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神迹!中国七处元代民居全都在山西?

山西高平元代姬氏民居 牛力 绘制

民居,

是普通人的居住空间,

是生活的容器,

也是数量最多的建筑物,

同时,

也是最易随人口更迭、需求变化、战争兵燹,

而消失的建筑。

放眼整个中国

明代中期之前的民居均屈指可数,

而山西不仅有纪年最早的民居实物,

还有7座根据建筑特征判断,

大概率是元代民居的古建筑

坐实了山西“早期文物建筑宝库”的身份。

据调查,

元以前的民居没有实物,

我们可以从敦煌唐代壁画

宋《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

高平开化寺壁画等绘画中看到唐宋民居的形象。

▲北宋《千里江山图》中民居形象

▲北宋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民居形象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民居形象

由上图宋代民居形象可见,早期民居多结构简单,不排斥斗栱,但斗栱做法等级很低,多为耙头绞项、斗口跳;脊槫下用叉手;窗户多用直棂,门多用镶有泡钉的板门;多为悬山顶;基本不超过六椽三间

▲南宋《蚕织图》中民居形象

元代民居遗址在北京有完整出土,即著名的元大都“后英房”民居,根据复原可知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字合院、挟屋、抱厦等形式。

下面就对国内现存元代民居实物进行梳理,它们均在山西省,分别为高平中庄村姬氏民居、高平西窑头村姬氏民居、高平南杨村贾氏民居、阳城上庄下圪坨院元代民居(一院三座元代),以及高平北诗镇元代民居大门。

高平中庄村元代姬氏民居

中庄村姬氏民居建于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姬氏民居发现于山西省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时仅正房为元代建筑,建筑面目苍苍,整体给人以简洁稳重之感。

▲中庄村姬氏民居

▲中庄村姬氏民居

▲中庄村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的年代依据除了建筑结构类型外,最直接的证据为正房房门门砧石上的题记:“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仲□□□姬宅置□石匠天党郡冯□□冯□□”,“□”是被门槛遮挡的文字。比较有趣的是这处题记本应被门槛完全遮挡,但由于主人在此处开了一个供猫咪进出的“猫洞”,文字才显露出来。

姬氏民居元代特征:

▲“四铺作”斗栱、云形耍头

▲带泡钉的实榻板门

▲长短栿交叠,平槫、金柱错缝做法

▲叉手、丁华抹颏拱、单材襻间

姬氏民居正房为三开间建筑,正中一间的房门位置往后推移,形成了一个门厅一样的室内外过渡空间,房门顶上本应该是露明的梁架结构,这座民居则用梁木搁板进行隔断,以确保室内的密闭性,提高居住体验。姬氏民居斗栱仅四铺作,也就是华栱仅出一跳。姬氏正房梁柱做法为六架椽屋前乳栿用三柱,其中金柱与前下平槫并不对位,可以算作“移柱造”,作用是增加底层长栿跨度,进而为室内创造出相对较大的后一进实用空间。

高平西窑头村元代姬氏民居

高平市西窑头村姬氏民居

图源:博客“崇寿寺”

西窑头村元代姬氏民居为2012年偶然发现,与中庄村第五批国保姬氏民居结构几乎完全一致,檐柱均为抹楞方石柱,心间门板均内退至金柱,门板也为实榻板门,梁架均为长短栿交叠,但斗栱等级更低,为耙头绞项,梁头作爵头造型,这两座元代民居相距不远,但西窑头姬氏民居目前仅为高平市不可移动文物,现民居内还居住着两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也姓姬。

▲高平市西窑头村姬氏民居

图源:博客“崇寿寺”

阳城县上庄村下圪坨院

下圪坨院元代民居发现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复查工作时偶然发现了润城镇上庄村中街有一处称为下圪坨院的老民居。院内有三座建筑,分别为正房和东、西厢房,结构独特,形制古朴,建筑保存完整,经众多专家讨论认为院内三座建筑均符合元代建筑结构特征,为新发现的元代建筑。

▲下圪坨院元代民居

图源:博客“珠联璧合”

下圪坨院三座建筑从外观看基本接近,均为三间四架,斗栱均为耙头绞项,梁头作爵头造型,正房与西厢房采用的是驼峰抬梁,东厢房采用的是蜀柱合沓抬梁,略有区别,但都属于较早的做法,且平梁以上叉手、丁华抹颏拱、蜀柱合沓做法基本一致,可认为是同时期建筑。

▲下圪坨院正房梁架

▲下圪坨院东厢房梁架

下圪坨院三座建筑均为四架通檐用两柱,结构较中庄村姬氏民居和西窑头姬氏民居为简单,单个体积也较小,胜在三座构成国内唯一的,近乎完整的元代民居院落,是非常珍贵的元代民居合院实物。

高平市南杨村贾氏民居

南杨村贾氏元代民居发现于2013年,高平住建局古建筑普查队普查发现高平野川镇南杨村贾氏民居结构古朴,有可能为珍贵的元代民居,经走访当地百姓,其正是元末名吏、水利学家贾鲁、贾氏之祖宅。

梁架结构与中庄村姬氏民居、西窑头姬氏民居接近,均为六架椽屋前乳栿用三柱,长短栿交叠的结构,同样平梁上也用到了丁华抹颏拱与叉手,但前檐三间留作敞廊,两山为夯土墙。

▲南杨村贾氏民居屋架

从斗栱做法来看,可能比中庄村姬氏民居、西窑头村姬氏民居、 下圪坨院更晚,接近元末明初的水平,令拱栱头抹斜,栌斗均用蒜瓣斗,耍头作琴面内凹。

▲南杨村贾氏民居

图源:博客“崇寿寺”

高平市北诗镇元代民居大门

北诗元代民居大门本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北诗镇古街拆除的过程中,有网友发现此民居大门可能为元代建筑,从而在网上呼吁,进而保护了下来,现已异地搬迁,成为一座落单的“门楼”,为高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檐可能在明初进行重修,后檐还为元代建筑做法,斗栱用材较前檐更大,更为古朴,耍头为两种形式交替,精致而华丽。

▲北诗镇元代大门后檐

图源:微博“桓玥情殇 ”

根据现在发现的几处元代民居,加上北诗镇元代大门,山西元代民居类建筑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七座,而在山西以外,元代民居一座也没有,山西不愧是中国古建筑最大的宝库,古建筑的“电冰箱”,令人感叹山西底蕴之深厚,无法超越。

文|Mr Xu

BY|太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霸国 |晋阳古城 . 中国庞贝祆神楼

云冈石窟佛眼回归 |平陆商代方鼎 往事

徐显秀 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 |大康通宝. 皇后 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 | 发现 倗国 | 芮国虎妈 | 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 | 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 | 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 | 眩晕的山西古琉璃 | 《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 | 山西王锡山日记 |南涅水石刻 . 民间原力

蝴蝶结与太山唐代金棺 | 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

废黜皇帝 .海昏侯黄昏 |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 | 寂静鸣条岗 :驯龙者宿命

唐晋 | 徐 青藤 | 箭 响马到 陆浑戎 | 凤凰陨落顾炎武

山西浑源彝器往事 |五台山淳化元宝与大宋秘密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 .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 .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 | 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 | 巨碑沉陷 . 武则天

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二: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最后的戎狄:崛起清水河的战国第八雄成失落王国

最 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Hash:31bafe09a708a31b6be9e7d9c303b03638b888eb

声明:此文由 说史一千零一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