16件青铜礼器中,8件有铭文,有“倗伯□作宝鼎……其万年永用”字样。倗伯的殉人比夫人多一个。可惜的是,倗伯叫什么名字,恰恰应是铭文中被锈蚀模糊掉的那个字。
组合玉佩是西周时期贵族间开始盛行的一种由许多玉件串联组成,挂在颈上、悬于胸前或佩戴在手腕上的佩饰。通常由玉璜或玉片串连玛瑙、绿松石及彩珠、贝壳而成,也有用数个玉璧、玉璜、玉管、玉勒等穿联而成的。大型的结构繁复的组合玉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是要按一定的礼制规定设计和佩戴的。
这类多璜组合玉佩,在西周王室、诸侯王等高级贵族墓葬中都有大量的发现。从发掘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也越长。也有僭越礼制的极个别案例。
这类大型组合玉佩在西周晚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作为朝廷官员礼仪服饰之规矩却一直延续下来。史记有载:东汉明帝佩戴的是白玉连璜大佩(大佩即组合玉佩),晋代天子佩戴的是白玉重珠大佩,唐代天子百官皆佩玉带,宋代朝廷也有明确的佩玉规定,明代帝王佩戴是三环相连的五组合玉佩,清代朝廷官员都佩戴朝珠。
不得不再次说,横水墓地1号墓主毕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她的墓室里还藏着一个几千年难遇的宝物——荒帷。它是考古工作者绞尽脑汁才保护下来的。
1号墓葬发掘的第5天,考古队员发现一处红色物品遗迹,仔细一看都惊呆了:居然是纺织品的遗迹。3000多年前的纺织品能遗留下来简直是奇迹!发现后能否提取,又成了一个难题。现场人员研究后决定先停工,不惜代价做好保护,而后再请专家来支援。最后,从西安和北京赶来的专家从两层淤土之间提取了总共10平方米的纺织品,因年代太久了,它其实已印在了土上。
这就是“荒帷”,也是如今所说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等对它均有记载。可之前,考古人员发掘过大量周代墓葬仍无法确认。此次大面积荒帷现身,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西周时期荒帷的真面目。荒帷的出土为两周宗法礼制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直接重要的资料,考古专家如此激动也便可以理解:“过去只是史料中有,任何考古材料中都没有见到,现在我们终于发现它了!”
从实物看,“帏荒”由两幅布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布宽约80厘米,葬时总高约1.8—2米。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完整,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昂首形象,翅上扬,两腿与利爪健硕有力,尾部下卷,气势磅礴。大凤鸟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这些凤鸟的造型,与西周中期青铜器上凤鸟纹饰风格相同。
这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它之所以得以幸运保存,可能是下葬不久,椁室内进水淤土,位于棺椁间的“帏荒”便被封护住了。它穿越3000年和今人见面,堪称千年奇遇。
倗国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一直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发掘工作总共分为三期。其实,直到2008年初,工作才真正收尾。这次发掘,文物保护理念之新颖,参与单位和人员之多,发掘面积之大,出土文物之丰富(14000多件套),在中国考古史上也不多见。
倗国墓地的发现,让专家们开始重新审视晋文化和晋国历史,乃至西周的历史。晋国自武公开始,大兴灭国之风,先后吞掉了霍、虢、虞、冀、黎、郇、董、韩、芮、魏、耿、贾、杨、沈、姒、蓐、黄等17个国家,这些在史籍中均能找到线索,倗国却无稽可考。而时光何其垂青,随着横水墓地的发现,一个被史海湮没的新封国,在万余件精美璀璨文物的光芒映射下,终于惊现天下。
最后,请欣赏倗国墓地出土的两件萌物
獏尊
背部有盖,鸟形钮,通体饰鳞纹,生动可爱。獏,哺乳类动物,像猪像熊又像大象,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目前在东南亚还存留它的近亲——马来獏。獏尊在山西运城市绛县横水墓地发现,说明当时中国还有獏类生存。
文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转载请注:文博山西(微信号sxwbwbsx)
Hash:2d6035013a5bd2a012d597a6f5a512929dcde505
声明:此文由 绛县老乡俱乐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