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云南丨大理这个千年古村竟藏着3处国家级保护文物,你去打过卡了吗?

顺荡,大理云龙县的一个山村,也是云龙古代八大盐井中的一个遗村,经历发展、兴盛,衰落之后,顺荡依然保持着古朴与沧桑,这里有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荡梵文碑火葬墓群、顺荡彩凤桥、顺荡藤桥。

顺荡古村民居依山构建,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居民达到百余户,现存的民居多为清代建筑,屋基采用块石条石支砌,建筑风格多为白族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一正两耳等,设计精巧。

顺荡井早在明代前产盐就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百余户居民主要靠煮盐谋生,顺荡井兴盛时期,村民主要靠煮盐、卖盐等商业活动生活,千年流淌的那股卤水成了历史的见证。

顺荡古村地处沘江上游,在与外界长期交往中,村民们建造了不少的桥梁,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彩凤桥和藤桥。

彩凤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多次进行维修,桥全长39米,宽4.7米,净跨27米,是一座典型的伸臂式单孔覆瓦木梁桥。

藤桥是当地白族人用山葡萄藤编织成的网状吊桥,古人称之为“笮”。把藤子扭编成较粗的长绳,牢牢地拴在两岸的相思树和不知名的花树上,再往主绳索上缠绕藤子编织成网,在网底固定一溜约宽1尺、厚5寸的木方作为行走的桥面。人过往时,就象在一张网中穿行。

顺荡盐业停止后,村民从商业转为农业,古村惜日的繁荣已不复存在,村民依旧守护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家园。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

图、文来源: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万诱引力

Hash:4cca721b89baf4459337e9e0c269215ab558988c

声明:此文由 昆明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