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党100周年·回顾彰武历史(六十三)|高山台、烽火台与广宁后屯卫
乘汽车沿沈承公路由东向西,或乘火车沿大郑线由南向北,跨越彰武县城西南的柳河公路铁路立交大桥时,人们就会看到有一座小山蜿蜒起伏,像一只卧伏在山林中的猛虎,又像一条盘踞在柳河岸边的巨蟒。山顶,有座巍峨的烽火台,傲然屹立。这就是高山台烽火台。
高山台山位于彰武县城西南4.5公里,海拔175.4米,以山顶筑有烽火台而得名。据考证,高山台又名杜尔笔山,古书记载的“杜尔笔”、“都尔弼”、“都尔鼻”均为蒙古语的同音同义语,“笔、弼、鼻”系谐音异写,汉译为“四方”之意,是以山顶有四方形烽火台得都尔鼻名。其山上烽火台为发狼烟报军情所用。旧彰武县志记载“位于本城新开河西十里许,有古砖砌垒墩台一座,高三丈六尺,不知何代所建,台下有古寺一所,香火不断”。民国年间寺庙仍很兴盛,当时《盛京时报》曾载文“邑西南有高山台山峰一座,山下有庙供长仙很灵验,寺名白龙庙,古历四月十八,红男绿女来庙烧香了愿,络绎于途。有小贩摊床设庙两侧,呼喊叫卖。”
这高山台烽火台究竟是何人建于何代呢?
中国历史上有位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他就是明朝的朱元璋。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年(1352年),在安徽凤阳东北的濠州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才略出众,深得郭子兴的信任。郭子兴死后,小明王任命他为都元帅。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次年正月,定国号明,改年号洪武。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入大都(今北京)。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北遁应昌路(今内蒙克什克腾旗达里湖西)。元朝政权为明取代。
顺帝北遁应昌,仍控制东北、西北的广大地区,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彰武地区即在北元势力控制之内。明为消灭北元残余势力,在辽西和辽东地区进行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争,至明成祖朱棣时,东北全境才一统于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后,明廷认为东北地区“边远偏僻”,“华夷杂居之民,迫近胡俗,易动难安,非可以内地之治治之也。”只设都司卫所,不置州县,实行军事化管理。“编户一以卫所制之者,万户管千,千户管百,节制易明,逃跑可稽也”。以军管的办法来管束这里的百姓和维护社会治安,以全民皆兵的形式加强对东北各族人民的控制。
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将元时的辽阳行省管辖的东北地区一分为二,在今吉林以北的广大地区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辖境除不含今朝阳地区外(朝阳地区隶属于北平都指挥使司),包括今辽宁省境内大部分地区,辽东都司治所置于辽阳,行政划归山东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在辽东仅派一、二名官员署理辽东的钱粮事务和巡按农商、学政、狱讼,辽东都司实际是辽东地区最高军政机构。辽东都司下辖25卫,每卫辖有几个千户所,千户所下辖百户所,设千户、百户各一人。规定“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
元代懿州和其它很多州城,因战乱城池被毁,朱元璋“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为由,放弃这些州城的修复与重建,将其变成军事屯田的卫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广宁(北镇)后屯卫置于旧懿州,是以军垦形式组建的屯卫,为辽东25卫之一。卫,为明代军事建制,一个屯卫相当于一个农垦师。各有军丁5600人,都带有家属,世代为军,十分之三驻守,十分之七种地,定期轮换。永乐八年(1410年),广宁后屯卫迁徙义州(义县)卫城,懿州的屯田人口也随之迁往义州。
原隶于懿州的同昌县(县城今阜蒙县红帽子古城),明属营州(朝阳)五屯卫的左屯卫,置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加强北京地区的防卫和补充北京地区的人口,于当年三月将营州五卫全部人口徙治北京地区。设于阜新西部地区的营州左屯卫徙治顺义县。永乐元年和永乐八年的阜新地区人口的大迁徙,造成彰武乃至阜新地区人口所剩无几,州城和村落废毁,土地荒芜。成为明王朝让予蒙古兀良哈的“早寒”之地。 蒙古兀良哈部原是森林百姓,于9世纪徒居今蒙古国东南部的肯特山。明朝中叶,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兀良哈三卫(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由北南移到阜新地区,泰宁卫游牧于彰武。后来兀良哈三卫被察哈尔、科尔沁、喀喇沁分别吞并,泰宁卫即“往流部”退居西剌沐伦河上游称翁牛特,福余卫即“我着部”退回嫩江流域恢复了郭尔罗斯的称呼。朵颜卫的一部分成为土默特左翼旗的统治部落。
广宁后屯卫在旧懿州驻防屯田18年中,为防北元残余势力侵扰,利用山势与河流,沿防区界修筑了一道边墙。这道边墙东起今彰武县城东南,西至阜蒙县塔营子镇与务欢池镇的交界处,全长40多公里,有墩台遗迹9处。这些墩台以彰武县五峰镇高山台烽火台为中心台,向西北方向分布,在彰武境内有双庙镇的二台子、三台子,平安镇的四台子和石佛沟墩台,然后是阜蒙县建设镇的杏树洼墩台、三合堂墩台、南台子,塔营子镇懿州城址北侧墩台、广立当北墩台和务欢池下八家子墩台、上八家子墩台。后三座墩台呈三角形分布,各相距1.5公里,共同对向北面的顺发号河和旧懿州城的一片开阔地。
高山台烽火台位于彰武县城西南4.5公里的高山台山上。台为方形。三合土夯筑。外围砌一层青砖。是九座墩台中最高最大的一座。1948年曾遭重炮轰击,造成南墙基移位二分之一,北面墙基移位三分之一,东西墙基全部移位,墙体均向内倾斜。1997年,彰武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残存不堪的烽火台予以复修,其现状:台为方斗形,底边长9.4米,上口边宽8.16米,高9.6米,每面围墙上留2个垛口,南侧有石吐水嘴2个,地基为2层条石砌筑,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广宁后屯卫边墙其他的烽火台也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夯土构筑,外砌青砖。这些烽火台间以堑壕相连。现在彰武县城北的壕北、阜蒙县建设镇的东壕、西壕和腰壕等地名,就是以边壕而得名。在建设镇二土营子村附近有边里营子屯,这是阜新地区唯一一个以边里命名的村落,证明懿州边墙在其北侧通过。
来源:《彰武故事》
声明:彰武融媒原创稿件作品,文字、照片和视频版权归属彰武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推荐:
第964期 从新华社视角感受阜新玛瑙文化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家佳带队检查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县政协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 【阜新文旅商务节】我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学习强国》刊发:【党史学习教育】辽宁彰武县:开通“大篷车”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移动课堂” 《学习强国》刊发:辽宁阜新:学史力行有作为 为民服务显担当 《辽宁日报》一版刊发:丰收在望 应急科普 | 图说:身边的安全隐患,这样预防与避免!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 第923期 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
Hash:ed54effe4249ab655492342d599d0d20b433ffd4
声明:此文由 大东北生活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