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文艺 | 难忘雷锋故居之行

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春意盎然。3月12日,我和老伴一起,乘坐飞机前往湖南长沙市奔赴向往已久的雷锋故居。我坐在左边靠窗的位置,当看着大地上的河流如一条细细的丝带消失在我的视野中后,飞机进入高空平稳飞行,自此,魅力多姿的云彩在我的旅程中伴我一路同行。飞机经过一阵飞行,终于进入安静的空域,紧张的心因放松而舒坦。

我选择雷锋故居一游的缘由是:在3月5日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我通过此举,深切缅怀雷锋同志,宣传雷锋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谱写“中国梦”汇聚正能量。回忆在区文明办工作18年的日子,每年3月5日,按照市、区的要求,组织全区各单位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作表率”活动。我的心中有着永远抹不去的“雷锋情结”;在物欲模流的今天,我去雷锋故居参观多么的高兴。

雷锋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雷锋村简家塘。我和老伴到达那里时上午10点多钟,老天爷也好像猜到了我们的心情,进入长沙市境内时是阴天,全然没有冬末春初的寒意,我们浑身都被春暖融融的。我们是第一次来雷锋故居。作为雷锋的故乡,湖南长沙孕育和见证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培育和铸就了雷锋朴素而崇高的精神。

雷锋故居原为唐姓雇主的庄屋,雷锋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时就住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土砖茅屋,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1958年故居房屋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光明在原址建了3间房屋,1993年修复对外开放。故居里正房陈放的雷锋祖孙三代用过的两间床、一个大柜、一张书桌和几条凳子。雷锋,一代楷模原来曾生活在这样贫寒简陋的地方,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那真是天壤之别,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幸福生活呢?

从雷锋故居出来,我们来到雷锋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前的广场宽敞平坦,中间耸立着高大的雷锋塑像塑像基座至顶高5.6米,像高3.5米。纪念馆座北朝南,古朴典雅。四周以墙围成庭院,种植了许多名贵花木,是建馆之后社会各界赠送的。走进纪念馆陈列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雷锋的巨幅画像和画像上雷锋的一句名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顺序参观了四个展室,其中陈列着一组雷锋的泥塑和雷锋一家三代用过的棉絮、蚊帐等生活用品,还有雷锋读过的书、写下的日记、用过的劳动工具、穿过的衣袜等,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手稿。这些物品,使人有一种情感的涌动,似又将雷锋那艰苦奋斗的日子带到我们眼前,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的一生。

走出雷锋纪念馆,我们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离开我们51年了,但时光并未淡化我们对于雷锋的记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在信任有些缺失的情况,我们越发地渴望雷锋能回到我们的身边。因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都需要雷锋这块闪闪发光的“金子”。51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无法计数的模范人物。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新时代的“雷锋”,“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儿童;“虎妞”杨艳艳面对歹徒挺身而出;“英雄大叔”李国喜跳入冰冷的河中救起3名落水者,自己却献出了生命……与此同时,志愿服务在全国广泛开展,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返回的途中,耳边想起了那支动听的赞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时至今日,难以忘怀,在2014年三月春风吹佛华夏大地之时,我们再去雷锋故居参观,托起我心底那固执不散的眷念。

Hash:ca19c3c1db4fea86834ef3faa5286f59a6772efc

声明:此文由 九龙文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