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草草瓶瓶罐罐,这就是太原!镇城、义井、光社、狄村、许坦、金胜、阳曲…
今年,
是仰韶文化发现百年,
仰韶文化,
是我国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
是中国最早开启文明化进程的史前文化,
在所有史前文化中,
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在山西太原,
因为最近一个罕见的发现,
“仰韶”这个词比较火。
11月28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田建文
举办了一场讲座:
这就是太原……
镇城、义井、光社、狄村、许坦诸遗址的考古发现
本期,
我们将田建文先生的这场讲座进行了整理,
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田建文在考古工地
▲扫码回看直播
以下为田建文先生讲座原文概要
▼
这是2021年11月10日,“文博山西”公众号首先发布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太原市镇城村遗址进行了发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处距今5500多年的仰韶中期文化遗址。链接阅读太原发现史前聚落,一学校工地挖出仰韶文化遗址!
五边形房子,玫瑰花彩陶盆,连同过去义井、光社、狄村、许坦诸遗址的考古发现,我们就可以梳理远古时期的太原……
▲五边形房址
一
镇城,这就是太原,距今5500年
镇城,一座面积约32平方米的五边形的建筑基址(编号为镇城村F1)尤其令人瞩目,由照片可知这是一座半地穴式的房子,室内还有直径约1米、深0.5米的圆形灶坑,灶坑东南处还有直径30厘米的烟道,烟道及附近出有尖底瓶、红陶钵和一件完整的灰陶罐。
该房屋的确是太原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仰韶时期房址,居住的人也就是太原市第一批居民:“原住民”“老太原人”。
▲尖底瓶
▲灰陶罐
1、镇城人,来自何方?
灵石口以北的晋中盆地,包括吕梁山在内,发现距今6000年前人类活动的痕迹,仅仅是祁县梁村、太谷上土河、娄烦童子崖、上街、离石吉家村和后赵等遗址,目前还难以跟镇城人挂上钩。
▲山西翼城枣园遗址位置、典型陶器及调查者
枣园文化中的陶器,除了双唇壶、双唇瓶、盆、钵、夹砂罐之外,还有陶鼎,意味着这支文化要到太行山以东,首先产生陶鼎的地方,去寻找它的老家。
▲翼城北撖遗址房址、合葬墓和陶器
“枣园人”的祖先从太行山以东到晋南,太原东、西两山不敢说是必经之地,起码可以说:有可能路过。
▲夏县师村陶器
枣园文化,经过翼城北撖、芮城东庄村、夏县师村等遗址艰难磨炼和催化,在距今6000年时起,成功地蜕变为以五边形房子、玫瑰花彩陶(盆、钵、罐)、小口尖底瓶为典型特征的“西阴文化”,也叫“庙底沟文化”。
▲西阴村遗址出土西阴文化典型陶器
▲西阴村位置图
创造这支文化的人们十分威武,势不可挡吞并四邻,考古学文化面貌上就是文化的扩张。
先看玫瑰花彩陶盆。
山西向南,湖北枣阳雕龙碑、河南陕州区庙底沟;山西以西,陕西华县泉护村、杨陵杨官寨、黄龙石曲、陇县原子头;山西往北,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商都章毛乌素等遗址,都有出土。
▲左:河南陕州区、湖北枣阳出土彩陶盆
▲陕西黄龙、陇县出土彩陶
山西境内,夏县西阴村、尧都区桃园、柳林杨家坪、方山峪口、太原镇城、忻州游邀、右玉苍头河都有发现。
这些,都还仅局限于各地的典型遗址。
▲山西尧都区、方山、柳林、太原彩陶盆
再看五边形房子。
河南:灵宝西坡4座。
河北:蔚县三关6座。
山西:尧都区桃园村1座、离石德岗7座、太原镇城1座、大同马家小村1座,共10座。
据不完全统计有:25座。
▲河南、陕西发现的五边形房子
▲山西、河北发现的五边形房子
除水北F1平地起建外,其余皆为半地穴式。按面积大小可分:
大型:面积在190平方米以上,下河F1,364.85平方米;F2,240.6平方米;西坡F106,240平方米;泉护村F201,225平方米;水北F1,190平方米。
中型:面积在70~190平方米,德岗F1,130多平方米;桃园(未知编号),90平方米;西坡F102,68平方米以上(室内面积)。
小型,40平方米左右,镇城约32平方米,就是小型房子。
河南、陕西、山西、河北,房屋面积越往北越小,结合玫瑰花彩陶出现的早晚与多少,我们得出结论:黄河拐弯处的晋南、豫西、陕东,是镇城人的故乡。
2、镇城人,有何作为?
▲苏秉琦先生与《晋文公颂》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1985年11月在侯马“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提出:以晋文化考古为题,阐述从关中西部起,由渭河入黄河,经汾水通过山西全境,在晋北,向西与内蒙古河套地区连接,向东北经桑干河与冀西北,再向东北与辽西老哈河、大凌河流域连接,形成‘Y’字形的文化带,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又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重要直根系。就是考古学界熟知的:“Y”字形文化带。为此,苏先生还做了一首《晋文化颂》的诗:
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古老的镇城人,就在这一条“文化带”上,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左:苏秉琦先生“Y”字形文化带的相关遗址
右:苏秉琦先生“Y”字形文化带的相关遗址(五边形房址)
二
义井,这就是太原!距今5000年前
义井村位于太原市西南,遗址位于村西台地上,1953年发现,1956、1957、1991年进行了小面积发掘。从1991年的层位堆积看,古人居住的时间不长。
1956、1957年发现两条探沟(其中T3长10米)、一个探方(T2),共发现圆形灰坑(半地穴式房屋、窖穴、垃圾坑等)3座、瓦棺葬(瓦棺葬)一具,出于探沟3第一层下,距地表深0.25米,用两个粗砂质的灰陶罐相对粗成,内有小孩骨架一具,头向东,下肢骨折叠一起,无随葬品。另外在探沟外面发现陶窑3座。
从采集到的一件完整胎质羼有蚌壳末的彩陶罐来看,义井应该有房屋,在探3第三层中发现两小块白灰面,附着于一块黄灰色秸拌泥土上,当是房屋建筑的遗迹。
义井彩陶,“一般都是红陶画红彩,带黄色陶衣,花纹简单,与晋南、河南、陕西等地仰韶遗址中所出的繁缛的彩陶花纹不同;另外,彩陶花纹往往和篮纹共饰于一件器物上,是其他地区少见的现象。”
“义井文化”的提出,是山西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情。
▲1991年太原义井出土陶器
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在《晋中考古》“结语”中写道:
晋中Ⅲ期正以此和其彩陶图案及小口壶等文化因素,既区别于半坡四期、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菜园遗址、海生不浪、阿善、庙子沟、雪山一期、大司空文化、垣曲古城东关仰韶晚期遗存及秦王寨文化等遗存,又同时以此和这些遗存相联系,因而,它在同时期的中国考古学文化中,自具特色,为便于今后研究,暂将它定名为义井文化。
……可见,义井文化是西阴文化区域化发展的自然结果。
▲张忠培先生《晋中考古》结语部分
一言中的!
在远古时期,创造了“义井文化”的义井人,是远道而来的使用着“西阴文化”的“镇城人”的后裔。
▲田建文与张忠培先生
三
矿机,这就是太原!距今5000年后
太原矿山机器厂1994年因扩建厂屋发现两座瓮棺墓(考古术语),均为长方形竖穴浅坑,平底,墓坑大小仅容瓮棺,无随葬品,瓮实际为“罐”,它是义井是彩陶罐发展来的。
1977年娄烦山城峁采集到一件小口鼓腹双耳陶罐,它是义井瓮罐发展来的,在作为补充的同时,也标志着:太原盆地的远古人类,不但在娄烦山地生活,也首次来到汾河谷地,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从考古学分期方面讲,此时属于仰韶文化最晚期,相当于西王村Ⅲ期文化(山西芮城西王村)、泉护村二期文化(山西华县泉护村),距今5000年后的最初的一个阶段。
▲太原义井、娄烦山城峁、矿山机器厂出土器物
四
光社、东太堡,这就是太原!
距今4000年后
在距今4700年以来,太原盆地还没有发现类似于汾阳“杏花文化”的以侧装鋬手鬲和单把鬲为代表的遗物,更不用说有这个时期的遗址了。也就是说,太原还没有龙山文化早、中期文化的发现。
到了距今4000年后的夏代,太原盆地考古发现达到了一个高峰。
1942至1944年,日本人和岛诚一在太原西郊阳曲王门沟采集到的夏代蛋形三足瓮。1954年、1956年在太原市北郊发掘了光社遗址之后,太原市南郊的许坦、东太堡、狄村屡有发现。许坦东北约1公里是东太堡,狄村在东太堡正北0.5公里处。1953年、1980年发现东太堡遗址和墓葬,1958年许坦发现共有十五、六座墓葬,其中五座石“棺椁墓”,1975年狄村采集到墓葬中的遗物,1987年金胜发掘3座墓葬,可惜报告遗址没有发表。
▲光社、东太堡夏代早期陶鬲
考古发现的高峰,前提是人口极速发展、增多。
对于这类以高领鬲、单把鬲、盆形鼎、罐形鼎、甗、斝、罐、三足瓮、爵、四足方杯等为代表的遗存的认识,邹衡先生称为河北龙山文化许坦型和光社文化,也有人叫做东太堡类型(侯毅)或东太堡文化(宋建中)。
现在能够看到的材料中,光社有长颈鬲、单把鬲、三足瓮,许坦和东太堡也有长颈鬲、单把鬲,没有三足瓮但有甗,狄村、许坦和东太堡还有不同形式的鼎等,按照长颈鬲的发展序列认定四个地点都属于夏代遗存,断定这些遗址、墓葬的年代,是至关重要的,我也时有变化,因为已经缺乏每一座墓的完整材料了,陶器间没有相互的比照对象了,好在有吉林大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太谷白燕、晋中调查的结果“白燕四期文化”,可以对照、参考。
距今4000年以后夏代早期,光社、东太堡,有部分陶鬲。
五
光社、东太堡、许坦、 狄村、金胜、阳曲,这就是太原!距今3800年后
我怀疑1975年狄村和1980年东太堡两次发现,为两座大墓。理由是:
1975年12月狄村村东的柳贯沟发现一批陶器,闻讯后考古工作者赶到后,“现场已遭破坏,在陶器出土地点,清理出一具人骨架的部分残骸。据发现者说,陶器出土于距地表一、二米的深土中,出土时排列较为整齐,分上、下两层,两层相距约30厘米左右。这批陶器有鼎、斝、鬲、甗、豆、罐、角、盆等共计20件”;
▲1975年狄村墓随葬陶器
1980年9月,东太堡村民在村东掘墓时,挖到一座古墓上,发现一批陶器,考古工作者收集陶器计有鼎、甗、壶、罐、豆、角、斝、盆等共14件。
“角”,其实陶“爵式盉”,我习惯于称为“陶盉”。这种陶盉,只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二期大型墓葬中作为随葬品随葬,2001ⅤM1随葬品有陶鼎3、平底盆3、鬶式盉2、爵1、盉1、圆陶片2、豆1、尊1、盆1、壶1、漆器1、玉柄形器1,共18件,原报告定为二期早段。
▲1980年东太堡墓随葬陶鬲、甗、豆、罐、盆
众所周知,二里头文化是距今3800年以来的夏代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众所周知,二里头文化是距今3800年以来的夏代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但是,太原这些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的陶鬲,表明不是夏族人,而与商族人关系密切。
▲二里头二期早段2001VM1随葬品
现在看来,阳曲、光社、东太堡、许坦、狄村、金胜等遗址,都在距今3800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
阳曲是系舟山地,光社、东太堡、许坦、狄村、金胜是汾河谷地,东太堡到金胜村东西15公里,光社到许坦南北17公里,
这一范围也是今天太原市的核心区。
▲许坦墓、阳曲王门沟、光社遗址出土器物
从距今5500年到距今3800年,太原的古文化经历了五个大的历史时期,一步一步由山地走到谷地,
既跟大自然气候、水文变化有关,这就要看王京燕的文章《从文物资料看历史上昭馀祁泽薮的变迁》(《文物世界》2011年6期),夏商及史前时期“昭馀祁泽薮”的北界在晋中鸣谦镇至太原金胜镇一线,她说在此时期“四界范围内,没有发现人类活动遗迹,推测那时的昭馀祁水位较高,是连绵的湖泊湿地”,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也是古代人类生产力发展、社会组织能力进步的结果。
无论匆匆过客,
亦或殷殷游子,
在这片两山夹一水的太原盆地,
远古先祖开地天辟,
先秦人们披荆斩棘,
三千年苍茫岁月走过后,
迎来了春秋晋阳的辉煌!
文博山西田建文先生专题文章
▼
田建文说|姑射山上 白狄凶猛
在《晋地深处》,听田建文讲《发掘记》
《成语词典》里真的有一部浩荡的晋国史
娘子关前问娘子:妇女艳妆而过 必然雷电交加?
今天,这个叫田建文的山西考古专家火了!
那个跨过生死大关的山西考古专家成了封面人物!人们为这个山西考古学家举行了一场报告会!
文|田建文
图|田建文 山西晚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
徐显秀 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 |大康通宝. 皇后 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 | 发现 倗国 | 芮国虎妈 | 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 | 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 | 虞国:昏君黄昏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 | 寂静鸣条岗 :驯龙者宿命
唐晋 | 徐 青藤 | 箭 响马到 陆浑戎 | 凤凰陨落顾炎武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 .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 .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 | 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 | 巨碑沉陷 . 武则天
山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二: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最 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Hash:90b813685807ffd55bc0a66af7d0799ba3db9a41
声明:此文由 说史一千零一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