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听春雨——访上二公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散记

边城五月,细雨如丝,“五一”小长假期间,我陪同黑河文史学者祁学俊先生踏访距离城区八里左右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该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的上二公村,原是民国时黑河绅商姚万财的老宅。姚氏是瑷珲名族,清初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大军戍边来到瑷珲,雅克萨之战后驻守边疆,至今已三百三十余年。

在绿树掩映的红砖蓝瓦村庄里,坐落着一栋带有阁楼的青砖房,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同志正在顶雨进行紧张忙碌的施工,据现场的同志介绍,自今年4月24日开工以来,各项修缮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上完房梁,近两天就要安装铁皮房盖,并进行室内维修和庭院硬化。院内的春花已经次第开放,现在的边城已经不是古人笔下“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而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园春色关不住”,粉嫩的桃花杏花在微雨中娇艳欲滴,给凝重肃穆的宅院凭添了几许亮色。

春雨如愁绪,娓娓落不休。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乎在讲述着这座老宅的悲欢离合和尘封往事。按祁学俊先生编著的《爱辉县志》记载:姚万财当时在黑河生意做的很大,经营过火磨、汽车公司等,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行业。1919年(民国八年),姚万财见火磨盈利,集资50万元,从黑河对岸海兰泡购置全套现代制粉机械,在西岗屯建万丰益火磨一处。同年,在上二公用青砖铁瓦修建了这处宅院。1926年(民国十五年),万丰益火磨与瑷珲永济火磨、黑河德昌火磨合并,成立黑瑷联合制粉厂,厂址在万丰益火磨。日伪时期,黑瑷联合制粉厂是瑷珲县内唯一制粉厂,各种设备都是德国制造,正常生产有职工60人左右。《爱辉县志》还记载:1922年(民国十一年)2月,上二公商人姚万财独资购买汽车一辆,计价大洋三千元,开办姚万财汽车厂,专营黑河至瑷珲旅客运输,每日往返两次,汽车司机雇佣俄人吉毛飞,客票价单程每座大洋二元。黑河学者盖玉玲女士主编的《爱辉馆藏实物票证》一书中,也有关于姚万财经营汽车公司的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九日,经营万丰益面粉厂的45岁瑷珲县上二公人,姚氏宗族副族长姚万财独资大洋三千元,购买汽车一辆,创办了黑河至瑷珲的短途运营。黑瑷汽车账房地址设在黑河的福和庆商号,每日上午九点由黑河开驶,十点钟抵瑷珲,十一点钟由瑷珲开驶,十二点钟抵黑河。午后一点钟由黑河开驶,二点钟抵瑷珲,三点钟由瑷珲开驶,四点钟抵黑河。每日往返两次。经过地有黑河、四嘉子、卡伦山、三道沟、瑷珲城。司机是雇佣的俄罗斯人,名字叫得力。”两位学者的对于汽车公司记载基本一致,只不过俄罗斯司机的名字有所差异。

旧址老照片之一

旧址老照片之二

旧址老照片之三

旧址老照片之四

旧址老照片之五

关于民族资本家姚万财和这座小楼的往事应该还有很多,只可惜我们手头查阅到的资料有限,幸运的是我们在隔路邻居姚家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九九三年重修的姚氏族谱中,我们又找到了关于瑷珲姚家及姚万财的一些记录。据姚氏家族续谱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姚富义在第二次续谱大会上的报告暨一九九三年版《姚氏家族谱书》代序中称:姚家祖籍山东即墨,先祖姚自立公移民迁居掖县沙河东周村。二世祖姚良玺从军,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随萨布素大军驻防瑷珲,参加抗俄雅克萨之战胜利后,入汉军八旗,定居在江东六十四屯之一的黄山屯,“亦兵亦农躬耕土地,为保卫国防,开辟边疆献出一生”。其后代繁衍生息,从二世祖到六世祖一百三十多年间,成为当地大户,发展成百余人的大家族,后从六世又分出一支称姚家窝棚。据记载,江东六十四屯有两个姚家窝棚,其一在老虎屯之南,兴隆之西,其二在解家窝棚之东,伯勒格尔河左岸,这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后入汉军旗籍,驻守远东,保卫边疆。他们在万里奇荒,一片榛莽原野上开垦土地,筑房建屋,聚家部落,建立起江东六十四屯大片土地,成为这里土地的主人。”据记载,黄山屯是江东六十四屯中最大的屯子之一,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难”前,有三百多户,以姜、姚、车姓为多,共有四条街,买卖三四家,最大的买卖是义和兴,义和兴有几辆大车,雇三四个伙计,杂货俱全,义和兴可以赊欠,秋后到各赊账家收粮。屯中还有药房和两三所学堂,学堂都是私学。

江东六十四屯图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前,姚家在黄山屯有109口人之多,过江“跑返”到齐齐哈尔后,仅有69人,从此江东祖宅坟茔一成永别。1924年(民国十三年)秋,瑷珲县34人代表全县各族人民向省议会递交了陈连悦主笔的《瑷珲公民请求索还江东六十四屯的呈文》(即《万民折》),由省议会议决通过呈报北京政府,并转发全国各报馆、法团,力主索还领土。呈文就有姚氏家族姚万钟、姚玉仓的签名。姚氏家族的沉浮变迁,见证了清代以来瑷珲的沧桑往事和家国情仇。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瑷珲人陆续返乡,姚家在四道沟重新落户,族人多居住在四道沟、上二公、杨树屯等地。姚万财定居上二公,上二公是根据二公河命名的村庄,据盖玉玲《爱辉馆藏自然地理》记载:“上二公村位于黑河市西南五公里。1856年曾有人在此居住过,1898年绘制的黑龙江地图记载为西别拉屯(即上二公村)。1909年(宣统元年)复兴黑河后逐渐形成村落,以二公河为名,因位于上游,故名上二公。”“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以上二公屯得名为上二公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为上二公大队,1984年建上二公村民委员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盖玉玲女士解释,二公河应该是与公别拉河相联系,为第二道公别拉河。据资料记载,“公”为蒙语“人”的意思,“别拉”则为满语“河流”。

姚家返乡后分为五支,1913年在西三家子建立草苫宗祠,1921年在瑷珲城北门外建青砖瓦盖砖木结构宗祠,正殿长30米,宽8米,殿中悬有“敬宗睦族”金字牌匾。总占地二千平方米,其中有一千平方米的菜园。宗祠在1966年被拆除。

姚氏宗祠手绘

听完姚家的往事,还要讲姚万财修建的这座老房子,也就是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据姚家后人姚富俭的手绘图“上二公姚家大院”和相关老照片展示,这是黑河民国时的建筑精品和代表作,兼具中国东北传统民居特点和俄罗斯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建筑长14.5米,宽9米,坐西朝东,为青砖带阁楼的二层小楼,当地人也称此类阁楼为“山花子”。北侧有外置木质楼梯可直通二层,南侧有休闲观景棚窗,楼上有气窗。东侧墙正中开有一门。紧贴门两侧有两扇立式小窗,窗外设有木板遮光。内部中间为一处过堂,两侧各有一个房间。另外,庭院宽敞,大门原为仿古门楼,两侧有厢房、仓房,左右还有猪舍、鸡舍、奶牛栏、马栏,后院有花园、水窖、果树林。外门楼和女儿墙有“日月同辉”“万福攸同”匾额。

旧址原有女儿墙及其它建筑构件,这种中西合璧风格体现了当时黑河建筑特点,与现存的同期瑷珲海关、瑷珲海关缉私队、黑河元茂昌旧址,及目前黑河民国老照片中许多建筑的风格样式一致,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原女儿墙、气窗等在九十年代初期因火灾被毁,后期恢复时仅用铁皮铺盖。在老照片中,该建筑女儿墙有“伟人像”“红旗”和毛主席书法“人民公社好”“学习”“奋斗”等。这种情况在黑河的很多建筑中都曾存在,我们通过老照片可以看到,比如现在黑河海兰街的元茂昌旧址,该建筑女儿墙上民国时期是“元茂昌”三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毛主席的书法“为人民服务”,如今上面是公司名称“大洋”。另外,瑷珲海关旧址也存在这类现象,海关旧址女儿墙上是颜体楷书大字“爱辉”“人民公社”“繁荣”“富强”,至于原来墙上的文字已经无处可考,我想大约是“瑷珲海关”或“北门锁钥”吧。

“元茂昌”老字号

为人民服务

大洋公司

黑河省公署

瑷珲县公署

黑河商会

根据老照片来分析,黑河民国时期的建筑女儿墙上多是单位名称,或是联句。比如“瑷珲县公署”“省公署”“商会”“兴业肇基”“阛阓云齐”等等,可惜,这些文字都随着老建筑的变更烟消云散,复建楼台依稀还有些影子,只是少了些历史的沧桑感。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1993年6月30日被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老房子在东北和黑河的党史、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爱辉县志》记录:1945年11月初,中央延安派出以王肃为首的共产党干部到黑河开展工作,12中旬,王肃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迁到该旧址。1946年1月上、中旬在该旧址秘密发展了张泉山等第一批党员。1946年1月下旬,土匪杨青山部袭击上二公司令部,司令部警卫连经过激战,取得了上二公司令部保卫战的胜利。1946年1月末,司令部迁出该旧址。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河建党建政建军的历程,在这里发展了黑河建政后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意义重大。

最后,我们根据手头的资料再了解一下房屋的主人姚万财,据1993年的《姚氏家族谱书》记载:姚万财1891年(时间可能不准确)生于江东黄山屯。1900年“庚子事变”后,定居上二公村。经过多年艰苦拼搏,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因精通俄语,从俄罗斯引进大量农业机械,并同他人合办黑河火磨,为民族工业树立了榜样。其后修建宅院,后人称“姚家大院”,并捐资五千大洋修建村小学。1924年还组建“先进农机服务队”,南下嫩江富裕北安海伦,为农民翻地、播种、收割、脱谷。回黑河时,钱财被强盗抢劫一空。日本全面侵占东北后,日本开拓团要侵占上二公村土地,他带领村民和日本人抗争,终于把日本人赶出村外,深受村民敬佩。1916年,主持参加瑷珲姚氏宗祠建设,长期任族长,多次主持家族集会活动。1945年11月王肃司令员进驻黑河后,司令部就设在姚家大院,还在这里与土匪发生激烈枪战。土改时,由于他的革命行动,没有被划上富农。1949年去世,享年78岁。

姚万财像

曹国彦先生绘制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室内简图

另外,据爱辉文史工作者对李纯珊、曹国彦等老先生的先期访谈记录,王肃司令员等人在开辟黑瑷革命根据地最艰难时期,被姚万财冒险邀请到上二公姚家大院办公居住,并对黑河人民自治军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全部支持。我们通过史料和相关访谈可以看出,姚万财是爱辉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以实业兴边,开办农业、工业、运输业等企业,发展生产,勇于创新,注重教育,造福乡里。尤其他支持革命的壮举,不仅承袭了祖上戍边卫国的“英雄之城、爱国之民”良好家风,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也让今天我们修缮这座小楼,有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细雨迷蒙,浅草如黛。在踏查寻访中,我们对姚家和姚万财的些许旧事进行认真梳理与客观认识,那些渐行渐远的个体人物逐渐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形象也更加鲜活。这片土地曾经的许多人和事,不应该被遗忘,值得我们去尊崇和敬重。慎终追远,薪火相传,更加坚定我们对爱辉文化继承、发展、弘扬的勇气和信心。

走出上二公村,天已逐渐放晴,空气清新,四野澄澈,雨后的迎春花开得也倍加艳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盛世,一如春来花开,一如先贤所愿。

后记:因楼体修缮为求原貌,此文也几番调整,今日重发,敬请方家指正。文中图片多为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申忱弟及黑河姜滨兄支持,祁学俊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并予以斧正,付贵才老师题写匾额,姚氏后人提供族谱旧事,李纯珊老先生到现场指导,慎终追远,桑梓情怀,砥砺来者,惟有奋斗,对诸先生及爱辉文史工作者关注一并感谢。同时,向革命先烈黑河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黑河中心县工委书记王肃及先贤姚万财致敬

附:付贵才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Hash:a98b5f8afbc20c1aeefd4113ce711fbe6deb7627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