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往事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王钦

说九院村是并州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九院村作为太原市率先改革开放的试点村,在当时是起着引领作用的。

九院村今有新、旧两处。九院旧院址在九院沙河北侧,北邻白家庄,南毗官地矿,原名九园,住有九户人家。修建了大小样式统一的九处院落得名九院村。旧九院由官地、一家庄、木瓜凹、秋沟、狼坡、九院六个自然村组成。1981年地名普查时旧九院村属白家庄生产大队的第二生产小队。1983年九院村从白家庄生产大队分出单独成立九院生产大队。1985年改为九院村委会。现为白家庄街办管辖。南靠河涝湾村,北接西铭村,全村150户,508多人口,耕地1064亩。

八十年代,九院村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搞运输,发展企业生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987年购买了天龙天下南大堰80多亩土地兴建新村。新村占地1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村民居住面积2.7万平方米,新村布局整齐,建筑新颖,均为二层别墅式住宅楼。1990年10月全村村民集体搬迁。从此,九院村民摆脱了贫困与荒凉,结束了住煤石头窑洞历史。被誉为西山一枝花,并州第一村。

时光倒流30多年,九院还是一个住破窑洞、吃返销粮的“光棍村”。1990年新村落成,九院成为富甲一方的“并州第一村”。九院村所在的西山,是山西的大煤田之一,早在唐代,当地就有了挖煤的记载。1983年,中国农村掀起了家庭承包、分田到户的改革大潮。当时的九院二队已经是远近小有名气的万元村。尽管当时九院逐步过上了好日子,但老书记石巨成和村委一班人知道全村位于煤矿采空区,随着土地底下的煤层被掏空,地下水源被破坏,九院很有可能重返没地种、没水喝、没活干、没路走的贫困状态。当前最要紧的是让村民们尽快富裕起来,有钱了就能搬离这个“山高路远石头多,一出门来就爬坡”的鬼地方。他们想到了买车,给西山煤矿拉煤,跑运输挣钱。几个人远赴东北北大荒,从当地收购了13辆七八成新的“依法W50”小翻斗车。车开回九院,村里也随之成立了运输队,统一对外揽活,九院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汽车专业村。包产到户以后,九院村并没有放弃发展集体经济,他们的想法是“个体”和“集体”两条腿走路。村民集资买车,解决了个人致富的问题;至于集体经济,他想到了办煤矿。这一年,国家鼓励集体和个人开矿采煤,九院村办起了第一个煤矿——滴水崖煤矿。到1988年,村里有了七八个煤矿,集体产值突破2000万元。这一年的村委会提出了逐步搬出采空区的新村建设方案——投资1900万元建设九院新村。1990年10月7日,新村落成。新村建成后就被省里定为山西省外事办的一个参观点,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客人前来观摩学习。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是千年大计。近年来,九院村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挑战与诱惑并存,坚持‘两山’理念指引的正确方向,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致力于恢复西山生态,在旧村原址打造狼坡生态景区。狼坡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罗盘”,按当地口音,“罗盘”和“狼坡”很相似。因这个地方山高沟深,草木茂盛,过去有狼经常出没,所以人们慢慢地将“罗盘”叫成“狼坡”。将矸石推到沟里,填沟造地,然后把好土翻上来栽草种树。通过西山生态改造,沉陷区的地质地貌得以改善。由国土资源部立项的国家级农业综合绿色园区九院南山“万亩复垦开发工程”也同步推进。如今的狼坡景区成为了我市最大的野生生态公园,山高沟深,泉水常年流淌,草木茂盛,原生态植被覆盖,野生动植物丰富。山顶的一块平坦地面上新建有一幢仿古木结构阁楼——邀月阁。登上邀月阁的三层,可观赏到远处云遮雾罩的庙前山、石千峰、天龙山的景致,向东眺望,太原城便尽收眼底。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思想观念一场深刻变革,祝福九院村,愿这枝“改革之花”开的更加娇艳!

Hash:991dd0fcead8144f24eda54422582b3b95be4e4e

声明:此文由 文学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